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杀、被烧、被歧视,它凭什么能拿诺贝尔奖,还打了川普同志的脸?

2020年10月9日,诺贝尔和平奖揭晓。
「世界粮食计划署」力压美国总统特朗普,勇夺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得知获奖消息后,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戴维·比斯利,明显不相信这个结果:


为什么比斯利会觉得难以置信?
我们不妨来看看,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都有谁。
瘟疫之源:唐纳德·特朗普

另有消息称,特朗普提名的是2021年诺奖
欧洲圣母:格蕾塔·通贝里

未来守护者:世界卫生组织

无冕之王:新西兰总理阿德恩

这其中最兴奋的,莫过于特朗普。
得知自己被提名诺奖后,特朗普连发了17条推庆祝,搞得自己好像已经得奖了一样…



然后诺贝尔和平奖就被粮食署拿了。
太打脸了真的是。

总而言之,光看这份榜单,你怎么都没办法想到,笑到最后的竟然是世界粮食计划署。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结果,也被外界称为“最合理的结果”。


作为联合国负责粮食援助的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一直致力于援助粮食紧缺的国家。
简单来说就是:
哪个国家的百姓没饭吃,哪里就有粮食署的身影。

2010年,海地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足足22.25万人死亡,19.6万人受伤。
粮食署立刻宣布向海地200万灾民提供粮食援助,数百名志愿者不顾余震,驰援灾区:


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的救灾现场,同样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除了援助受灾地区,贫困地区也是粮食署工作的重点。
2012年,粮食署的工作人员就曾深入柬埔寨,为当地的妈妈们带来了一丝希望。

据最新的人口健康调查显示,5岁以下的柬埔寨儿童中,有39.9%长期营养不良。
每100,000个婴儿出生就有206个死亡, 且平均预期寿命低。
为什么?因为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得不到营养补充,自然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

世界粮食计划署因此发起 “为了每一个母亲”运动。
致力于在孩子生命中极为重要的头1000天,为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其孩子提供适当的营养。
有了粮食署的帮助,当地的难产率不仅大幅下降,妈妈们也有足够的奶水来哺育宝宝。

我光这么介绍,你可能没办法感同身受,毕竟这些公益活动到处都是。
但你知道,粮食署曾经在我们内外交困之际,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吗?
你知道直到2005年,粮食署对我们援助才全部停止吗?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粮食署在中国的援助行动,曾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援助行动。
1979年,粮食署进入中国,那时候中国的经济还比较困难,生活水平较低。
粮食署的工作,就是帮助中国的农村,解决温饱和消除贫困问题。

那么粮食署在中国主要在做什么呢?
很简单,两个字:基建
基建包括:坡改梯、旱改水、乡村道路、水渠和水库、栽树、打水井等等。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
这些都是当时中国农村非常需要的基础设施。
应该说,这些项目对当地百姓的脱贫脱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而且很多基建,现在依然在发挥作用。
贵州这些孩子用的,就是当年粮食署建造的洗手池。

湖南湘西的孩子们,至今仍在吃粮食署提供的「营养午餐」。

1979年到2005年,粮食署共在中国实施了70个无偿援助项目,直接受益人口3000多万。
期间还包括1998年长江流域暴发特大洪灾时,粮食署向中国提供80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

疫情期间,粮食署也捐助了50万美元的医疗设备。

我翻看3月份时大家的评论,大家都是以感谢为主,看起来很暖心。

所以其实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质疑粮食署得诺贝尔奖的。
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要在粮食署的感谢微博下面刷这些玩意儿:

世卫组织固然伟大,可粮食署就不值得称赞吗?
粮食署这么多年在我国默默付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在我看来,粮食署能拿这个诺贝尔奖,我觉得是实至名归的。
我国的反客为主
粮食署可能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曾经援助过的中国,居然日渐强大,倒反过来帮助起自己了。
中国富强后,开始向粮食署捐钱捐物,你能在粮食署的许多物资中,发现鲜艳的五星红旗。

粮食署除了和我国政府合作,在民间也和许多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
比如和快手合作,举办#宅家营养餐#健康食谱征集活动。

与阿里一同推出「世界饥饿地图」,把最实时的粮食安全信息,展示在一个中心平台上

而最负盛名,最让我感到惊讶的,莫过于粮食署和腾讯的合作。
他们在微信上推出了一款小游戏,鼓励用户帮助贫困地区儿童。

而这款游戏,居然是我曾经玩过的「动物餐厅」!

在“动物餐厅”中,我们可以做营养午餐,获取游戏里的爱心值。
这些爱心值,将兑换成爱心企业的配捐资金,用于支持粮食署在中国的儿童营养项目。
爱心企业也将捐出总数约50万份的营养餐,以呼应玩家们的努力。

玩游戏还能做慈善,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玩物丧志啦!
诺奖背后的隐忧
粮食署拿了诺奖固然值得高兴,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粮食署所面临的困难。
2019年1月26日,粮食署在也门一处粮仓被焚毁。
大批本该让难民享受到的物资,就此付之一炬。


也门80%的救援物资通道惨遭切断,难民的结局可想而知。

就在前几天,10月8日,粮食署的一支支运粮船队在南苏丹遇袭,导致1人死亡,3人失踪。

你觉得粮食署这样谴责有用吗?
说白了,你没军队,就一个慈善组织,不就是一个活靶子吗?
遇到好人那还行,遇到坏人那不就是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也不要以为粮食署拿了诺奖就没人敢动了。
在恐怖分子的屠刀面前,再拿100个诺奖都无济于事。
另一方面,我不知道大家前段时间有没有留意这么一条新闻:

因为新冠病毒,粮食署预测全球的饥饿人口或将达到3亿人,形势非常严峻。
那么这一次诺贝尔和平奖颁给粮食署,就很有意思了:
会不会是粮食危机迫在眉睫,先颁个奖给你好好安抚,让你努力消灭饥饿人口呢?

这个问题,大概就只有诺贝尔评审团才知道了。
写在最后
当我进入粮食署的中文官网后,我发现右上角这里可以在线募捐:

点进去后,是腾讯公益的乐捐页面:

我也捐了50元,算是一点绵薄之力吧。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的。
要不是真的无计可施,谁又愿意一直饿着呢?
愿世界没有饥饿,人人有饭吃吧。


厨房人类
专注于研究「人类行为学和美食之间关系」
致力于把和食物有关的趣事儿煮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