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做美容被宰,用4.4万冥币巧妙换回真钱构成诈骗罪吗?
我觉得我被宰了,他们的价格不合理!我就想用自己的方法把钱取回来。
近日,上海女子李某在美容结束后以检查银行流水为由将已经支付成功的4.4万元用冥币换出,美容院事后报警,目前该女子已经被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的名义起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容店内一掷千金
今年三月份,李某在上海一家美容院内接受了高达4.4万元的美容服务并当场付款。
回到家后,李女士越想越不对劲,渐渐为自己的冲动消费而感到后悔。这家美容院的价格也太不合理了,自己明显被宰了,心想一定要想个办法把钱取回来。

4月份,李女士又一次来到美容店,谎称自己家人要检查自己的银行流水,便要求将钱款退回,自己这次来带了“现金”,自己计划用“现金”交付,工作人员看到满满一包的现金后,也表示同意。可是之后检查的时候却发现,现金都变成了冥币。
这时工作人员明白自己被骗了,连忙报警。

李女士 的行为属于犯罪吗?
李女士的行为当然属于犯罪啦!
李女士故意将冥币伪装成现金进行交付,存在有诈骗嫌疑。
李女士自己却辩称:我怀疑自己被店家欺骗,自己所接受了服务远远低于4.4万元,明明是美容店先欺骗自己,自己也只是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没有过错。
而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可见李女士的行为无论动机如何,显然构成了诈骗。姑且先不讨论美容店是否对李女士进行了欺诈,李女士的行为都是不对的。
如果说美容店的行为存在欺诈,也应当通过当地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监管部门进行举报或由当地法院进行判决,仅仅通过李女士自己的自力救济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绝对不应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既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反而会触及法律的红线。

那我们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怀疑被店家欺骗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遇到欺诈不要慌,法律知识记心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被店家欺诈的情况,在遇到这些情况后,我们往往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到头来只能是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
今天我们来教大家一些法律知识更好地捍卫自己的权益。
首先,在店面购买东西,要注意保存证据,遇到店家宰人时可以采用录音或录像的方式记录下当时发生的情况,同时记得索要发票或购买凭证,这两样东西是自己的这家店面购物的凭证,也是维护权益的关键。
之后,可以先与店家协商解决问题,问问店家是否愿意退货退款,如果协商不成,我们还可以采用申请消费者协会或工商管理部门介入。

最后,如果没有与店家达成协商我们可以选择去法院起诉,同时这也是时间成本最大的方法,在准备起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先后确定被告的主体信息、整理自己的证据材料、撰写起诉诉状等相关流程。
以上三个方法,大致就是我们可能会遇到了相关问题了,一定要牢牢地记在心上,下次自己如果遇到有店家欺诈自己就可以派得上用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