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铃芽之旅?一锅乱炖!

2023-03-27 00:58 作者:尤格X泡泡  | 我要投稿

上来先说结论:剧情很烂,烂中烂。如果是对剧情有所要求的观众尽量不要花这个钱受罪。
再说视听:很好,好中好,喜欢看个爽的观众可以放心观看。

不叠甲了,先骂人

有些观众我很怀疑你的观影水平到底有多高,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自己,如果玲芽之旅不是新海诚的电影,而是你们自己玩的手游剧本你能不能绷得住?什么?你蚌的住?你玩的是日游?那没事了,祝你身体健康。

先放上我自己的评判标准:我认为一个剧本“好”,指的是剧本本身结构完整,叙事清晰,人物活动合理,环环相扣即可。如果剧本写得很精彩,我会称之为“出彩”,但“出彩”一定是建立在“好”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合格的底层架构,那再多的天马行空都是白扯。

玲芽之旅的剧本,正是一种“设定出彩”,但是却不“好”的故事。

由于我在电影出之前三四天差不多就读完了小说。所以我会从剧本和观影两方面来讲讲:玲芽之旅到底好在哪?坏在哪?(也有优点)

先说小说
其实新海诚前两部商业化电影我都有看,小说也都读了。由于新海诚写小说的能力实在堪忧,没办法写出很多电影没有的东西,所以阅读影片小说可以很好的还原电影的整体架构。

要想了解玲芽之旅有什么问题,那说说他前两部商业化电影讲了什么是必要的。

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保持的基调高度一致,用简洁的话概括就是奇幻爱情冒险片。共同点诸如:男女主的故事在第二次相遇(或者交流)后开始快速推进,中后期因为不可抗力因素有一方陷入危机,另一方拯救,最后再次相遇终成眷属的故事。

铃芽之旅的创作背景是日本311大地震,这个在女主日记里也有写(3月11日被涂黑了),这就奠定了铃芽之旅一定不同于君名和天气的基调。新海诚很想尝试新东西,但是由于题材太大,自己却没有掌控好。

第一点:震后群像

新海诚意在展现地震带给人们的变化,高中生,陪酒女,女主,姨妈。他们的人生都因为地震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校变成了废墟,游乐园被废弃了,一同带走的还有相关的人与回忆。所有的“门”都出现在“过去”的景色中。悬而未决的思念和回忆,依附在“蚯厄”之上,“门”之中,从而造成更大的灾难,闭门师封闭的既是名为蚯厄的超自然现象,也是断绝人的执念,促使人继续勇敢的生活下去。而女主恰恰是一个纠结于自己母亲死亡的回忆的人。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大臣带着女主遇见各种各样的人,见证各种各样的回忆,关上一扇又一扇门。在旅途中逐渐让铃芽放下执念,正视自己现在的人生。

第二点:时空循环
这类设计并不少见,自己拯救自己的戏码也已经是被用烂的套路。时空循环的故事设计和第一点群像实际上是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

剧本在一开始就不断地提醒观众:女主对于男主和相关事件有既视感。对于男主容貌的惊奇,并不是因为男主长得太好看了,是因为女主觉得男主“本就应该长这样”,这种既视感促使女主想要调查男主,才有了后面女主学也不上了,饭也不吃了,一门心思就要找门的剧情。

小说里也是时有时无的提起这种既视感,促使女主在影片的最后,追上过去的自己,完成自我救赎。

写道这里,影片别出心裁的设计已经很明显了,新海诚意图通过铃芽的旅途,展现311地震之后的变化,既怀念了逝者,也鼓励人们向前看,还让强调自我拯救。

是不是读到这还感觉挺好的。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些事全部发生在整本书的前40%和最后几页呢?

