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八大饭局丨狠人是怎样在饭桌上干大事的


饭
局
谋的是局
吃的是饭
中国历来每一场饭局都有它特定的目的和意义,让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八大饭局,究竟暗藏着什么玄机?
这些饭局对中国人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zui霸气的的饭局——煮酒论英雄

出席人物:
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
三国时,董承约刘备等人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豆;曹操闻知后,设樽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在曹操的眼里,当时能够成为天下英雄的人物里,只有自己和刘备而已,其他的人能力都不及,这也是曹操对刘备的赞赏。
曹操在他和刘备还没有撕破脸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对于刘备都是特别的优容和重视。刘备是汉景帝的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他有皇室的血统,这一点曹操是十分重视的。
刘备身边有关羽有张飞,后来甚至还吸收了赵云等等,都是猛将。所以曹操在没有办法确定刘备对他究竟构不构成威胁之际,看见刘备在菜园子里面专心种菜,这是非常诡异的一个局面,所以他才去试探刘备。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正是这个试探的题目。而刘备呢,也非常巧妙地利用天公临时打下来的这么一记响雷“啪”一声他就赶紧把筷子丢在地上,显示自己的胆小,从而也就让曹操放松了对他的疑心。刘备后来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大败曹操,打破了即将大一统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三国。
zui坑人的饭局——群英会

出席人物:周瑜、诸葛亮、蒋干、吕蒙、鲁肃、诸葛瑾
东汉末年时期,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曹操亲率八十万兵马进攻夏口。大战前夕,曹操谋士蒋干欲以同窗旧谊劝周瑜降曹。
有一天蒋干来访,周瑜感到很奇怪,蒋干是曹操的人,在两军对垒时跑到我这里来,不会有什么好事,可自己毕竟和蒋干是同窗是朋友,现在虽然各为其主,可朋友的交情还是在的,这样回绝蒋干也太不礼貌了。周瑜想,蒋干这个时候来见我,一定是为曹操打探消息。
于是周瑜大摆筵席,并禁止在席间谈论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只是在座上觥筹交错,大笑畅饮。饮至天晚,周瑜装醉,暗将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书信置于案头。蒋干劝降不果,万般无奈,趁周瑜“熟睡”之际,翻阅文案,“偶遇”此信,大为惊恐,连夜返回江北,告知曹操。曹操即刻斩了蔡、张两人。周瑜暗喜曹操中计,除去了谙熟水战的将领。
zui鼓舞人心的饭局——东晋新亭会

出席的人物:
王导、周顗(yǐ )
晋朝又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公元266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魏,定都河南洛阳,正式改国号为晋,是为西晋时期。西晋政权不足五十年,便经历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
外部敌人多了,西晋占着这么大的地方战斗力却不行,自然就成了一块肥肉,人人都想抱着啃两口。
西晋怎么办?打不过还不能跑吗?这才有了后来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到建康(南京)定都,也就是后来的东晋。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经常心怀故国。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此次酒会上王导打消了众士人的萎靡颓废之态。后来,众士人团结起来,使东晋政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很快建立起来。
东晋即便单拎出来看,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大伙儿所熟知的王羲之、陶渊明均出自这个时代。而东晋的建立牵扯到一个著名的酒局,史称“东晋新亭会”。
zui诗意的饭局——饮中八仙长安酒会

出席人物: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义者苏晋、诗仙李白、书法家张旭、辩论高手焦遂等八人。
盛唐时期,社会氛围宽松,文化气息浓厚,但朝廷政治渐渐趋于平庸没落,社会怨气时有泛起,首都长安城的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
那么,杜甫诗中描写的“饮中八仙”具体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这“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大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且在长安城居住或逗留。他们是否有过齐聚一堂、高谈阔论的酒局,史料并无明确记载。但名人们一向喜欢扎堆,酒逢知己,高谈阔论,惺惺相惜。因此,后人猜测他们八人聚在酒局的可能性非常大。于是,便有了史上著名的“长安酒会”之典故。
“长安酒会”是否真的存在过,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人们乐意相信有这样一个酒局,来反映那个时代各阶层顶尖名人对时事、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以及怀才不遇、消极遁世、放荡不羁的无奈之举。历史上,人们能发牢骚的朝代,都不算是最坏的朝代,彻底禁言的朝代才是。
zui豪华的的饭局——乾隆千叟宴

出席人物:乾隆、纪晓岚及千名老者
乾隆五十年,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邀请的老人约有3000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还有免费的好酒畅饮。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也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四两拨千斤的饭局——杯酒释兵权

出席人物: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等
话说北宋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后(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一直担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当年的作为。于是赵匡胤安排了一次酒局,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饮酒。
酒席上赵匡胤唉声叹气个不停,众人问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担心他们手握重兵日后会造反。他们只好告老还乡以享天年,他们的兵权从此被彻底解除了。
后来,赵匡胤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等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这也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
zui不辱使命的饭局——渑池

出席人物:蔺相如、秦王、赵王等。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王得此消息,派人送信给赵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蔺相如毅然承担出使秦国的重任并“完璧归赵”。
不久,秦国攻打赵国,杀死赵国兵士2万多人。诡计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上当,又不敢不去。蔺相如为了祖国荣誉,不怕牺牲,决定亲自陪同赵王前往渑池。
在宴会上,他与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国群臣向赵国要十五座城,蔺相如寸步不让,提出用秦国的国都咸阳作为交换条件,使秦王理屈词穷,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回国后,他被任命为上卿(相当于宰相)。
zui具杀气的饭局——鸿门宴

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项羽在秦都咸阳郊外一个叫“鸿门”的地方设宴招待刘邦,用好酒好菜款待刘邦,但这个宴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杀刘邦。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
但由于项羽的优柔寡断,让刘邦借口上厕所逃脱了。后来项羽战败,刘邦建立汉朝,成为一代帝王。
看完这八大饭局
你会发现
里面有很多人物都是来自
《三国演义》这部书里
它不仅是一部经世治国之书
也是一部有情有义之书
它写尽了英雄情义
道尽了世间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