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步亦趋的OPPO,主营手机尚且“慢半拍”,凭啥敢去造车?
“造车已是大势所趋。”
时至今日,汽车智能化的竞争已全面开启,在上月的上海车展上就有“拥抱变化”的新主题问世,车联网、大数据、自动驾驶技术一时间成了一众车企关注的重点。
当下这些前沿的高新技术已成为数字经济下的产业新变局,且此次车展共推出88款新车型,其中新能源汽车达三十多辆,占比超过1/3。
各车企从传统走向智能化,以及由蔚来、理想、小鹏领头的造车新势力接连问世,可见汽车智能化的趋势已是定局。

除此之外,不少手机厂商也玩起了跨界,前有苹果、后有小米、华为。虽各企业入局造车模式不一,但相同的是都力图在智能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近期,传闻OPPO也加入了跨界造车的队伍,且由创始人陈明永亲自带队。

作为段氏门徒的陈明永,固有“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的经营思维。
从当初的借钱买股票到如今的22亿身家,OPPO的成绩是对他强有力的证明,现阶段OPPO入局汽车行业是为什么?变革中求新还是别无选择?
1、“本分”让OPPO始终慢人一步
受恩师段永平的影响,当初从步步高分离出来的各个体系都延续着“段式价值观”。
陈明永带领的OPPO也不例外,其经营理念往往更注重后发市场,即消费者导向市场,产品随市场需求而改变,再创新。

也就是这种“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的经营思维让OPPO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在现有市场上瞄准可行的产品,便推出相似产品,进而形成完整市场竞争力,是OPPO的一贯套路。
起初4G刚从试点到商用时,掀起了智能手机市场的一场腥风血雨,中兴、华为、酷派、联想都在争取4G智能手机市场的优先布局。
直到市面上各手机品牌纷纷崛起开始抢占份额,OPPO才宣布开启4G手机战略计划,光起步就比友商慢了半年。
只不过OPPO做到了后中争先,“中华酷联”中除了华为坐稳了宝座,其他几大品牌几乎已经在手机行业消失,而OPPO却是后来居上,成了大众熟知的手机品牌。

4G之后的5G智能手机战场,华为一样首当其冲拿下一项项技术专利,其他品牌也紧随其后,只有OPPO后知后觉,5G上一样慢了小半年。
主营业务慢人一步,扩展业务也是一样的命运,小米和华为进军loT领域是在2015、2019年。两者打造的智能家居生态链,现已走进大众生活。
OPPO入局时已是2020年末,此时市场的现象已呈“小米、华为选哪个?”的现象,姗姗来迟的OPPO竞争力不可谓不薄弱。
2、去“本分” 求变革
OPPO倚靠机海战术,2021年初截至上月,已发布11款新机,从低端到高端全面覆盖,在全球手机出货量跻身第四,占据11%市场份额。一片好的迹象下,是OPPO处境不容乐观的事实。

OPPO纵有不低的销量和全球市场份额,但以广告营销和线下渠道为主力的OPPO,过于注重市场营销,在代言、冠名综艺上花了大量资金。
故而研发资金被挤兑,核心技术缺乏积累,如此,OPPO成了广为人知的“高价低配”代表。
受华为、小米加大线下市场投入的影响,OPPO市场份额下降严重,从2019年四季度开始下降16.4%。
截至目前,华为这个品牌自身所蕴含家国情怀使其深得民心;而一边主打线上市场且有高性价比品牌形象的小米线下实体也逐步完善,今年4月时,小米之家已经拓展到5000家门店。

中低端市场拼不过小米的性价比,高端市场又被华为的高新技术甩在身后,因此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选择,以致于OPPO的路越走越窄。
一向本分的OPPO在loT领域后知后觉,俨然已经掉队,现如今手机业务也日渐衰弱。
当下,陈明永明白一再本分下去,OPPO将彻底失去竞争力,在loT已经失去先机,被友商碾压显然已是“本分”带来的代价。
如今OPPO一改往日做风,在加快loT发展步伐的同时,陈永明感受到身为后来者在这场竞争中明显乏力,进而将注意力转至正值风口的智能汽车行业。
但在造车领域还未有建树的OPPO,这一次力求变革,与其说“主动出击”,不如说是“被动防御”。
3、OPPO造车底气从何而来
从行业形势来看,各手机厂商争先布局,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有能力造车的企业都不会坐以待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OPPO在提前和掉队中选择了前者,并且其造车也并非张口就来,在OPPO的操作系统ColorOS在历经十年迭代更新后,存在巨大的存量用户,且伴随手机销量累计的月活用户。
OPPO本在车载系统开发方面具备一定开发能力,进而在车载生态方面有持续发展资源,将月活用户基数转至新领域。

且OPPO在汽车技术上也早有布局,早在过去一年,OPPO开始招收汽车领域人才,小鹏首席科学家郭彦东就是其中之一,他去年加入OPPO,担任OPPO智能感知首席科学家。
且这位前小鹏的科学家在加入小鹏前就已在有“AI界黄埔军校”之称的微软研究院担任研究员,在计算机视觉和人脸识别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之后便将视觉技术推广至汽车领域,经手开发了汽车视觉的,车内外感知功能。
有此大将加入,可见OPPO在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高新技术做足了准备,只不过造车不像造手机,成本高不说,烧钱也是不争的事实。
本有技术短板的OPPO仍要加大研发投入,要在短时间内“出车”并非易事。
OPPO现阶段急于改革,在loT领域加大投入,布局智能汽车行业力图改变“本分”形象,为避免窘境再次上演。
但事实上,深入企业基层的文化一时半会儿不足以改变,loT反响平平,造车前途未知,可见其当下除了改变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在多重因素的堆积下,OPPO想用造车改变局势,并非易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吴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