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已至,一篇文章了解“中国兔文化”

中国兔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作为瑞兽出现的兔,逐渐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们在兔身上寄予了多重品德和美好,兔的形象不仅出现在各样神话传说和民俗典故里,也在诗词歌赋和绘画书法里,不仅在各种剪纸、刺绣、年画中,也在古代玉器、瓷器、青铜器中......兔被赋予吉祥、长寿、健康、多子等多种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将兔与月联系在一起,兔也作月的代名词。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和玉兔。屈原写《楚辞·天问》中有“顾菟在腹”句,顾是蟾蜍,菟是兔子。
“月中玉兔”的故事广为流传。传说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被称为“玉兔”,随嫦娥奔月,在月宫里捣药。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现藏于湖南博物院,左上角一弯新月,月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画着奔月的嫦娥。

湖南博物院

湖南博物院
兔在神话故事中时常被赋予长寿的意义。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诗歌中,玉兔常常以陪侍在西王母旁,或生活在月宫之中的形象出现,不停捣制着“不死之药”。兔也会和松、鹿、灵芝等动植物的形象出现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健康长寿的象征。
汉代乐府诗《董逃行》中写道:“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有“月中何有,白兔捣药”的诗句。
兔在民俗文化里绚丽多彩。中秋时节,中国有祭拜月神的传统。人们根据传说月宫中的玉兔,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
兔儿爷,源于明末时期,是中秋节的传统玩具。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要请一尊“兔儿爷”回去供奉,以求家中健康平安。


兔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中独具浪漫气息。《诗经》中《兔爰》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感叹这只机敏聪颖的兔子,自在逍遥。
李白《古朗月行》里写,“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运用神话传说,写出了月宫宛若仙境般的景致。蒋防《白兔赋》中说,“皎如霜辉,温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怀仁”,赞美白兔有着温良仁善的美德。薛涛《采莲舟》有诗句,“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夸赞兔的速度迅疾,表达时光流逝之感。汉代《瑞应图》更是称,“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古往今来,兔在人们心目中代表着祥瑞之兆,蕴含着美好祝愿。兔年已至,“非遗大师”朱炳仁为大家带来6款兔年限量铜雕,祝新年大展宏“兔”!

来自“铜雕泰斗”朱炳仁大师的生肖吉祥物,6款兔年限量铜雕分别为:

兔俊俊

兔俊俊
朱炳仁大师设计创作的兔年生肖贺岁吉祥物天兔赐福兔俊俊,依中国传统文化《封神演义》月德星君形象提取设计。
天兔头顶帅盔,身着红靠,云手行云流水,威风凛凛。兔身饰龙纹、海水江崖纹等传统纹饰,庄严又华丽。
天兔一手托“济世葫芦”,一手举“如意白菜铜印”,负责天下安宁与太平,济世安邦,赐福送财!


虎生威,兔寻风,唱念做打震九州。
兔儿爷身穿大红袍,披着甲胄,背插令旗,好像准备随时出征,威武极了。
兔儿爷坐鹿,寓意一路腾达!请一尊兔儿爷回家,祝愿学业进步、事业成功,红红火火一整年!


一年之春在卯月,一天之晨在卯时,“卯兔”生机盎然,占领先机,光明前途,象征朝气与希望。
福兔脚踏如意,身披锦袱。它的面前立有一只蝙蝠,蝙蝠嘴衔铜钱。“蝠”在古代谐音“福”,寓意福到财到,福在眼前。既诠释出新春的好彩头,也饱含美好祈愿。


幸运时有兔,欢乐时有你。
在希腊神话中,兔子是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特的宠物,不止象征好运,还是爱情的标志。


在中国,汉乐府诗歌有,“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玉兔生月宫,管理桃花,寓意多子多福,是恋爱的定情信物,预示将爱修成正果。
一对“情侣”兔相互依偎在一起,陶醉的小表情,就像沉浸在幸福中的你们,爱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兔多多

兔多多
这款“兔多多”萌趣可爱,取自故宫藏品冷枚的《梧桐双兔图》,鼓鼓的小脸刻铜钱纹,双手环抱大元宝,寓意将财富牢牢地抓在手中,财不离手,富贵常伴!
同时,“前”谐音“钱”,“途”谐音“兔”,背展双翅的小兔子,也将为你带来“钱兔”似锦,好运多多!

千熔百炼,件件皆心血之作。
前“兔”似锦,年年愿遂心如意。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松兰书社】小学士说明,万分感谢。转载文章需经【松兰书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