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情绪价值】让人上瘾的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

我劝你:逃离那个要你提供“情绪价值”的人
中午吹水的时候,小哥抛出个问题,
说:女朋友觉得他没有情绪价值,怎么办?
我听完是想立刻结束吹水跑路!
一般这种男女问题压根别劝,劝就是分手!一个个都是作的,压根不明白两个人是要手牵手塑造更好的自己,这样才能过好小日子。天天致力于把对方塑造成一个完美的理想型的想法,就是明显把压力转嫁给对方的套路,压根就不是想解决问题。
不过路是没跑掉小哥一边抓着我,一边说这词是在我以前帖子里面翻出来的,我有责任给他答案,不然就抢我快乐水。
所以就只能说两句了。
情绪价值这个东西,说起来都是好多年前我们在搞心理咨询和培训时候造出来的词了。后来编辑上传到了百度百科,再后来就一下好像很多人都懂了,被广泛用于情感专栏的媒体文章之中。
我印象中,这个词原本的出处是情绪管理部分的片段,指的是赋予对象正态激励和环节负面反馈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多的延伸,更没有很多公众号说的提供什么开心快乐,让人保持愉快和缓解压力的说法,更没有男女情感加深需要掌控情绪起伏这样的PUA内容。
只是好像这几年,
这个词的延伸增加了很多,
以至于在小哥这样的年龄段,
“情绪价值”都成了一个择偶必须素质。
那这个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
还是抛开表面上那些什么让人愉快和解压一类的的说辞,
深层的“情绪价值”逻辑就一个点:
学会看人下菜!
人的生理结构决定,情绪波动产生的肾上腺素和神经性刺激激素会通过神经在大脑皮层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需要通过生理的运动和心理的起伏来消化,否则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所以才有了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
因此懂得如何宣泄情绪和帮别人宣泄情绪,的确是一项很重要而且厉害的能力。
但是情绪的宣泄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正态的:
以不影响他人的正态方式抒发,像唱歌、跳舞、运动、哭泣等等。
一种是病态的:
以影响他人的方式抒发,如自虐自残、伤害他人、破坏物品等方式。
正态的向内求,病态的向外求。
而很多公众号所谓的情绪价值,只是病态方式中的一种:转移。
人的情绪具有共鸣性,在外求的时候会产生对外的影响。病态的宣泄模式,会把情绪传染给其他人,或许自己的情绪得到了舒缓,但被影响者却因为共鸣增加了负面体验。如同生气砸东西,辱骂他人,自残自虐,自己的肾上腺素和神经激素迅速褪去,而观看者却会因此产生肾上腺素和神经激素,陷入紧张、恐惧、担忧等负面情绪之中。
所以别看公众号把情绪价值说的多好,要知道物质是守恒的,激素产生的情绪当然也是。当你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的时候,就已经在处在消耗的状态。不管是你是帮他消化不好的情绪,还是创造能让她愉悦了正面情绪,只要这种付出不是本来你就需要的,这就是一种消耗。
所以为什么我们常说,
恋爱结婚要找一个玩的到一块和聊的来的人。
因为你们的开心点是一样,你在为她创造这种愉快情绪的时候,自己也是开心的,所以是不用额外的消耗情绪,对方的负面情绪得到了宣泄和缓解,你也没有额外产生消耗,反而产生了愉快。这样正态循环的感情,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想型。你见她很开心,她见你也很开心,正正相乘,恋爱循环。
反之,如果你们玩不到一起,聊不到一块。那么相处就是一方迁就一方的过程,所有的愉悦都是需要额外提供情绪来消耗。他负面情绪的消化,和喜欢环境的创造都需要消耗你的情绪,而你并不能从这个环境中汲取开心的情绪。这样每一次情绪的宣泄和开心的营造都是以你的情绪消耗为代价,什么时候情绪没了,相处也就结束了。
正是如此,很多人说不爱了,累了,疲了,都是这个原因。持续的消耗耗尽的情绪,没有了情绪,又怎么会有什么爱与不爱的情感享受呢?他见你开心,你见他害怕,那还有什么爱与不爱呢?肾上腺素多巴胺再多也经不起这么挥霍。
所以小哥那个女朋友说的小哥没有情绪价值,实际上就是感受不到小哥帮她消化负面情绪和创造愉悦情绪的能力。而她自身,也缺乏一种自我宣泄的正态解压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一方情绪没法自我消化,也没法转移给对方,变成闹矛盾也就很正常了,毕竟闹矛盾也是一种情绪转移的方式。
顺便说的再深一些,
在上面对情绪宣泄的解读中说到了:
情绪只能宣泄,不能凭空消失。
那为什么:
有很多人会让人相处的特别愉快呢?
会让人感觉这个人处事周到,做事周全,能G到你每一个点,和他相处会让你感到非常的开心。
这是因为有两种人
在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不会自我消耗。
第一种:工作
人只有在工作状态下会保持明显的界限感,所以不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明确的目标导向下,方式只是渠道,无论做什么自己不喜欢的,只要最终有收益,都不会带来什么负面的体验,更不会消耗多余的情绪。
所以这种人完全可以做到:说你感兴趣的事,陪你做喜欢做的事,赞成你的每一个决定,顺着你的每一个想法,去完美的扮演一个陪伴者和守护者。在损失范围内帮你收拾一些烂摊子,在预期之外准备好你喜欢的一切,满足你的正态的成就感、认同感、体验感、被需要感和病态的炫耀欲、贪欲、色欲等。
只要最终这些付出可以在你身上收回本钱,钱色能骗到一个,一堆人可以做到完美恋人。毕竟成本在你的情况下,前期的情绪投入都会收获实实在在的收益,所以生意罢了,谈什么感情。
而这就是很多PUA和渣学的基础逻辑。(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营销都是经济学)
而反之,如果做好了要和你好好相处下去的人,反而会诸多要求。因为你们未来是绑定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拿两个人的未来做成本,是很难只顾当下风月,不顾未来风雪的。
第二种: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就比较简单了,这种病态人格以满足他人需求作为自己的心理高潮点。付出对她们来说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消耗。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刻意的讨好对方,按照对方的喜好去改变自己的需要,压抑自己的需求也就没正常人那么大的消耗了。反而会和自私者产生一种扭曲的病态正态循环。
所以如果你不是在工作,也不是讨好型人格,有人给你说你没有情绪价值的时候,你应该知道怎么回复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