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年,名将李勣带家人打猎,派13岁的孙子李敬业,去树林把野兽赶出来,孙子进林后,
649年,名将李勣带家人打猎,派13岁的孙子李敬业,去树林把野兽赶出来,孙子进林后,李勣就下令放火。家人惊呼:“您孙子还在林子里啊!”李勣无动于衷,见手下犹豫,走上前,夺来火把点着火。
李勣难不成要杀害自己的孙子?那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李敬业的结局又是如何?
李勣原名徐世勣,在隋朝末期起义时期被李渊拉拢,而后改姓为李。
李勣是李渊的好帮手,立功无数、战功煊赫的他在唐朝建立之初就被封为了“开国名将。
与此同时,李勣的身份和地位足以与当时的卫国公李靖平起平坐。
李勣深受朝廷信赖,无论是唐高祖、唐高宗还是唐太宗都十分看好他。
而李勣也不负朝廷所望,屡立战功,身为一名名将,他为唐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李勣有一个儿子名叫李震,也是朝廷的大臣。
所以说,在朝政中,李家可谓是有十足的话语权;在当地,李府更是有一定的威望。
李震与妻子王氏生下了一个儿子,也正是开篇提及的李敬业。
一开始,李勣对待自己的这个孙子还是十分喜爱的,整天抽空陪着他玩耍,甚至早早地就开始教他一些关于兵法的知识。
可奇怪的是,随着李敬业的一天天长大,李勣对他的宠爱似乎一直在减少。
李震与王氏对此也感到十分奇怪,但是终究是没有开口询问原因。
直到后来,李震得知李勣私底下和家里的其他说李敬业面相不佳,一身反骨,将来很有可能会给家族带来危害。
对于李勣的这一态度,作为儿子的李震也无可奈何。
虽然李敬业平时比较调皮,偶尔也会犯错,但是让李震没有想到的是,李勣竟然真的会对李敬业起了杀心。
话说有一天,李勣带着家人一起前往山上打猎。
就在这时,李勣皮转身对李敬业说道:“你去树林里把野兽赶出来。”
听从李勣的话,十三岁的李敬业独自一人往树林里走。
虽然李震有点担心李敬业的安全,但是他还是感到有些许开心,因为他以为李勣终于要放下玄学的顾虑,要开始培养他的孙子了。
就当李震还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时,李勣却叫来了下属,命令道:“放火。”
家人们都大吃了一惊,“敬业还在里面呢!”
李勣对此充耳不闻,接过三把火箭就向树林里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