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
犹记得我曾读过这样一段话:当命运的死结终究以性命为代价解开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在我看来,《雷雨》就极好地诠释了这句话!《雷雨》作为曹禺先生的处女座,亦是最得意的作品,数年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我认为这部话剧的成功之处在于曹禺先生巧妙地借用环境渲染烘托与人物特征性描绘结合的手法,让观众深切感知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此,我想就雷雨话剧说些自己的感受:
初读《雷雨》时,只觉凄婉与惆怅,再品其中种种细处,更觉心痛!
其中种种,仿佛只有读过与身临其境者方能体会。
整部话剧中我对雷雨情有独钟!话剧中的雷雨背景仿佛在冥冥之中预示着故事的终点与结局,它的入境并不是一时一刻的,它贯穿于整部话剧当中,它是情节的助推剂与催化剂,在不同的情境中它的表现力是截然不同的:第一幕中它是点缀一般的存在,是未至时的安宁;中间当中,它如急促的敲击声,让气氛变得愈发紧张;尾声中它是极度地渲染与烘托,在雷雨中话剧走向了结局,在雷雨中,人们的命运走向了终结;亦在雷雨中,宣告了家族的悲剧!雷雨是是高潮来临前的预警,黑暗来临时的象征,是真相揭开后惨状的点染!我们常听人说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其实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这部话剧集中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命运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他们悲惨的遭遇深深地打动着观众的心。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从上午到午夜,两个特定场景的交替出现,全面而又深刻地向观众展示了周鲁两家三十多年来的恩恩怨怨,激烈的人物内心活动更将剧情推向了高潮!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家族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无疑是这个时代和社会!不错,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是时代与社会让人的心灵如此冰冷吗?是时代与社会让真情被金钱践踏吗?
话剧中的周朴园“爱”着死后的侍萍,却对活着归来的鲁妈漠然;名为母子却实为情人的繁漪和周萍;真心相爱却因兄妹身份分离的周萍和四风!这一切的一切,让所有人的命运骤然改变!我们为鲁妈的悲惨人生感伤;为四风周冲等人无辜却饱受挣扎而感伤;我们为中国底层的人民时时刻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无比痛心!我们亦对资产阶级有着无比的愤怒与不屑!在此之上,我认为我有必要针对话剧中的几个典型人物谈谈自己的理解与认知:
首先来说周朴园,周朴园是话剧中的一个最为关键人物,他作为封建社会中的资产阶级,封建家族中的大家长,带有强烈的资产阶级属性,他从年少时的真诚逐步陷入伪善冷酷无情的深渊,这是他生活在封建贵族家族中的必然,当然这与他自身也有一定关系。对侍萍如此,对待家中的每个人亦如此,他将逼迫繁漪吃药看成理所当然,他将对周萍和周冲的冷漠看成是对他们的严格,他将自己看成严父,他认为自己对周围的人都是极好的,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家人的“关爱”,他将一切看成天经地义!他是当时资产阶级的代表,欺压群众,压榨工人,他明知桥会断,他用几百人的性命只为换取那肮脏的金钱!其实肮脏的何止是钱!还有他那无比肮脏的心灵!他的存在更是造成了家族的悲剧!他的失败宣告着中国资产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失败!面对亲生儿子鲁大海的质问,他漠然,他世故,在他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所有虚伪商人的影子!没错,他确实应该受尽孤独之苦!在周朴园的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鲁侍萍,还有一个就是繁漪。
鲁侍萍,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典型的底层人民代表。她温柔大方,贤惠端庄,美丽动人,知书达理,她在年少时与周朴园相爱,但在她生下第二个孩子时,强行被赶出门,只因自己的出身低微,无奈跳河,而后被人救起,嫁给了鲁贵,生活艰难,一生悲苦,她有过怨恨,有过不甘,有过懊悔,她没想到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抑或是其他,她竟又来到了曾经的周公馆,见到了生命中伤她最深的男人,她怨怼命运的不公,奈何自己无力反抗,她是无数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被压迫人民的缩影,她的经历集中反映了广大劳苦人民的遭遇!
