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悬疑离奇《替罪羊》一年前,我心血来潮,给妻子讲了一个故事。由于内容猎奇,细...

2023-07-13 22:22 作者:不再陈伯  | 我要投稿

真个短篇写的真棒,算是我近半年看过最有意思的短篇。佩服作者构思细腻。有必要写个书评。


一、题材的精彩

第一文章素材来自《圣经.旧约》以及《论语.子路》和《三国演义.第四回:废少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还有《16年10.18上海朱晓东杀妻案》


《圣经.旧约》

a.上帝为了试验亚伯拉罕的信心,令他将第一个儿子以撒献祭给他,亚伯拉罕便要将儿子献上,上帝看见亚伯拉罕的信心,便喜悦,令亚伯拉罕改用羊来献祭。这是替罪羊的来源。这里面父亲对应着亚伯拉罕,主角对应以撒,那只替罪羊对应有着“山羊眼”的哥哥。而哥哥那句杀人不应该偿命吗?和主角对山羊眼睛的恐惧是最终诱发主角杀哥的导火索。他像是某种引力一样。引诱着主角走向堕落。在西方恶魔巴风特就是羊首人身,羊代表了欲望,情欲,早期西方人的牧羊人没有什么娱乐,只能对着羊尾臀发泄,被人发现后就找借口说是羊引诱了他,使他犯了罪。在宗教这里我觉得处理的最好的是里面主角在高考前找到父亲,父亲险些跌落悬崖这段,这段作者处理的非常好,但还不够细腻。主角拉住父亲的手之后毅然决然的救下了父亲,紧接着作者安排了一段主角带父亲走下山底那段,颇有基督教所谓堕落的象征,从高处走向深渊的隐喻,说明作者这个文章构造真的非常好,表现了主角为了救父亲不惜自己堕落深渊。这也是我觉得本书最精彩的片段。也说明了这件事并非主角虚构而是确实发生的。


《论语.子路》

b.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大意就是说叶公对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一个特别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于是他把父亲报了官,并亲自指证他”

孔子回答说:“我们那里的正直跟你们那里的正直不一样,我们那里父亲偷了羊,儿子会替他隐瞒,儿子偷了羊,父亲会帮儿子隐瞒。”

这个文章里面同样的父子,同样的出现了羊,但和基督教那种“大义灭亲”不同,孔子是一种“为爱疯狂”的那种感情。论语强调了儒家那种父子关系。主角按照儒家伦理观念无异是个孝子,这种超越法律的感情,让人想气那句话,为了你我可以抛弃一切。这也导致主角走向堕落,在深渊当中挣扎的原因。这篇短文和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那部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最终都得不到救赎,苦苦挣扎。


《三国演义.第四回:废少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

c.三国演义第四回,这回大致内容是曹操从持刀去诛杀董卓,到最后借宿吕伯奢持刀屠杀吕伯奢全家。这里罗贯中给安排了曹操从治世能臣黑化变成后来的乱世枭雄的第一次铺垫,曹操两次持刀杀人,目的却大相径庭,这回是曹操黑化的开始。文章对应的就是父亲借宿之后杀人全家,和主角两次口述高考。主角黑化的开始就是从父亲那得知了父亲的过往的黑历史后彻底黑化。


《16年10.18上海朱晓东杀妻案》

d.这个轰动一时了,想不到一晃眼已经7年过去了,有种恍如隔日的感觉。

老实说说看见爬宠、标题、妻子我还以为这又是知乎小文章的老噱头(ps:知乎小文章经常利用社会新闻改编,最后内容无非就是反家暴、反父母,关爱女性的小文章)直到后面才知道这个作者显然不简单。很可惜这个案件作者只用来吓唬读者,勾引读者猎奇心态。妻子这个角色塑造的有点差强人意,全文都是一种吃瓜心态,然后呢?然后呢?啊太吓人了,我要报案的心态。妻子在全文都是一种推动剧情的存在,但是作者却让像个她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总之没有利用起来。全文一直是主角的视角,因此这个杀妻案的题材没能被利用起来,我是建议将故事的视角限定在妻子身上以她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比如妻子某日去丈夫家发现了丈夫身上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这样能更好的推动剧情发展,妻子这个人物会塑造的更立体,同时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好作者的一种态度,把主角身上发生的事情交给大众去评判。让作品更有生命力。故事最后也是烂尾了,可以看到作者匆匆结束来了个欧.亨利式的结尾。有点颇为俗套,其实这个没必要,因为故事逻辑规定了主角的接下来的行为,第一种暖心的自首,然后主角忏悔解脱得到救赎;第二种也是最惊悚的,杀妻掩盖,最终堕落到更深的深渊。


二、逻辑的严谨

表现在两方面,一时间上的处理,作者下了功夫,让整个时间线都对应上了,起码做到让人信服,几个人物哥哥和父亲和母亲以及主角的时间轨迹都能交代的很清楚,哥哥的两个时间点出去和回来的节点也交代的很明确,因为母亲掉线的时间点,也是哥哥离线多年后重现上线的时间点。也明确交代了哥哥的动机回来看看母亲。这安排的非常合理,父亲掉线的时间节点被安排再高考之后,重新上线的时间点出现在哥哥掉线之后。这个故事线安排的很有意思,表示了献祭的完成。主角高考→父亲掉线→母亲上线→母亲掉线→哥哥上线→哥哥掉线→父亲上线→那么按照最后父亲掉线应该轮到主角要掉线了,可惜作者烂尾了。


第二知识方面的严谨,作者起码没养过爬宠,起码爬宠这块知识有点欠缺。我自己养过龟,佛鳄巴西混养,缸的温度不是你想调就调的,缸内温度太高有些爬宠直接停止进食。所以靠温度去塑造自然环境下的腐败甚至风化很难。其次法医是知道第一作案现场的。他们也会去提取现场土壤,腐烂后的一些体液体会渗入土壤,会有痕迹。但考虑这个时间线这么长还是有点合理的。至于换血这样的桥段,确实是惊艳了。总之作者生物知识已经很扎实了。能经得起推敲,不像很多小说连基础推敲都不行。

第三人物方面的,这个不太好,无论哥哥,或这卢警,又或者妻子,或者父亲其实还有很强的塑造性。

1.父亲

这种父亲往往是对儿子有种愧疚感,或者他想他老婆悄悄回村去看老婆坟墓,被当地老人看见,重新引起卢警的注意这种都可以写进来。否则这个卢警的行为动机莫名其妙的。加入这些桥段有助于塑造父亲人物的形象也能交代卢警的行为。

2.卢警

其次卢警之所以塑造的很失败因为全文中,有几次都是卢警跟主角直接对戏的桥段,但作者都写的很马虎。要知道故事里不仅仅是主角和父子,暗线是主角和卢警斗智斗勇的,作者处理的太马虎了。如果这段描写的更细腻点,之间两者对戏,文章内容更精彩

3.妻子

妻子全文扮演吃瓜群众,没有好好塑造,其实就算是以主角口述的方式去描写,在写第二段时候,可以效仿一下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竹林中》那样写作风格,应该停一停打住,然后接着这个机会切换到妻子视角,由妻子再去调查主角的事情,这样更精彩。因为作者最后那个烟雾弹,显然想让读者去猜事情真假,而想要让事情变得真真假假时候,借用多个视角去写,事情有时候会变得真假难分。这样事情的真假,主角的对错交给读者去评价。


总之,半年来看过最有意思的一篇网文,有必要写个书评。值得推荐。


悬疑离奇《替罪羊》一年前,我心血来潮,给妻子讲了一个故事。由于内容猎奇,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