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日记
2023.2.10 今天上《苏武传》,这篇文章真是长到我吐,书下的注释已经很完备了,他们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应该学会独自面对长篇文言文了!不逼他们一把,他们怎么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呢! 我决定偷懒。让学生自行梳理《苏武传》的段落大意,并写下自己关于课文的问题上交。我打了着重号,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 然后我就收到了一堆奇奇怪怪的问题。 有学生问,“为什么单于一定要招降苏武?是匈奴没有像样的人才了吗?还是因为爱情?” 我轻轻一笑,批注:“为了打脸汉朝,苏武可是外交官呀,外交官都投降了,汉朝还有脸吗?而且二十一世纪最缺什么?人才啊!二十一世纪都缺,汉朝就更缺了,单于也想要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弟啊!” 有学生问,“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放了十九年的公羊,他会吃羊吗?” 我答:“我觉得是会的,在物资匮乏的北海,如果羊病死了,就地掩埋也太浪费了吧?班固想要突出苏武的光辉形象,难免会有夸张的成分,他要把苏武塑造成一个圣人,但苏武的的确确是个凡人嘛!凡人就有七情六欲,苏武不还和匈奴女子生了儿子,那口腹之欲也就可以理解了。” 还有学生问,“李陵说皇帝昏聩还爱杀人,苏武家里亲人也没剩几个,他父兄的死多多少少和汉武帝有关系,那为什么苏武不投降?” 这个问题我抽了学生起来回答,他们都答:爱国,民族大义,苏武品行高洁,意志坚定…… 我打了一个比方回答这个问题。 我问学生,“你们会投降日本吗?” 所有学生都摇头说不会。 我,“很好,因为日本侵略了中国,欠下滔天血债,虽然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但是这份仇恨依旧让我们愤怒和共鸣。在苏武的时代,匈奴也是这样的一个侵略者角色,苏武生在于被匈奴时时刻刻侵略的时间阶段,他又怎么可能投降!国仇家恨,永不磨灭!” 有学生问,“如果苏武的事迹没有被铭记,那么他这样做还值得吗?” 我问了很多学生,他们都说不值得。我有些诧异,也能理解他们,他们处于一个风华正茂,雄心勃勃的年纪,成就大业,实现理想是他们的底色,对名利的追求也是人的本性,我无可指责。 我只说,“不要用我们的价值观来评判他人。” 我举了一个例子,“我让一个同学写作业,但是他选择了打篮球。于我,我认为他把时间花费在打篮球上很不值,但是于他,他认为值麻了。我们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在苏武看来,恰恰就如打篮球一样,值麻了。苏武的选择符合他自我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准则,所以他甘之如饴。与他而言,很值得。” 说完这些,我已经拖堂两分钟了,我极少拖堂,但是这次我觉得我一定要讲完这些话。 我想到太多的无名之辈。从他人的目光审视那些人的一生,或许也是不值得。可他们的人生值不值得,我们又怎么有立场来评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