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买保险,有没有让中间商赚差价?

2023-08-12 12:58 作者:胖达历险记  | 我要投稿

我所在的明亚保险经纪,是一家保险中介公司。

可以粗暴地理解为:保险公司把产品放在我们这里,让我们帮忙卖,然后给我们支付相应的销售佣金。

那么,你可能会问,保险公司为啥不自己卖?“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不更好吗?

的确,传统的代理人模式就是这样的:

保司自己培养销售人员,专卖自己的产品,一条龙服务。

这样做,对保司来说,有什么弊端呢?

保险产品刚设计出来,还没有开始卖,就要先花钱宣传、培训、开产说会(拉人听课,听完送大米送鸡蛋)。

如果卖得好倒也罢了,卖得不好的话,保司血本无归。

对自己培养的代理人来说,只有自己家的产品可以卖,客户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品匮乏→眼界狭窄→固步自封,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消费者来说,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保险知识,然后广泛涉猎各家优秀的产品,深入对比,才能一定程度上从产品层面做出合理选择(理赔、服务等层面还是无从得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明亚将经纪人模式引入国内寿险行业,为整个行业带来质的改变。

欧美国家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摸着欧美过河——在发达国家,保险中介机构数量是保险公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在我们国家则相反……

说明在保险行业,产销分离是大势所趋。

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毕竟,我们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好,回到正题。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保险产品是特殊的商品,所有保险产品都要先在监管机构备案,通过审批之后,才可以销售。

也就是说,同一个备案号的保险产品,无论在什么渠道销售,它的条款、责任、保费都是完全一样的——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件事。

中间商当然是有的,中间商也要赚钱,但这个钱是保险公司出的,消费者并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保险公司为什么愿意让中间商赚这个钱?

因为上文说了,如果保险公司自产自销,在盈利之前就要付出沉没成本,风险不可预期。

而如果把保险产品交给中介机构,则无需这方面的成本——中介机构销售一单,保险公司支付一单的佣金。

如果销路不好,大可以根据市场反馈,砍掉重新设计新产品,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

风险可控,降本增效,现金充足,皆大欢喜。

注意,我司没有产说会,因为我们不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不为任何一款产品站台,只从客户需求出发去找产品,而不是拿着产品去找客户。

当然,并非所有保司都愿意把自己的产品交给中介机构去卖。

个中原因,可能有销售团队庞大、尾大不掉;也可能有产品竞争力一般,放在中介机构卖也没有优势;抑或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保险中介机构赚到了钱,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用一部分投入到核保、理赔等服务中。

客户和保司签订保险合同,正常享受保司提供的服务;

客户同时和中介机构签订委托服务协议,中介机构提供额外的专业支持和理赔协助。

——相当于客户花了同样的钱,多了一份专业服务,何乐而不为?

如果发生理赔纠纷,保司从上到下施压,代理人很难违背自己公司的意志,更绝少有勇气来对抗自己的公司;

而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在合法的基础上,可以和客户站在同一战线,为客户争取更多合法权益。


从业务员角度来说,在产品丰富、佣金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肯定是推荐更适合客户、对客户来说利益最大化的产品——自己挣的钱都一样,何不成全别人?

当然,这需要中介机构设计合理的基本法和佣金机制。

产品库丰富了,业务员见得多了,各家的产品条款责任、核保尺度、理赔服务也都见识过了,自然能够快速判断,辨别优劣,从而优胜劣汰,产品也能良性循环。

说到这里,我想起某同业中介平台,销售和理赔是两个部门,数据互通没有做好。

某客户先在平台买了医疗险,然后发生了住院理赔。倒也顺利。

后来客户又在平台购买重疾险,健康告知中问到了近期是否有过住院,然而销售人员竟然没有提醒客户应该告知——如果告知了,是要除外的。而未如实告知,如果发生理赔,是很可能被拒赔的。

在我这里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我的工作不只是简单把产品卖出去,还要处理客户后续可能发生的理赔。如果理赔了,资料我这里都有存档,客户再买保险,是要一一核对的,不可能遗漏。

当然,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如果我有处理不了的疑难案件,公司也有核保核赔部的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业务员管销售也管理赔的这种模式,我觉得是优势巨大的:

理赔过程可以让我更全面地认识产品,让我更清楚保司理赔所关注的重点、要点和盲点,让我在推荐产品的时候可以更谨慎、更仔细。

如果我推荐了理赔服务差的产品,我给客户处理理赔,保司态度差、理赔慢,我受气、客户埋怨我……那我图啥啊?

我卖点服务好的产品,理赔时自己舒心,客户满意,高兴了再买点,不好吗?

而反观销售和理赔流程分离的,很可能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

销售者只管销售那些纸面数据看起来优秀、或者出单流程方便的产品;或者销售流程有瑕疵,导致理赔更困难……但把理赔丢给理赔部门就行了,出问题也可以甩锅给理赔部门。

而理赔人员和客户并无直接利益关系(客户再买保险也不会找理赔人员),吃力不讨好,所以服务可能浮于表面,不够用心。

而负责销售同时负责理赔的制度,让我和客户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真正实现站在客户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从客户角度说,首先有必要知晓各个中介机构的区别:

目前保险中介机构也不少,但有的机构对接保司、产品较少,一段时间内经常有平台主推产品,无形之中对销售人员造成影响,客观与否就得另说了;

有的平台只有线上互联网产品,没有线下经代产品。这其实和传统代理人有点像:产品少、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从业人员也无法扩大眼界、持续成长;

有的平台奖惩机制落后,我听说最离谱的是会限制理赔较多的业务员出单——这位业务员只是正常给客户处理理赔,只是运气不好数量稍多,可苦了他的客户:他发给客户的续保链接,客户点击进去,竟然都无法续保……情何以堪;

还有的平台,完全是短期捞钱,只推所谓的“热门”“网红”产品,基本法设计不合理,人员流动极快,客户长期服务难以为继……

所以,还是建议选择经营稳健、长期主义的中介机构(比如我司)。


客户如果选择了正确的保险经纪人,就不用找多家代理人一一了解,省去了多家产品对比的流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从广阔的产品库中优中选优,一键直达自己的目标方案。

无论是核保、投保、保全、理赔,直接找一个经纪人即可,All in one,流程简化,客户舒心。

即使是之前已经买了的保险,也可以托管在经纪人这里,全家保险责任、每年缴费、续期时间一目了然。

正可谓:省时、省力、省心、省钱。当然前提是选择专业、专注、人品良好、素质过硬的经纪人(比如我)。



你买保险,有没有让中间商赚差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