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稻田里,除了水稻还有啥?(和“乡村振兴”相关的内容一定要重视)

2023-06-09 08:55 作者:羊羊的地理教室  | 我要投稿

作者 不是山风 | 排版 杳杳


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麻辣、蒜香......哪款是你所爱呢?


近日浙江市民品尝到了鲜美的稻田小龙虾,当地人不仅在稻田里养虾,还养鱼和鳖,形成了“稻田+”的产业模式,什么是”稻田+“?这种产业模式有何优势?看完今天的文章就知道啦~



 01 

  什么是稻田+?


稻田+”,以种植水稻为核心,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依托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结合养殖、文旅、科技等要素形成互惠互利的生态模式。


作者制图


简单来说,就是种养结合,多产业融合,一地多用。在固定时间和空间内,可以获得更高产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稻螺共养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其中广西稻螺种养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稻螺共养的六成左右。



稻鱼共养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山区,包括西南地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华中地区湖南的西部和南部,华南地区等。


图源网络


稻虾共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即安徽省、江苏省等。


图源网络


稻蟹共养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西北也有)和长江下游地区。


图源网络


02 

  试题中的稻田+

  • 稻田+养殖


这组题考的是稻田+田螺,稻螺共养是充分利用稻田的时间和空间资源进行田螺养殖。


其田间改造主要有开挖螺沟与螺坑,常会挖“十”或“井”字形螺沟供田螺生长,一般螺沟和螺坑的总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开挖螺沟使田螺在稻田中的活动区域变得更大,生存环境更开放(如果养鱼虾,为了利于鱼、虾活动,也会挖鱼沟、虾沟)


此外还会加高加固田埂,防止暴雨将田螺冲走;螺池中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并防止缺氧,因此还需设置进水和出水口等基础设施。


螺沟
鱼凼

【鱼凼dàng】在水田正中挖一个圆形或方形并带有放射状的沟坑,便于鱼在水田和鱼凼之间往来。


虾沟


“稻田+养殖”这一内容中,分析该产业模式的优势是常见考察角度。



分析“稻田+养殖”模式的优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 稻田为螺鱼虾带来的好处;

√ 螺鱼虾给稻田到来的好处。


具体情况,小编已经总结到下方的图示中,要认真看哦,并且把结构图中的思路与上面三道例题的参考答案做对比,下次再遇上类似的问题,就能顺利找到答题切入点了。


作者自制 | 稻田养殖结构图


  • 稻田+文旅

考察角度一:分析区位条件


分析区位条件要从材料入手,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展开分析。稻田观光旅游,是在稻田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所以更侧重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如市场、政策、交通、劳动力、科技、基础设施等。



考察角度二:总结这种生产模式的效益(作用/有利影响)


“影响类”问题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考虑,但本题中已经限定条件为“积极影响”,在这个前提下再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影响来谈。试试看,能否从下题的参考答案中总结出一些可迁移的常用表达呢?



稻田+产业模式推动了农村发展,激发了农村生产力,但如果试题中要求我们全面分析这类产业模式带来的影响,那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就都要考虑到。

  • 有利影响

√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


通过稻田+其他产业实现了产业创新,提高了产业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增强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效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在本文中可理解为:以“水稻+”的方法,优化了生产模式,在一块土地上,提供了水稻和水产品两种农产品,供应给市场的产品类型更丰富了。


√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经济)


稻田+产业模式为当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让贫困农民得以脱贫。


√ 促进当地产业振兴(经济)


以稻田产业为基础整合养殖产业、乡村旅游、电子科技等要素,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利用两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当地产业振兴。

  • 不利影响

√ 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破坏(生态)


稻田养殖产业模式后期农户为提高水稻、鱼虾的产量,如果盲目施用过量化肥、农药以及投放精饲料,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可能威胁粮食安全(社会)


由于水产动物相比水稻经济价值高,很多地区农户为增加收入,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水产动物养殖面积,这就有可能造成水稻减产,威胁粮食安全。

最后我们再补充一个小内容,在前面“宁夏稻渔空间”这道考题中,配图是稻田画。为何稻田能作画呢?这主要是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培育出了彩色水稻。新品种不仅有增产作用,还能利用稻田画发展旅游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彩色水稻】简称彩色稻,是指叶色、穗色等为常规的绿色以外的其它颜色的水稻,除能观赏外,产出的稻米还可以食用。

图源网络


除稻田画外,还有稻田研学,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稻田的生产流程,让城市中的孩子多一些接触自然的机会;还有稻田公园,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项目结合,形成集田园文化、农耕文化、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综合体。这些模式都很好地体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


 03 

  做完题再走~


稻渔综合种养是指水稻种植与水产经济动物(蟹、虾、鱼等)养殖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如图一所示)。某地稻渔综合种养生态观光因建有稻田图案观赏区(如图二所示)、稻田养殖体验区、垂钓餐饮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及科普教育长廊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稻渔综合种养(单选)

A. 可减少农药施用量

B. 利于节约农业用水

C. 需加大肥料施用量

D. 农业自动化水平高


2.该观光园提高经济效益主要依赖(单选)

①水稻产量增加 ②渔业收入增加 ③压缩生产成本 ④第三产业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与解析 


1. A

【解析】稻鱼综合种养属于生态农业。该模式利用鱼虾粪便做肥料,减小了肥料使用量,同时鱼虾捕食害虫,减小农药使用量,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节约用水和提高自动化,B、D选项错误。故选A。


2. C

【解析】首先发展观光旅游,属于第三产业,增加了收入。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增加了渔业,增加了收入。

虽然稻田投放鱼,鱼能通过觅食减少病虫害,鱼的粪便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确实从这个角度来看降低了农药化肥的投入成本,但是开发观光旅游,也还有其他方面的成本需要投入,如各项接待设施等,所以从总成本来说,我们这里并无具体的数据支持。

经济效益=收入-成本支出,提高收入和降低成本都能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这里说的是”主要依赖“,在总成本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压缩生产成本“不能选;

水稻产量增加确实能提高经济收益,但不是这个观光园主要的增收项目,因此本题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声明:图像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号为整合发布。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

稻田里,除了水稻还有啥?(和“乡村振兴”相关的内容一定要重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