后面的问题极其严重,我先结合上面两点说一下。

首先是震后群像,这本来应该是全片的重点,当作核心去描写的部分。但是影片满打满算一共就出现了两个真正意义的群像:民宿高中生和陪酒女。你说女高和校园有联系嘛?有,但是没写多少。陪酒女去过游乐园嘛?去过,但是和现在的生活毫无关系。究其原因,是过去的快乐记忆没有影响到现在的人,好像是挺珍惜的,但是你个b绝口不提啊。要是女高不跟铃芽聊天提一嘴我都不知道她原本是那里的学生。你说她过去的同学各奔东西了有点惋惜也行啊?陪酒女过去去过游乐园,那你说了:陪酒女和老公以前就是在游乐园约会的,现在再也看不到了,行不行?唉,就是不写。单纯的告诉你“以前我们跟这些个地方有点联系”

那你写这些个b群像干啥啊?给女主当工具人?感觉地震一点没改变当地人的生活啊,整个影片仿佛就女主死了个妈苦大仇深的,其他人过的都挺好,那你写接近一半篇幅的群像就是为了让女主和男主关两次门?我看新海诚脑子跟地震一起震没了。

在影片的后半段,已经完全没有群像的事了,突然就进入了新海诚擅长的“互相拯救”的戏码。男女主的感情突飞猛进,女主霎时间觉得自己应该牺牲代替男主成为要石,然后剧情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始跑偏,再也没有回来。

或许你还没有察觉到这有多离谱,我换个说法,小红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妈没了,整天活在对妈的怀念中,上学途中遇到小明,跟着小明一起旅行,发现地震后人们过的都挺好,震区变成了废墟,但是没人怀念,仿佛人白死了,地震白震了。结果小红旅行到一半满脑子想的都是小明,甘愿为他牺牲生命,已经不怎么在意自己地震里死掉的妈和为自己辛勤付出的姨妈了。

能理解问题了嘛?体材前厚割裂,前半段把旅程当作重点,把群像当作重点,但剧情到一半突然就荡然无存了。变成了传统爱情片。不知道是不是新海诚有意为之,但这绝对不是正常的文章架构。

再就是时空循环,说实话这是个不错的想法,让女主自己拯救自己。但是新海诚却不怎么会埋线索,导致与此相关的提示极其不明显,不刻意联想很难把儿时女主眼中的母亲和成年后的女主联想到一起。在小说中,主要的提示方式是加粗某些关键字让读者留意到。有一种“嘿!很重要!多看看这个!”的感觉。到了中后期随着剧情重心的跑偏,一块也就把埋伏笔这件事忘了。

全文还有很多明显的缺点,例如全剧的情感变化都非常的莫名其妙。女主关了两次门就喜欢上男主了,为什么?(当然后面我们知道既视感是一部分原因,但还是不够充分)没写。姨妈和女主吵架,感觉自己被耽搁了,哪里耽搁了?没写,没展现。整天加班和同事追求应该不是吧?大臣特喜欢女主,被拒绝后很伤心,为什么?就因为女主一开始喂了他吃的?他们全剧的沟通也没有几句吧。

强行的机械降神,而且很多次。左大臣出场比谁都少,戏分比谁都重要,他自己也是要石,为什么没和女主对着干?没写。(影片里有几个镜头表示左大臣和原闭门师是一路的,但如果这样你还控制姨妈挑拨和女主的关系干啥?)男主爷爷都你妈急得咳嗽了,怎么突然就同意女主把男主救回来了?你们家祖传的责任不要了?男主的努力白费的?没写,总之突然就同意了(你们家族的原则论斤卖啊?)。男主朋友车都不要了为啥这么执着帮助女主?没写,总之就是帮了。还有像是别人扔了个自行车恰好能骑,等掺杂了运气的自然现象。

全书充斥着莫名其妙的情节推进,机械降神不需要理由,但是也不能当金手指老是用吧?如果说前两个路人展现了震区人们的淳朴善良还好说,后面的角色出场一个比一个意义不明。

这些个突兀的剧情,给人一种“再不推进剧情就要演不完了”的感觉,为了目的和交代设定而出现而牺牲的工具人。这一定程度上也是文章前后题材不一致导致的。

后面发生的事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没有你的世界我不允许口牙!”的情节,说实话看到这里我不光脑子蒙,脚趾也挺累的。虽然是新海诚擅长的爱情戏码,但是由于前半部分实在和这些个爱情内容没啥关系,在前半部分还没写好的情况下观感很差。女主前几分钟还觉得自己的命没啥意义,要牺牲自己救男主,后面就开始开导幼年的自己,就你这b样指不定再过半小时就又想不开了是吧,趁自己活着赶快把剧情演完?整本书前半部分和男主没啥暧昧的桥段,中期就要卖命,末期又想开了,你搁这演西游记呢?佛祖都没你会开化。

