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雄介10岁女儿画作引争吵:人与人差距,是环境还是基因决定?

多年以前,《一拳超人》也只是ONE老师的练手之作,但后来因为人气之火热(据说2012年的时候已经达到每天2万次阅读,总累计也突破1000万人次),于是在12年年中得到了重制化连载,并在2015年第一季动画上映之后,这部作品的地位也瞬间被拉升到媲美《进击的巨人》的存在。

《一拳超人》的成功是少不了MADHOUSE在第一季剧情的匠心表现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可不能忘记作为重制版画手的“村田雄介”的存在。
此人曾是人气日漫《光速跑者21号》的创作人,而当他接受《一拳超人》重制任务后,几乎每一集漫画都给我们带来化腐朽为神奇的品质蜕变---

村田雄介版本(左),JC社版本(右)......
在我看来,或许没有了村田雄介的重制,MADHOUSE也不可能召集到所谓的“日本动画四大打戏天王”等大神的加持,并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用爱发电来支撑第一季的产出,最终成就经典之名(对比来说,JC的第二季简直是笑话)。
不过问题来了,村田雄介因何具备如此鬼斧神工的画技呢?这究竟是天赋还是后天(环境)影响导致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在过去多年就从未间断过,即便到来2020年的3月底,当村田雄介将自家10岁女儿的画作发布到社交平台后,网友也依旧不依不挠地争吵了开来---



年仅10岁,却已经拥有如此高超的绘画能力,能将心仪的《地缚少年花子君》等动漫人物形象给精湛的勾勒出来。
于是有的网友便不自觉地予以了此番感慨“画画是真需要天赋,没天赋再怎么练也是无用功”,而另外一群人则认为“血统只是调侃,家庭的耳濡目染才是正解”---

那究竟谁对谁错呢?(是基因还是环境决定的呢?)
今天这期内容我将会结合最新的科学发现,来给各位做一回盖棺总结,好让你们也能更好的审视自我的发展(提示:会有点烧脑,但希望大家能够看完,一定会获益良多的)---
01.“标准学习”下的环境不起决定影响
我不在这里空谈成功学,我给出的观点来自一本最近两年相当高人气的著作《成功公式:成败背后的科学》。它的作者是美国东北大学复杂网络研究中心教授“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而这本书是他们团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统筹后,对包括艺术、体育、音乐、乃至名校对成绩作用的一个科学性的解读。

其它部分我不过多累赘,直接给你们带来巴拉巴西对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高考成绩的解读部分---
马萨诸塞州的高中组成和我们国内是如出一辙的,同样有省重点、市重点、以及普通高中等这几个档次,而最顶级的学校当属波士顿拉丁高中。
在一般人的认知看来,名牌高中就是学生直通名牌大学的快车道,认为它们的师资力量足以令孩子爆发出山鸡变凤凰的力量。
但现实真是如此吗?其实只要你们稍有留意美国大学录取的资讯,你便会时不时看到富有阶层通过行贿获得大学录取名额的丑闻---不是说名牌高中能让孩子蜕变吗?不是说名牌学校就是决定能否升学的唯一因素吗?怎么还要动此等歪念呢?

事实上在巴拉巴西对马萨诸塞州的调查里,他明确提出了“名牌高中无用论”的观点。
是的,从平均录取率来看,名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定然要比次一等和普通高中优秀不少。但请注意,这并不能直接挂钩名校的作用,毕竟名校在入学考试的时候设置了高门槛,将优秀的学生都聚集到了一块,因此也就自然而然能够获得更优秀的高考成绩咯。
所以真正科学的调查必须聚焦在“差几分而分道扬镳的那群学生”,他们当中有的因为运气的缘故升上了省重点而有的则只能去市重点,对于身处市重点尾部和普通高中头部的学生也同样如此。
依据巴拉巴西的统计,如上两群学生在中考时的失利,对他们在高考的“成绩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两者的分数同样随运气波动,排位也没有固化下来,将中考时的景象完完全全复刻了一遍。
什么叫做一考定终生?巴拉巴西用强有力的科学调查告诉我们,这都是骗人的(注:能否去名牌大学会有点不一样,毕竟社会招聘有时不论智力和能力,只看大学毕业证)。

