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艺术学基础知识 | 莎士比亚

2022-06-20 11:49 作者:深美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前期回顾艺术学基础知识 | 维加

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被誉为“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共有37部戏剧作品传世,其中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和传奇剧。后人一般将他的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即:第一时期(1590一1600),创作了包括《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以及《约翰王》等历史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喜剧,还有一部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共计9部英国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第二时期( 1601-1608),他虽然也写了几部喜剧,如《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一 报还一报》等,但主要是写悲剧,其中包括著名的“四大悲剧”一《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雅典的泰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等;第三时期(1609-1613),主要作品是4部传奇剧,包括《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哈姆雷特


内容梗概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狄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狄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哈姆雷特


作品主题

01_爱情悲剧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的悲剧性爱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剧元素。他们原本纯洁的爱情由于时势的逼迫、坏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点的暴露而最终凋零。在这一由深爱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内部的腐败)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恶的一面,对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应该指出,《哈姆雷特》毕竟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悲剧,这段悲剧性的爱情仅是故事中的一个辅助性的情节,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应结合整个剧本从整体上来把握它,不能简单地夸大其作用。

哈姆雷特


02_命运悲剧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哈姆雷特对命运的态度几经变化,甚至看似前后矛盾。哈姆雷特起初认为,命运变幻无常,既不扬善,也不惩恶,反给高贵之人带来灾祸。他像马基雅维利那样,咒骂命运为“娼妓”,并在一次独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运的暴虐”。但在经历一次“突变”之后,哈姆雷特转而完全信靠天意。鉴于哈姆雷特最初对命运的强烈不满和愤怒,这种突变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奇。哈姆雷特对命运看法的前后变化,究竟蕴含着莎士比亚对命运的何种思考?尽管咒骂命运的哈姆雷特看起来像马基雅维利,但莎士比亚随后就彰显了二者的差异。通过展现哈姆雷特的两种命运观,莎士比亚不仅否定了对待命运的两种极端看法,而且显示了正确对待命运的恰当态度:人的不幸,不是归咎于任何外在偶然性,而应归因于个人的天性和选择。在剧中,哈姆雷特同时扮演着诸多角色,他显得同时是一名哲人、复仇者和戏剧家。然而,遭遇变故后的哈姆雷特先是没能节制自己的悲愤,接着一再抱怨命运不公。这对身为丹麦王子的哈姆雷特而言,是个大问题。哈姆雷特对命运的看法暴露出他的缺陷。

哈姆雷特


艺术特色

01_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剧中的主人公,丹麦王子。虽然出身王室,却就读于当时新文化的中心德国威登堡大学,因此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人类持有美好的理想。归国后,父王突然去世和母亲匆匆改嫁的现实打破了他的理想,他从此抑郁苦闷。待父王鬼魂出现,他明白了罪恶的制造者,就又燃起了维护理想、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决定为父报仇,担负起重整国家的重任。
哈姆雷特虽然年轻,却很有头脑。在敌强我弱,孤立无援的不利条件下,他想到了装疯这样一个迂回曲折麻痹敌人的办法。同时,还接连粉碎了克劳狄斯派来的他的同学、恋人、母亲对他的试探。最后采用“调包式”,除掉两个作为奸王走卒的自己的同学,使奸王借刀杀人的计谋没有得逞。终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毒剑和毒酒都归还给了狡诈的克劳狄斯。


02_故事情节

《哈姆雷特》的另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它情节的丰富与生动。在结构上,作品是以哈姆雷特为主,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为副三条复仇线索展开故事的。从大的方面说,次要线索贯穿揉合于主要线索中,起到了映衬和对比的作用。不仅充实和推动了主要情节的发展,更突出了哈姆雷特复仇的社会意义。从小的方面说,《哈姆雷特》在内容情节上还具有较广泛的涉及面。比如,雷欧提斯临走时对妹妹奥菲利娅的叮咛,反映了他自身的爱情观,以及父亲波洛涅斯告诉他出门在外如何为人处世等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特别是哈姆雷特授意戏班改戏时,还坦率地谈了他对演戏的看法,如何念台词,如何配动作,不仅没有与全剧情节发展相脱离,更使剧情的发展舒缓有致,不仅纵向上有深度,而且横向上有广度,使故事内容不显得单调枯燥而是丰富耐读。



今年深美,明年研一

深根固柢,美益求美






艺术学基础知识 | 莎士比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