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卑微而复杂的!他的身份限制了他的选择,在他心中,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因为金钱他抛弃了侍萍,与其说是抛弃了侍萍,不如说放弃了曾经的自己,尽管在这部话剧中只对三十多年之后的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不难想象曾经的周朴园和侍萍间的种种深情,侍萍不愿开窗,周朴园三十多年来一直这样做,周公馆内的物品摆放与曾经一模一样,过往种种,顿时浮现在侍萍眼前,于是,她渴盼周朴园与她的相认,可她等来的不过是周朴园又一次的冷酷无情,又一次的狠心无视!当侍萍向他提起能否与自己见面时,周朴园心生恐惧,避而不谈,在侍萍的一再追问与暗示下,周朴园终于认出了眼前的这个人竟是侍萍!面对侍萍,他开口提的不是她这些年过得好不好,而是质问她此次前来的目的,已经完全黑化的他妄图用金钱结束这一切,赶侍萍离开,可惜,在侍萍看来,金钱并不能办到一切事情!她撕毁支票,表明自己是要带自己的女儿离开这里的!曾经深深相爱的二人如今竟成了这般!原来世界上最怕的不是走平行线,而是相交线,相交之后反而会离得越来越远!偶然想起一篇散文中的一句话:我知道,我们之间隔了太远的距离,即使我奔跑着也永远改变不了的距离!大概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便是如此吧!
繁漪,一个表面风光,背地里受尽折磨与压迫的女性。周朴园娶她不过是为了金钱与权力。周朴园强迫吃药,周萍的执意离去,四风的插足,侍萍的归来,这一切仿佛如一场噩梦一般笼罩在她的心头!被周朴园折磨的她痛苦,她迷茫,周萍走进了她饱受伤害的心,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她执拗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福,她要紧紧抓住,生怕别人将其扼杀,可她的猜忌,她与周萍之间复杂的关系当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得尽的!她是疯狂的,却是被逼疯的,她反抗不公与压迫,却终究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当她看到周萍与四风的亲密时,当她看到鲁侍萍时,当周朴园一昧地囚禁她时,当周冲被电死时,当周萍开枪自杀时,她彻底疯了,没错,她亦是整个家族的牺牲品!
横在这三个人之间的无疑是周萍,他从小受到父亲严格的管教,他惧怕父亲,他同弟弟一样都深受“压迫”,起初周萍与繁漪两人惺惺相惜,彼此取暖,但后来他清晰地认识到他与繁漪名为母子实为情人的关系让他厌倦,在他的生命中,四凤为他点亮了一盏灯,他爱上了四凤,却不知他两人实为同母异父的兄妹。他想要逃离这个肮脏的所谓的“家”,繁漪的纠缠,四风的祈求,一切都压在他的身上,他是大资产阶级家庭中屡受伤害的人,他的命运是悲苦的,从小失去母亲的伤痛是任何人都无法弥补的!当他得知真相时,选择用枪支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是侍萍,周朴园,繁漪心中永远的痛!
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雷雨》的特色所在,一环扣一环,仿佛我们已经被吸引住了!
回看话剧中的人物,不禁心中生出一丝平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总是那么的自然与祥和!
可惜在我们观众看来,造化弄人,在侍萍被赶出周家之后,三十多年的如今,不知是阴差阳错,抑或是机缘巧合,她的女儿四风也来到了周家,做了周家的下人,与自己的亲生哥哥相爱,侍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走过的路,自己的女儿竟要再走一遍,在强烈的思想斗争过后,侍萍打算成全周萍和四凤,繁漪的妒忌与怨怼让一切化为泡影,当所有的人物同时出现时,真相揭晓,四风周冲被电死,周萍开枪自杀,鲁大海失踪,繁漪侍萍发疯,周朴园一人终老!当等候已久的雷雨终于来临时,一切已然落幕,在周公馆光鲜亮丽的背后,埋葬的是无数人的性命,在午夜梦回之际,周朴园是否会想起过往的一切,是否会一人独自感伤!
其实,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个人都是!《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曾经写道,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外化!或许在不同的人看来,周朴园很坏,但细细想来,若无时代的种种,或许他可与侍萍恩爱相守;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莫过于此!每个人都在按照他的人生轨迹走向他自己的尽头!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害怕走平行线,其实不然,人生最害怕的是走相交线,明明有过交集,却在相交之后离得越来越远!在喜剧与悲剧两者之间,我更爱悲剧,悲剧让人值得回味,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
有人说好的文学作品经得起几个世纪的积淀,也有人说过,好的文学作品能让人回顾过往,面向未来!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看来,如此语句仿佛只能书写片刻的感怀!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将标题定为“惜”的原因,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呀,万不能等到失去时痛哭流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