好了,有了如上认识,我们再来回看村田雄介10岁女儿的表现---
她画得确实不错,但请注意,这系列画作不都是“学习模仿”的成果吗?这和标准化的学业考试又有何区别呢?(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又有明确且高效的学习方案)而站在巴拉巴西的科学调查结果来评判,有无村田雄介这样一个家庭因素的影响(环境)根本不重要。
那如此说来,决定他女儿能力的关键还得属基因天赋咯?
不好意思,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我同样有所保留,而这也是接下来要说的第二点内容---
02.基因影响的共识
在过去多年,曾有无数科学家投身到基因的研究范畴,也给我们带来了相当丰盛的成果反馈(比如基因编辑技术和人类基因图谱等等),但在关于基因还是环境对生物的成长起到决定性影响的问题下,迄今仍存在不少分歧。
我在这部分的观点来自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萨波斯基”在17年出版的《行为》一书,这是一本被业界奉若为“对人类行为认识最高水平”的著作,而萨波斯基也在书中罗列了海量行为案例,并分别将其追溯到人类的大脑区域,乃至深层的基因里头。

不过在这里我同样不过多累赘,直接给你们交代萨波斯基提出的观点:遗传力的研究(生物与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存在局限性的,当我们研究的环境因素比较少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得出遗传力影响比重大,但当我们将更多的环境统筹进来后,又会赫然发现基因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
萨波斯基在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植物学家在A雨林种植了3种不同基因版本的树苗,也在B沙漠种植了同样的树苗。如果仅仅观看其中一个环境,我们能够很容易得出基因对树苗的成长起决定作用的观点(优秀的基因均能让树苗长得更高),但如果将雨林和沙漠的树苗对比,我们却又能看到两个地域树苗突兀的身高差异。
那这究竟是环境影响大还是基因影响大呢?再进一步说,对于树苗这样一种可定量控制环境变化的植被都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了,那身处更复杂环境的人类呢?
萨波斯基的回答是得分情况来考虑,而这也是目前主流科学界的共识:富人家孩子的智商有70%是靠基因遗传决定的,而贫穷人家的孩子则更侧重于环境。
依据萨波斯基的研究,如上现象的出现源自富人家孩子能有丰厚的试错条件,他们具备更多的余闲,可以将自身的潜能极致的压榨出来。相反,穷人家孩子从小到大都被各种琐屑而重复的事情束缚住,他们往往需要为了生计而妥协很多很多的东西(即便拥有优秀的基因,也不能表达出现)。

好了,有了如上认识,我们再来回看村田雄介女儿的绘画事件---
首先可以肯定村田雄介拥有的财力是不菲的(即便称不上富人,那也已经是小康之家,能够给女儿提供海量试错的机会了),所以根据萨波斯基的观点,基因对他女儿智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但需要强调,萨波斯基所言的智力是一辈子跨度的综合评价,而且还是针对富人阶层的横向竞争比对来得出的。但对于此时此刻的绘画创作,而且还是带有些许“描图”意味的行为来说,就得另当别论了(女儿的绘画能力远称不上智力竞争,但村田雄介本人的成就却可以视作为基因的决定)。
再结合上前文所述的“学习下的环境不是决定性因素”,我能得出的结论是:基因和环境对这件事情根本不重要!

在我看来,真正的关键得属“热情”!
可能有人说热情不也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吗?但此语境下的环境和前文讨论的环境已经是两个东西了---前者是普遍意义上的对动画的喜爱,而后者则是特指有强大画家老爸的环境。
在宽泛意义上来说,这件事情对所有动漫喜好者都是公平的,所有人都能有希望在那个岁数达到村田雄介女儿的绘画能力(其实说白了也只是基本功),只要你真的喜欢并且为之行动,而非泛泛的言说自己的羡慕就可以了。
“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这句话不假,甚至残酷的社会现实还会告诉我们“变异也是有钱人的玩意”。

绿巨人和钢铁侠就是对这句话的极致诠释......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勿须过度悲观地审视这个世界,不要动不动就拿“环境和基因”来赞叹别人的行为,认为这都是“命定”的事情。
不是的,固然你不可能成为村田雄介,但很多东西的“会与不会”,其实也只差你的一个行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