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
很多时候,我在想,我到底将什么认为是人的内在修养。有一幅图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中心是一个圆,代表的人的性格德行。圆上有向上的箭头,或者说是一种趋势,象征人需要不断地向前走。还有向下的箭头,不过因为是贴着圆所以是弯的,是对过去和已成为过去的事物的总结和反思。这就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修养认识。人的修养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没有统一的规律,只可能有个趋势,但‘‘个例’’也不在少数。就像学习可以使人明道理会行动,但他根本上取决于人能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理解方向,诚然,教育的确是为了使人心向善的(目的之一吧),他也做的很好,但仍有不学的好人,博学的渣滓。又好像生在圣人堆里的人就一定是圣人吗?我不持肯定意见,这是看人的思考方式和他认为什么样的才能成为‘‘圣人’’。真正决定修养认知方向的,是我们的思考和意识。生活在集体中,我想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圣贤,所以我朝这个方向努力;我只是想,没有动力;我不想,没动力;我不想,却那样做了,这都是会发生的。我们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并的确这样认为,是我们被周围人影响而形成的观念。并不是说人一出生就是纯洁无暇或恶贯满盈的,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就是说,不管人一出生是一张什么样的纸,但对于他的刻画都是由那人自己进行的,只不过他一开始也不知如何作画,靠着一种近乎学习的本能吸收周围的线索,形成自己的思维和对世界的认识,不知不觉地在意识中埋下种子,开始把纸画成自己理解的样子,纸可能与一开始并无差别,也可能截然不同。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修改自己的纸,修养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与纸相适应,年龄越大,促使我们修改的难度越大。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修养在迈入中年向老年进发时就已经彻底定向了,剩下的小变化也动摇不了多少.总结起来的话,我们自身决定我们自身修养状况,外物会影响意识和思维,但归于本源,自于我们自身,具体在哪呢…外在大脑算计…内在心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