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命运,万般皆苦,唯有自度!
1000天之后出第三本书,1000天之后去群驾游西藏,为什么要是1000天,为什么不是今年?为什么不是明年,为什么不是后年?后年?因为后年不到1000天啊?
为什么一定要是1000天呢?其实本来想写三年,但是感觉1000天数字看起来比较大,更醒目一些,于是就用了这一个数字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三年一般都是成长的周期。
比如初中是三年,三年的学习成果直接决定了你是上一个好的高中还是一个差的高中,高中同样也是三年,和过去的三年划了一个句号,这个三年你学的好坏和你过去三年时没有任何关系的。
高中三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够考一个好的大学,学习好点考好大学,学习不好点,学校就差点,能不能考不上大学?现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想上,就有大学可以给你上,根本不存在考不上的概念。

上了大学,大专三年,本科一般四年,为什么要加个一般,因为医学类本科院校是五年,有人看到这里会说,和你的言论不一样了吧?咋可能不一样呢?还是一样!
三年依然是个周期,大专三年毕业,毕业的时候就到了抉择的时候,你是想继续考本科还是想工作,这取决于你在大专三年的学习成绩,成绩好一般是愿意考本科的,学习不好,大部分都愿意工作,上了那么多年学,实在是够了。
本科是四年,但是也是有三年周期一说,前面三年学习,最后一年实习,实习的过程中看自己是否喜欢工作,享受工作,喜欢的话,直接就业,不喜欢,继续考研。
读研之后呢,学硕一般三年,专硕一般两年,博士一般是四年,遵循周期定律吗?也遵循,想早点找工作的,一般读的是专硕,想继续往上考,就是学硕,然后继续考博士,学制4年。
我们到社会上工作的人呢?也遵循3年定律,工作的头三年是学习技能,积累经验的三年,这三年别计较太多,努力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工资给少点行吗?不少人说行,这个还真不行,你的工资就是能力的最终体现。
如果刚毕业进入企业的工资是3000,那么三年之后你的工资应该是在6000-8000,如果没有达到,不是你能力不行,就是你公司舍不得给你开高工资,如果是第一个原因,那赖的是你自己,如果是第二个原因,直接跳槽,有的是高工资等待你。
现在混的很不如意,工资不是特别高的人都是在前三年没有好好的积累经验,频繁的换岗位,换行业,换职业,该积累经验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经验,那么在下一个三年一定是被淘汰的。

下一个三年是积累什么的时候呢?是积累资源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手里的资源就是你价值的体现,什么资源?跟你工作岗位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属于资源,有人问,没有人脉吗?你没有资源,即使获得人脉,也是别人通过你企业而给你的光环,这种光辉狠虚幻,当你离开企业的时候,这种人脉自然消失,所以这个时候人脉不值钱。
第二个三年是积累资源的时候,拼命的积累,不要犹豫,什么对自己有用,就收集好,不要怕多,多多益善,能力在资源的配置下,会如虎添翼,第一个三年的薪资如果是6000-8000的话,第二个三年的薪资应该是在15000-2000,也就是当你第工作第六年的时候薪资应该最低是15000,没有达到自己反省下,为啥没有这么多。
到了第三个三年,这时候就有了两条路,要不就是创业,要不就是当企业高管级别的人物,这个高管不是某些小公司,手底下有个三五个人的经理或者总监,而是公司规模比较大,手底下最少几十人,你可以负责一整个部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才叫高管,除此之外的,都叫基层管理者。
这个时候才是需要积累人脉的时候,可以在闲暇的时候,比如周末去约一些人吃饭,聊天,取经,沟通一下行业信息,最主要的是拉近感情,因为这个时候的人脉很重要,你约的这些人可能在未来就会助你一臂之力,帮你腾飞,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能坐到这个位置的人,一般都不会是普通人。自然认可能力。
那么有什么赚钱的机会,怎么会少了你这个人,人脉的目的是当他有赚钱机会的时候能想起你,高手过招,一招定胜负,现在的赚钱的壁垒就是信息差,你比别人早一步获得信息,你就能比别人早一步赚到钱。
到第三个三年的时候,薪资最高不封顶,因为有人选择了创业,如果还在职场的人,薪资在30000-50000之间,这是属于高光时刻了。
到第四个三年的时候,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中年危机到了。
赵哥找我,说我现在压力挺大的,我问,咋了?
他说这不疫情吗?我都歇业快半年了,我问,这么严重吗?
他说比你想象的还严重,我今年新开的那一个饭店,本来想着在过年的时候开业,优惠大促销,把名气正好也打出去,所有的原材料都备齐了,花了几十万,想着过年赚回来正好平本,结果疫情一出现,好几个月没开张。
这刚刚解封没几个月,大家也没有像曾经料想的那样报复性消费,烧烤,麻辣烫之类的吃的挺多的,我们这种饭店类型机会每天就没多少钱,现在都不知道咋办了。
我说,你也上烧烤,火锅啥的呗?

他说,目前也这么寻思呢,看看怎么改一下,现在要是换,还得重新装修,又得搭进去十几万。
我说,你先别盲目装修,先做个测试,看你们做的好不好吃,口味如何,受欢迎度咋样,现在大家普遍都是吃龙虾送啤酒,你能不能搞个喝啤酒送龙虾啥的,整点不一样的。
东西好吃,做法好玩,眼球就吸引过来了。
他说,行,那我就去试试,要不总这样,太闹心了。
其实大家找我只是想跟我倒倒苦水,万般皆苦,唯有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