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备考,稳住心态,逆袭60名上岸!——23级苏州大学MPAcc总排名前二十学姐备考经验

一、个人简介
大家好,我是Ray学姐,来自山东,专业是会计专硕,初试排名为80名左右,通过复试逆袭,最终总排名前20名成功上岸苏州大学。我分享的内容主要包括初试和复试的备考建议以及一些关于考试其他方面的建议。
二、考情分析
苏州大学会计专硕总分由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各占50%构成,其中,初试总分300分,复试总分300分。
初试总分300分:管理类联考200分(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75分)+英语二100分
线下复试总分300分:专业课笔试150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管理会计)+外语面试50分+综合素质面试100分
今年的英语口语面试和综合素质面试分开进行。
三、初试备考经验
个人情况:我属于保守型投资者,因此在备考时我也更偏向于尽可能多地刷题。同时我非常容易紧张,考试如果可以正常发挥就是万幸,所以我在初始备考时的理念就是尽可能多的见见不同题型,让自己备考的知识点尽可能广(其实不是很建议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很容易焦虑,没办法沉下心来)。我是从7月开始备考,一直到12月,前后五个多月的时间,备考后期因为疫情原因,有一段时间效率比较低,基本就是保持一天9-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总体上看我认为时间是有点紧的,建议尽早备考,可以在准备时更充分一点。
《数学》
(一)学科特点及考情
199的数学相比于其他专业的数学较简单,但灵活性更高,很难罗列出一定会考的题型或者知识点,因此即便知识点简单,但更需要全面掌握,尽量不要有知识上的漏洞。同时数学作为管综考试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做题的状态、时间等直接影响了逻辑和作文的发挥,需要格外重视。
通过做近十年多的真题,尤其是近两年的真题,可以看出数学的出题风格和套路都是有改变的。在考前我也有听很多老师总结的蒙题技巧,但在考场上的适用率基本为零,所以真的很建议大家不要把考试希望寄托在猜题技巧上,这些技巧最多只能在实在不会时救命,但过于相信会很影响备考心态和考试状态。
(二)推荐资料
陈剑老师:老师讲课的风格很沉稳,一般都是讲最为广泛实用的解题方法,我主要听了老师的《高分指南》的课,推荐用来打基础。
朱曦老师:我基本上跟了朱曦老师全程,老师的讲课风格和我自身的听课需求非常适配。整体来说,朱曦老师讲课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对于同一道题也会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讲解,对知识点的贯通程度更高。主要用书有:《陈剑将真题》(这本书真的可以好好做+整理,通过真题分类集中掌握,可以更好地把握命题趋势,建议先自己完成,不会的再听网课),《81绝》(81绝这本书是对《高分指南》的进一步拔高也是对其知识精华的再一步梳理,建议边听课边跟书练习,因为朱曦老师课上会补充很多知识点和题),《考前四部曲》(在考前半个月左右我开始学习,我认为可以作为最后的知识复习,里面有对条充的整体练习,还有一些考前套路以及难题补充,会对知识点反复梳理,真的可以缓解考前焦虑)
韩超老师:在备考中后期我听了超哥的考前串讲,与朱曦老师相比,韩超老师的101技更偏向于基础和重点,对考试的偏、冷知识点涉及较少,但覆盖的基本考点比较全面,很适用于考前抓基础。(强烈推荐超哥的“给哥做俩题”,考前不到两个月会在其工-粽-昊上更新,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两道条充题,周六周天会在B站上更新讲解)
老吕老师:因为上一年的数学出了很多奥数题,我本人对于奥数真的一窍不通,但奥数要求的思维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所以就专门听了《老吕数学》中每章的奥数板块(企图临阵抱佛脚),但奥数部分毕竟不是管综数学的重点,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听听,扩展思维。
鑫全老师:《数学千题》这本书很少有人推荐,里面是成套的题,我在备考中期基本上每天写一套,用来保持题感,进行查漏补缺,如果大家题荒可以买来做做。(做成套题和模块刷题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成套题对知识的熟练度要求更高)
刘智老师:我是看小红书推荐《刘智八套卷》就做了一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难,做完感觉天都没了(仍然记得有一道圆的题几乎串联了所有几何的知识点,答案看了快一个小时才整明白),所以很不建议考前做,可以在平时拿来练心态。
