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堂奏响高天之歌吧!坂本龙一同志!

在那个赤诚、热情、激动的理想年代中,坂本龙一也选择与千千万万的进步青年一样,选择了那条赤色道路。
他的学生时代恰好赶上了日本左翼运动高潮时期,也是举着教员像上街的红色青年,是当时日本知名左翼组织“全共斗”的一员。

坂本龙一在1978年发表了Solo出道专辑《千刀》(Thousand Knives),开篇的歌曲歌词选用的就是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而“千刀”这个名字,则是取自郭沫若的诗“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坂本龙一有两句名言:“仿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我们也要用音乐为工农兵服务”“一起解放被资本主义操控的音乐”。而他一直以来反对版权法的立场,也跟其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密不可分。
坂本龙一早年这一段“红色时光”已经很少被人提起了,当下最为广泛被大家知晓的一个身份就是环保主义者,比如为《水俣病》等环保题材的电影配乐。坂本龙一同志一直在为全球变暖问题而奔走呼吁:“当人类加诸大自然的负担一超出大自然容许的范围,受害的是人类,大自然不会感到任何困扰。生活在冰山和海水的世界的那期间,我不断感到人类是多么微不足道。” 近年来,坂本龙一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是他对日本政府处理福岛核电站问题的持续批评。


我们悼念坂本龙一,是悼念一个时代——那个资本还没有掌控文艺创作方方面面的时代,那个艺术家还在用独立的精神去一点点解构资本主义,传递革命理想的年代。我今天会讲一些故事,是想告诉还在坚持理想的同志们:我们并不孤单。革命的火种纵使微弱,但也从没有熄灭,因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们在保卫着它。


《哆啦A梦》是一部旗帜鲜明的、伟大的左翼漫画作品,其内容除了非常鲜明的反思战争、与日本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之外,对于大自然的热爱、环保行动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些人文关怀,永远都是贯穿短片到超长篇的核心主题。事实上还有很多如雷贯耳的艺术家都是左翼人士如:海明威、毕加索、奥威尔这种级别的大佬就不提了。单说摇滚乐等类型的先锋艺术,就是作为刺向资封最锋利的利剑。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席卷全球的左翼运动中,滚石乐队推出了歌颂劳工抗争的歌曲《街头斗士》(Street Fighting Man):
In every corner I heard the seething sound of the parade
Because summer is here, and this is the time to fight in the streets
But what can a poor boy do?
Besides singing at the top of your lungs in a rock band?
Because there's no room for a street fighter in this sleepy city of London
...
I will scream and scream, I will kill the king, I will curse all his servants

披头士同样在68年推出了歌曲《revolution》,约翰·列侬也是左翼歌手,只不过他对于当时此起彼伏的街头运动产生了不同看法——认为单纯的走上街头并不能是最终的答案。结果这首歌招致了左翼文化界的批评,认为其中带有妥协的影子。随即列侬审视了这些评判,并且迭代这首《revolution》的版本,重新创作了歌曲《People power》。在这首歌中他依然对街头运动提出了反思,但态度更加温和了一些,主要还是认为街头运动应该代表最广大的人们。
列侬还有一首当年传唱很广的歌曲《工人阶级的英雄》(Working Class Hero):
They hurt you at home and they hit you at school
They hate you if you're clever and they despise a fool
Till you're so fucking crazy you can't follow their rules
A working class hero is something to be
然而讽刺的是,当年这些革命摇滚乐,不单单的遭受到了英美主流媒体的封杀,还遭受了华约各国的禁止。但是越禁止什么,就越想听什么,于是在捷克诞生了著名的“列侬墙”。


在国际共运低迷了近半个世纪的今天,确实很多同志都产生了悲观的情绪。毕竟这些旗帜们都老了,今年四月坂本龙一去世,在世的老人也不愿意表达自己鲜明的立场了,新的领军人物也不知道在哪里……
但是要指出,空等、空谈是不会改变什么的,他曾经说过,不要等待他们回来因为你们就是我们,我们自己的幸福终归是要自己去奋斗并最终夺取的。
青年同志们,我们坚信太阳总会在第二天升起英特耐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