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给宝宝买保险的,全文干货,建议收藏
我大概是我们家保险意识最强的人了,有这种意识源于小时候的经历,我真的被家人重病拖垮经济这件事整怕了。
当我还是学龄前宝宝的时候,家庭情况不错,90年代初就有进口奶粉进口米粉吃了,一包米粉20多块钱,那时很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四五十,不到一百块。
但我弟弟很小就生了病,没多久我奶奶也得了癌症。
他们一个住同济,一个住协和,都没有保险,医疗费花钱如流水。
奶奶治了几年,在我小学1年级就去世了。
弟弟一直没治好,读书期间,动不动就请假休学去住院,一直到现在,每年还要打几千块钱的生物制剂。
没错,这些钱,全部都是全额付款的现金,我爸一块一块挣的,一毛钱报销都没有。左手挣钱,右手送到医院,导致爸爸赚钱很辛苦,积累到手的,却只是挣到的九牛一毛,一直到现在都脱不了身。
我从小就对医院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我觉得那个地方,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吞金怪物,会瞬间使人贫穷。
在23岁参加工作之前,我有不任何不舒服,从来不去医院,觉得自己没那个能力去消费医院诊疗。后面几年,也只是适量地看,仍然对生病这件事很惶恐。
生了孩子以后,我特别怕悲剧重演,因病返贫。
除了我自己和七仔爸爸的意外、百万医疗、重疾也买得够够的。
七仔几个月时,我就把他的医疗和重疾都搞定了。
就是在几分保单签完的当天,我整个人都放松了,生啥病都不怕,什么都能治。除非战争、天灾、人祸,没有任何疾病能让我因治不起而绝望返贫了。
再来说我是怎么给孩子买保险的?
本文非营销帖,我不会推荐任何一款具体的产品的。
同时,市面上的保险太多了,且都有开放购买的周期,不是每一款保险都能365天随时买到,只要记住几个思路,就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险种。
1,给孩子买保险的意义,首先是保障孩子在你抚养期间的就医资源储备。简单来说,让你在娃独立生活之前,不必因娃病而致贫。预算充足的,给娃买终身。预算普通的,给娃买到30岁,娃长大了自己买也行。
2,保险要涵盖意外,医疗,重疾。意外是走在路上,发生的你预料不到的意外。医疗是小病小痛要去医院看门诊或者住院。重疾是合同上规定的重大疾病类型。棘手的情况,基本都被这三种险的范畴涵盖了。
3,意外和医疗都很便宜。一般是一年期,年年买,每年几百块就搞定了。
这种报销的频率高一点,最好选大公司,服务体贴的。很多公司都有各种各样的宝贝卡,意外伤害10-30万就够了,有可报销门诊的,也有只报销住院并给住院津贴的,这种一般来说,越全面就越贵。考虑到我娃有医保普通门诊去掉报销,就只花几十几百这种小钱,能够承受,就只买了住院1000元起赔额的。
4,重疾贵一点,一签就是几十年,保额买50万也够了,时间可以买到30岁,也可以保终身,我选的是保30年的,便宜,保障也够了,到时候我娃都30岁了就自己管自己吧。
保险公司不允许破产的,只要国家还在,保单就一直有效。重疾跨度几十年,不必在意知名大品牌,而是要选保额充足,条款优惠的。
我买到娃30岁的年费600多,朋友买到娃终身年费1000多。
5,城市居民医保一定要买。
现在的保险,基本都是优先报销医保,医保报销完的部分,再报商业保险。小病小痛,任何一个商业保险都够不上报销门槛时,医保很有用,这个一年300多块钱。
6,广州娃买了意外+医疗+医保后,还用买穗岁康吗?
不用。穗岁康的起赔额太高了。不划算。
以上,暂时想到这些。
我给娃把保险配足了,一年下来,年费也就一千几。但这样搞一套,人安心了很多。要知道,很多娃去住一趟院,随随便便就是几千块钱消耗了。
这个钱,买到了安心,买到了去医院大胆治疗的底气,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