(三)备考经验
在备考时我做了很多题,好处是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对知识点的熟练度,反复刷题也可以让自己的知识点更加全面,但因为不同老师的出题风格都有所不同,所以很容易陷入“今天行,明天又不行”的漩涡里。所以建议无论做哪家机构的题,都要秉持着真题为主的观念,反复做真题。我用过的书基本都刷了两遍,有些重要的甚至做了三遍,第一遍先整体做,不会的地方再听课;第二遍做之前不会的题,再错的要整理到错题集里,考前只要回顾错题集就好。最后就是备考心态,要乐观做题,多想已经做了哪些,要不然真的很容易陷入“我还有一堆题没做”的焦虑中。
《逻辑》
(一)学科特点及考情
我相信很大部分同学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这门学科,初学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后期熟练了的话,会培养出一种做题的语感,很多题目基本上看一眼就能得出答案。除此之外,我认为这门学科是非常实用的,如果真的学明白了,将会让你的思考和行事更具条理性,也能为其他学科的备考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且这门课学好了会对后面作文部分有很大的帮助。细数近年来的逻辑真题,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的占比在逐渐变小,而综合推理的题目越来越多,需要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视。
(二)推荐资料
鑫全老师:很多学生会选他做逻辑的启蒙老师,跟着老师的《逻辑精点》学习可以快速入门,但到论证逻辑这部分,老师的风格和讲课方式可能不太适合我,整体来说比较“正式”,因为我的逻辑比较差,有时候会听不懂。鑫全老师的《逻辑千题》是套题形式的,可以在中期练手,但套题里有些题还是比较难的,讲解也有一些争议,所以不要过分纠结正确率。
老吕老师:老吕老师的形式逻辑真的很推荐,老师会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讲解,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也有可能是因为老师是山东人,口音很亲切),在论证逻辑方面老师会编一些顺口溜,但我感觉考试的时候过于注重形式很容易忘记逻辑本身(可能是我掌握得不够深入)。
李焕老师:焕哥永远的神!我是后期论证逻辑太差于是又听了焕哥《72计》的课,听完豁然开朗,而且自己能理解里面的逻辑,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即便紧张也不会忘。后期焕哥和超哥会一起进行考前串讲,基本涵盖了逻辑所有的知识点,非常适用。
(三)备考经验
我认为逻辑也是需要刷题的,但是不需要像数学那样刷非常多,最重要的是把握真题,因为刷题能够培养题感,而题感在做逻辑题目时非常重要。形式逻辑比较简单,一旦掌握方法基本不会做错,而且因为形式逻辑有固定的做题思路所以很难出难题;论证逻辑部分,建议以真题为主,这个部分的很多模拟题甚至有些真题一直都有争议,所以多揣摩真题的思路是最稳妥的;最后是综合推理,从今年的出题风格来看,综合推理部分占比加大,难度也有很大的提升,也出现反套路趋势,所以这部分建议重点学习,把握思路,掌握每类题的基本做题方法。李焕老师在临近考试时会在工-粽-昊上发布了做俩题栏目,每天更新两道综合推理,可以每天跟着积累。
《写作》
(一)学科特点及考情
小作文部分算是中规中矩,有一定的逻辑基础之后找到行文的逻辑漏洞也不是什么难事,考试时只需要找三到四个点来攻击即可,总体来说还是算比较轻松的。大作文部分和高中时的作文有很大不同,比起语言的华丽更需要写作本身有逻辑性,所以要转变写作思路,学会自己构造逻辑链。江苏今年的主观题给分可以说是全国最旱,很多同学认为是因为江苏主观题改卷标准发生了变化,但这个确实也很难把握,我自己也得了难以置信的低的分数。所以,在备考时我们能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尽量在写作方面准备得充分一点,考试不要出大错。
(二)推荐资料
写作部分我看了很多老师的课,总结下来就是不要看太多老师的课,真的会很影响自己的思路,不同老师的写作方法也有所不同,但主观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论效文的重点在于找准点,攻击有力;论说文的重点在于审题和逻辑性,所以不管是跟着哪个老师,关键是把握考纲要求。
张乃心老师:讲得相对基础,追求基础分的同学可以尝试听一下。
王诚老师:讲解的内容和要求都相对较高,老师在上课时很注重培养思维能力,跟着老王上课不仅仅可以掌握写作技巧还可以掌握很多思维,比如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大局观。
