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红色记忆·书时代新风”实践团
山理工学子走入焦裕禄纪念馆,感悟焦裕禄时代精神
Bilibili网淄博7月10日电(通讯员 张浩博)焦裕禄,他心中有觉、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激励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新时代大学生综合发展,7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寻红色记忆·书时代新风”实践调研团赴山东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开展焦裕禄精神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观念,树立良好作风。

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学习和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组织学生深入一线调研,精心设计并开展一系列有组织、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维护”,使广大青年学生信心满怀地紧跟党的核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聆听光荣事迹,感悟精神伟岸
跟随讲解员脚步,聆听焦裕禄生平事迹。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党员干部的楷模、人民群众的好公仆。在近一个小时讲解中,此实践团由浅入深地了解并学习到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齐鲁大地、礼仪之邦,人杰地灵,文脉绵长
讲解结束后,此实践团将焦裕禄纪念馆中是每一块展板都进行仔细阅读,了解到焦裕禄出生于博山县北崮山村中一个贫苦家庭中,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长期的过度劳累最终致使焦裕禄患上严重肝病,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不能骑车。即使这样,焦裕禄选择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仍旧坚持工作,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此实践团深刻领悟到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相同,都体现出共产党人精神以及宗旨历久弥新。

发扬首创精神,填补空白技术
焦裕禄纪念馆主题公园内陈列着由焦裕禄同志主持研制的双筒卷扬机模型样机,焦裕禄同志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现中信重工)担任金工车间主任期间,主持研制了新中国第一台新型直径2.5米重约108吨的双筒卷扬机,于1958年4月30日完成装配,填补了我国在机械制造史上的一项空白,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在特定领域上的快速发展。

久病终成疾,精神永流芳
纪念馆二层东北角处摆放着的是焦裕禄生前使用过的藤椅(实物陈列在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1964年春天,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重,他总是用钢笔或木棍一头顶在藤椅右边,一头顶住肝部,日子久了,藤椅竟被顶出一个大窟窿。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生命,年仅42岁。焦裕禄临终前对提出组织上唯一的要求是将自己的遗体运回兰考,他说:“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