整本书就在这种前期还行,很放松,中期脑抽,后期强行点题的奇怪节奏下结束了。文章既用了时空循环,又写了以前没写过的群像,象征意义也不错,但就是不好看。

(整体架构【循环伏笔】相遇→快速进入剧情→开始旅行→门1群像1→门2群像2【共占剧本45%左右】→门3进入恋爱危机男主成为要石→和姨妈进行意味不明的争吵,大量机械降神【接近全书末尾】→传统对抗超自然现象戏码,拯救男主→女主“恰好”遇见了幼年的自己,突然就想明白了因果关系【循环回收,中间无线索】)

聊完了小说来说说电影,电影的视听体验非常好,对于关键场面的把控力很强,情绪渲染到位,分镜有力,音乐运用很完美。这也一定程度上让观众忽略了剧本上的巨大不足。

说一下小说写了但是电影没表现的剧情:

1, 铃芽第二次关门后,女高其实在山脚下等着她,这才有了后面在她们家民宿休息的情景。

2, 前两个出现的陌生人在文章结尾其实帮助了铃芽和姨妈回家,看完电影赶紧走的观众估计就错过了几幅ppt了。

3, 铃芽在东京关门之后脚底的出血量少了,应该再大一点

4, 电影没有写明铃芽起初为什么这么急着找男主,给人一种看到帅哥犯花痴的感觉,但实际上是因为既视感带来的好奇。

5, 关于大臣名字的由来,电影一点也没有交代,只是说“很像”,这里的很像其实就是第一站当地原本有一个叫大臣的猫。(那为啥第二块要石也叫大臣?就为了和大臣凑一对?)

镜头一直是新海诚的强项,不管是多次仰角拍摄的“锁门”,还是巨大的蚯厄被沉沉拉向地面,描绘的都十分的出彩好看,分镜相对于前两部电影更上一层楼,回忆创造锁孔的紧张氛围也相当的热血感染人。如果东京门的时候能更好的刻画女主的寒冷,孤独,无助那就更好了。

总的来说电影带给人的冲击力消解了一部分剧本上的不足,但是由于全剧的问题太多太杂,如果观众不是一个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问题的人,应当能发现浓浓的违和感,就算当时说不上来,看完电影只要自己回忆一下就能理清逻辑。小说由于没有了视觉和听觉的加持,将注意力放在故事本身,问题就很大了。

(顺便吐槽一下观影,有些观众笑点怎么这么低呢?搞笑情节你笑笑算了,从影片开始20分钟一会笑一下一会笑一下吸笑气了是不是。女主妈死的剧情你怎么不笑?是不是自己妈给自己笑死了现在笑不出来了?)

但可惜的是,铃芽之旅本身的故事是一个连自圆其说都很难的“不合格”的故事。很难想象这样的剧本会让新海诚为了它游历各国做宣传。他的格局足够,立意跳脱新奇,视觉听觉拉满。但落笔后效果实在太烂,令人惋惜。但往好处想,这也是新海诚跳脱出舒适圈的一次尝试,长远来看未必不是好事。

至于写成这样都要夸出点花的部分影评人,我希望你的大脑本来就是这样的,而不是你收了钱或者有偶像滤镜。这要是我自己玩的游戏的剧本,那一般就直接开骂了。但这是新海诚,新海诚的路人粉我可惹不起,所以还是要认真分析一下的。

总的来说

画面:10分制,给11分

音乐:10分制,给15分(非常棒!建议学习下新海诚如何营造氛围)

立意核心思想:10分制,给个9分

体材思路创新:10分制,给8分

剧情:1000分制,给10分(基本盘全崩,角色塑造出大问题)


铃芽之旅?一锅乱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