林斌老师:是我在考研中后期发现的宝藏老师,很适合应试,基本上把每一段应该怎么写都讲得很清楚。
老吕老师:强烈推荐老师的《老吕33篇》,可以在B站上跟着老师学习,每天学一个话题,可以最快地掌握写作素材,解决有思路没话说的问题。
(三)备考经验
我建议想在写作部分拿高分的同学一定要早一点作准备,像王诚、老吕的工-粽-昊应该每天都有写作专题的推文,每天抽点时间去看看,对写作的帮助很大,对真题也要反复琢磨,论效文中的一些逻辑漏洞是会反复在考试中出现的,论说文的审题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写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好的,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在考场上信手拈来。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动笔写,可以在网上买答题卡掐时间完成作文,毕竟作为管综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很多同学在完成这部分时会来不及,所以在日常要多练习,尽量让残酷的管综考试有个完美的收尾。
关于考前模拟:
大概在考前一个月左右,我每周都会和室友模拟考试两三次,完全根据考试时间来答题并且要写作文,建议大家考前多模拟,感受考场状态,毕竟管综的考试时间很紧,尽量在考前就养成分配时间的习惯。
首先真题一定要多做、做透,没事就拿出来回忆,但不要仅仅局限于考题,更要看背后的知识点,在B站上有一些备考博主会录快速讲解真题的视频,考前我每晚会跟着过一遍,不费时间还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社科塞斯模拟卷》在22年突然爆火,据说有线下版和网上版本,我是在天津社科塞斯官方购买的,应该是线下版。总体来说,试卷真的很贵(印象中是六百多),但难度不高,和21年以前的试卷难度很像,作为考前模拟稳定心态比较合适,但对标22年出题风格又有些改变,所以不建议过度依赖。《老吕八套、六套卷》比社科的难度高一点,比较推荐数学部分(有很多题掌握了方法就能很快做出来,没掌握就很难,看了答案恍然大悟,很符合管综数学灵活多变的特点),逻辑部分的水平不固定,可以拿来练手。《鑫全模拟卷》就很有鑫全的风格。《王诚模拟卷》的逻辑部分有些难。作文部分我没有全写,只是最后拿来练审题,作文涉及的题型比较全面,可以拿来过一遍。各大机构的APP在后期会有考前模考,海绵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可以跟着它进行阶段模拟,查漏补缺,关键是还有老师批改作文。
《英语》
(一)学科特点及考情
我个人认为英语二的难度比较适中,相较英语一着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但英语对于199考生非常重要,毕竟199只考两门,无论哪一门出问题都很难靠另外一门的分数补齐。
(二)备考经验
语法:因为我对于英语语法一直处于听不懂学不会的状态,所以在备考初期就先学习了英语语法。如果时间比较紧急的话可以听听刘晓燕老师的课,不过和英语一不同的是,英语二的长难句比较少,所以对于语法的要求也不高,因此野生英语备考者也是可以通过多掌握单词达到一定效果的。
单词: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建议尽早开始背,《红宝书》和背单词APP一起使用,反复背,不仅要掌握常用意思还要注意单词的其他意思和相关搭配。
完型:这部分的难度比阅读高一些,很多同学会选择在最后备考,推荐易熙人老师的课,基本在听了几年的完型课后正确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想拿高分的同学真的不要放弃这一部分。
阅读:是英语二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定要吃透往年真题,不需要刷模拟题,在做真题的同时把文章里的每一个单词都弄明白。重点在于阅读的逻辑,尤其是英语二的考生,因为文章本身不难阅读,但整体思路还有细节需要精准把握,有些单词换个位置可能意思就会不一样。
翻译:这部分我是自己做题+听唐静老师的翻译课,因为翻译也是会有得分点的,通过听课可以正确把握翻译的得分点。
作文:英语二的作文相对简单,而且考的题型也比较固定。我听了石雷鹏老师的课,相对基础一点,跟着老师练习可以很快入门,而且每节课都会重复一些万能句,这些句子在考试中写出来可以得到一个基准分。但想得高分还需要自己整理一些套路之外的话,我是根据《黄皮书》和《新东方英语真题》上面每一年的真题范文和扩展部分自己整理出了一些句子,可以把质量比较高的句子化为己用。
英语不建议做模拟题,英语二的考生可以先做英语一的题,但不要过分执着于考试思路,因为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但可以通过练习英语一的题目掌握词汇还有翻译长难句的技巧。
四、复试备考经验
