乾隆遗妃
1799年,在养心殿中,已有88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带着一丝疲倦、带着一丝对人生的满足,缓缓断绝了自己最后一口气。
随着他的死亡,坐了三年冷板凳的嘉庆皇帝终于松了口气。
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父皇竟然能如此长寿。
从他被立为太子,到真正掌控大权,他足足经历了26年的岁月。
这26年时间中,他无时无刻幻想着自己当上皇帝、掌控朝廷大权的场景,但不管他如何等待,乾隆都没有丝毫归天的迹象。
好在,在1799这一年,嘉庆等来了自己的春天。
乾隆遗妃问题
等和珅的事情彻底解决完后,他这才有空考虑其他的问题,比如乾隆留下的那些妃嫔该如何处理等等问题,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事情。
按照规矩,嘉庆皇帝首先就是把这些乾隆遗妃“赶”出了东西六宫。
东西六宫是清朝专供妃嫔们居住的宫殿,位于紫禁城核心的乾清宫、坤宁宫左右,每个方向各有6个宫殿。
在皇帝还活着的时候,那些妃嫔们在东西六宫怎么居住都行。
但是在皇帝死后,为了避嫌,她们就得搬出这几个宫殿,避免和新皇帝在生活上有直接的接触,也给新皇帝的妃嫔们腾出地方。
离开了东西六宫的遗妃们,所能去的地方就是有着寡妇院之称的几个宫殿,这几个宫殿中比较知名的有慈宁宫和康寿宫,是清朝专门供太后、太妃、太嫔们养老居住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要是有太后的话,那么这些寡妇院宫殿就会以太后为主,其他太妃、太嫔们作为随从居住在里面。
要是没有太后的话,大家则按照地位高低分别在里面占据一块地方居住。
在乾隆死的时候,他的老婆中只有九人活了下来,这九人分别为:颖贵妃、婉贵妃、芳妃、晋妃、惇妃、寿贵人、白贵人、鄂贵人、恭嫔。
关于嘉庆皇帝如何对待她们,下面我们可以仔细了解一二。
颖贵妃
颖贵妃是个蒙古人,父亲是蒙古八旗的都统,在以八旗为重的清朝,也算是根正苗红。
在她进入皇宫后,她从常在做起,用了11年爬到了颖妃的地位上。
此后多年,再没有发生过变动,直到乾隆快死的时候,才被乾隆封为了贵妃。
在乾隆死后,嘉庆把她尊为了颖太贵妃。
婉贵妃
婉贵妃姓陈,是个汉人,在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
只不过乾隆显然不是很喜欢她,在乾隆继位后,过了59年,这才把她的封号提为了婉妃,那时她年纪已有78岁。
在乾隆死后数年,她被嘉庆尊为了婉太贵妃。
芳妃
芳妃姓陈,也是个汉人,出生于江南扬州。
在乾隆主政时期,她始终只有个芳嫔的名号,在乾隆快死的时候,才被乾隆提到了妃的位置上,后来被嘉庆尊为芳太妃。
晋妃
晋妃是个满人,出身于满洲富察氏,是乾隆逝去皇后富察皇后的后辈。
她入宫时间很晚,在嘉庆三年的时候才入宫,那时候乾隆都离快死没多久了,是嘉庆召进宫孝敬乾隆的。
在乾隆活着的时候,她只是个贵人。
乾隆死后,嘉庆也没给她提高名分,只是把她尊为了晋太贵人。
一直到道光皇帝继位了, 作为乾隆唯一活着妃嫔的她才被提为了妃、被道光尊为了晋太妃。
惇妃
惇妃姓汪,是满洲正白旗的包衣出身,也就是我们说的奴仆出身。
她在乾隆活着的时候,最高被封为惇妃,只是由于她生性残暴,让乾隆很是不喜,所以曾一度把她降为了嫔,后来待乾隆怒气慢慢消除,这才又把她提为了妃。
在乾隆死后,嘉庆并没有太特殊地对待她,只是把她尊为了太妃,就不再有什么表示。
寿贵人
寿贵人身份信息并不是很详细,她进宫的时间跟晋妃差不多,也是在乾隆快死的那一年被嘉庆皇帝送给乾隆的。
在乾隆死后,她被尊为了寿太贵人。
相比于晋妃,她差的是寿命,如果能活到道光年间,身份可能还能有所提升。
白贵人
白贵人姓柏,包衣出身,她进宫时间很早,但得到的宠爱并不多,直到乾隆死了,也才获得了一个贵人头衔。
在乾隆死后,被嘉庆尊为白太贵人。
鄂贵人
鄂贵人出身于满州西林觉罗氏,她父亲当过浙江巡抚,曾祖父当过相当于现在北大校长的国子监祭酒,家族可谓显赫无比。
在乾隆死的时候,仅是一个贵人的她被嘉庆尊为了鄂太贵人。
恭嫔
恭嫔姓林,她入宫时间很早,早期仅是一个贵人,直到乾隆晚年,才被提为了恭嫔,在乾隆死后,被嘉庆尊为了恭太嫔。




总结:
对于乾隆的妃子们,嘉庆花的心思并不多,除了提高极少部分人的名号外,对大多数人,他只给加了一个“太”字,用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就给那些或老或年轻的妃嫔们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把她们封在深宫中,再不许往外踏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