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自吹:在乌克兰战争中的行动平稳而老练,玩得全是套路
乌克兰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在一周年的纪念日,印度媒体发表了一份很有意思的评论,高度赞扬印度这一年的外交表现。说印度最初看起来是在走钢丝,现在看来是一场平稳而老练的行动,一方面维持住了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另一方面也增长了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安全伙伴关系。
谁都知道,在这场持续了一年的战争中,印度确实想两头取巧、两边赚便宜,也确实通过转卖俄罗斯石油赚到了一点钱。但这并不是什么外交成功,而是没有人把印度太当回事。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评价印度总理尼赫鲁说:“他才华出众,但目空一切,贵族气息重,脾气暴躁,高傲自负……有时还咄咄逼人,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强烈的优越感”。
这个评价用在现在的印度领导层也完全合适,印度的高层精气神几十年一贯制。印度人认为印度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但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军事、科技和教育,各个方面印度都不具备令人称道的实力,道义上的号召力更是无从谈起。
在乌克兰战争一年间,印度确实希望能够左右逢源。它一方面从俄罗斯继续进口石油和军火,一方面试图靠拢西方立场。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莫迪对普京进行公开谴责。
他告诉普京,今天的时代不是战争时代。莫迪甚至为此获得了西方的表扬。如果换了中国这么说话,一定会遭到冲突各方的嫌弃。
很多人都听过那个著名的伊索寓言,当飞禽和走兽发生战争的时候,蝙蝠试图脚踩两条船,最后却落得一无所有。印度之所以没有落到蝙蝠那个下场,主要是因为他在国际事务中不够分量,没有人看中他的影响力,也没有人指望它能够发挥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就说美国关心的所谓能源交易问题。根据报道,2022年4月至今年1月,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激增了近400%。仅仅在2023年1月,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140万桶石油。而俄罗斯每天的出口量大概是510万桶。2022年印度对俄贸易大幅度增长,超过30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俄贸易总额超过1900亿美元,对俄罗斯来说,谁轻谁重呢?
美国现在反复纠缠的对俄武器出口问题,针对了中国、伊朗、朝鲜。印度作为一个有庞大军队的国家,却没有遭到美国纠缠。这是因为印度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出口给俄罗斯,哪怕最基本的枪弹和炮弹,也因为质量不过关,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什么影响力。俄军正在和对手殊死搏斗,哪里敢用它的弹药呢?
因此,印度对俄罗斯提出批评。俄罗斯同样也没有翻脸。这一方面是因为今天的俄罗斯确实非常需要朋友。对印度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能忍就忍了。另外印度也确实没有那个国际影响力对俄罗斯的声望或者形象造成更多的伤害。
归根到底,印度是一个没有安理会否决权的国家,那么在这种尖锐的、你死我活的国际矛盾当中,他的立场又怎么能够让人当回事呢?
事情还不仅仅是国家实力这么单纯。回顾一下新中国前30年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所走过的道路和印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那些岁月里,中国虽然一样是贫穷落后,没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但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从来都是坚定的,那就是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站在和平正义的一边,从来不做骑墙派。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曾经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两次让美国吃大亏长记性。所以,那时候的中国即使国力不强,但是所发出的声音,美国苏联都是要认真听的。
假如印度有中国这样的国际影响力,有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那么在俄乌战争的问题上,美国绝不会放过印度。今天印度的自吹自擂,向我们深刻展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是想为自己争取平等的国际地位和发展机会,要想活得有声有色,首先得有立场的坚定。然后要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壮大自己,才能赢得足够的重视和尊重,靠关起门来自吹自擂,是赢不来体面和尊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