《复试笔试》
我是从年后开始准备复试的,但前期我还有学校的两门考试、毕业论文以及三月份的A考,所以前期的备考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后期压力真的很大,基本就是全天无休备考。而且苏大的复试占比很高,建议大家提早进入学习状态。复试笔试我是跟着MPAcc上岸君版《苏州大学会计专硕复试一本通》(陶-堡-垫“会计硕士那些事”有售)的几本书还有苏大往年曾推荐过的用书学习的。因为是会计专业,所以我先是自己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再听网课。从今年苏大线下试题的难度来看,我认为学会一本通的内容完全够用,后面还有大量的相关习题可以模拟、练习,建议配合苏大之前推荐的教材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点。
《中财》和《管理会计》是其中比较难的科目,《中财》的关键就是会计分录,需要掌握考纲要求会计准则科目的不同处理下的会计分录;《管理会计》更多的是掌握管理会计目标下四大活动的相关知识点,这里很建议把知识点梳理成知识树,会让学习更有条理。
背诵方面,一本通会提供一本理论题题库,我基本是按照上面的题目来准备的,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我背书的速度比较慢,提前一个月每天背诵两个小时左右,基本就可以完成上面所有问题的记忆。对理论题的掌握不仅仅在笔试时有所考察,在面试时也会提问到,所以真的很重要。
总的来说,在备考的时候我看过太多帖子说来不及、太难,确实是,因为199在初试阶段不考察专业课,所以在复试时基本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学好四五本书,对于跨考的同学尤为困难。除了建议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外,还有就是一定要放宽心,其实线下考试也不会特别难,并且备考时间对于大多数考生都是很紧迫的。之前焦虑的时候和学姐聊天,学姐说多掌握一点就是赚一点。所以,只要一步步来,不要着急,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复试英语面试》
今年苏大的英语面试和综合面试是分开的,所以虽然英语面试分数的占比很小但也不容忽视,毕竟进入复试的同学分数都相差不大。因为英语口语一直是我的薄弱项,所以在年后我就找了一个学姐和我进行口语对练,四五天一节课,效果真的很好,从一开始一句话都说不出,到现在基本可以流利问答。其实对口语的考察也并不是为了考察考生的英语水平有多么高,毕竟我们不是英语专业,但至少要做到自我介绍流利,回答问题时不要畏畏缩缩,大方回答,语音语调不要出现大错误就行。面试老师真的很好,不要紧张。
《复试综合面试》
这部分我是跟着一本通的学姐进行模拟面试,模拟面试了两场,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而且学姐提前帮我修改了自我介绍,在面试的时候也很加分。面试的时候其实每道题都很难有个标准答案,只要说的知识点相关并且正确,大家的基础分都会差不多。如果想要脱颖而出,就要注重面试时的状态,无论抽到的题目是否完全掌握,在回答的时候都尽量做到大大方方,说出自己认为的答案,尽量减少一些语气助词的使用。自我介绍一定要多多练习,做到熟练背诵,最好是有感情地表述。在面试时,努力做到和每位老师都有眼神交流,老师真的都很友善,也会在答题时给予一些点头的肯定,这样面试感觉双方是有交流的。
《复试政治》
政治很注重平时的积累,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备考时没有把它当成一项重点。但对于今年的热门话题以及与经济相关的概念、提出的新政策还是需要关注一下。
五、结语
最后,考研真的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甚至要远胜于高考,因为在这条路上基本就是孤军奋战,也没有一起备考的氛围,因此自制力也很重要。在这条路上,你可能会因为全身投入学习而错失一些友情,可能会因为整日伏案而失去健康,会因为巨大的备考压力而失去快乐。其实在备考的最后,让我坚持下去的已经不再是那个闪烁的梦想,而是巨大的沉没成本,如果下定决心要考研,就请一定要坚持下去。在考完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模式甚至抗压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而这些是在大学前三年都难以积累到的,所以不论结果如何,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最后的最后,祝大家都可以稳稳握住自己的梦想,在那些反反复复的否定的日子里,得到肯定的答案。
你需要的
是一个在读、啥都知道的
学长、学姐
助你一臂之力
上岸
上岸
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