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才子传》之张籍

2022-08-01 08:38 作者:湘间小鹿  | 我要投稿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坐了十年冷板凳的张籍终于等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给张籍送来了聘书及重礼,这对于做了十年太祝的张籍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然而张籍并没有因此而动心,而是十分委婉的写下了以上这首诗,算是对当时这个最大军阀的一番答谢和拒绝。后人苏曼殊在《本事诗》中借用张籍此诗,亦成名篇,兹摘如下: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以苏曼殊之才而引用此句,可见其成就之高。以妇人之口喻个人之志者,非独以此诗为要。时朱庆馀在中举之前写给张籍的另一首诗《近试上张水部》,亦得其妙,不妨摘录如下以作甄别: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写这样的诗给主考官,放在今天算是典型的作弊,然而在当时,却能成为佳话,盖因当时的文人是有才的,有才而表现得光明正大,用阳谋的手段,又有何不可?收到小朱的这首探路诗,张籍立即回了一首:


《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通过这一问一答,朱庆馀就顺利的成了那一届的进士,同时他们的酬答之诗也随着这样一番佳话而流传了下来。其实,在张籍看来,这只是此前韩愈看上自己,提拔自己的一次翻版与传承而已。


        后人评价古人,总喜欢贴上若干标签,特别是爱国和恤民,对张籍也同样如此,比如,通过他写的一些诗,就认定他同情民间疾苦,体恤百姓,如这首《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在老夫看来,唐朝的诗人,不写几首如边塞曲或征妇怨妇的,都不能称为诗人,这是一个大时代的主题和旋律,不在主题和旋律上写几首应题诗,恐怕连诗人都称不上,实在和爱国与恤民扯不上关系。张籍十年拜鬼,天天烧香,差点把眼睛弄瞎了,后来得到提携,在国家高等学府里教书,实在没有多少同情疾苦的根基,写一两首征妇怨,不过是肉吃多了剔剔牙。


        张籍当然是有才的,但称不上天才。据说他很崇拜杜二,曾经把杜二的诗集烧成灰,绊蜜糖调水喝。这件事有当事人见证,估计假不了。但张籍诗得杜二真传却并不多,在老夫看来,张籍的诗更象白乐天,直白而浅近,是新乐府的另一代表。后人把张籍和王建归为一派,但老夫读王建诗,感觉两人的风格还是相差太大。王建诗自然清新,而张籍诗却有斧凿之痕迹,盖皮象而骨不象也。


        张籍一生以贫困自居,其好友亦多盛讚其贫贱不能移的品性。在老夫看来,张籍并非真贫困,即便真的贫困也是其性格使然。咱不妨从张岱的《夜航船》中记载的一则逸事来推断张籍的贫是在做秀,不妨摘录如下:


        唐张籍性耽花卉,闻贵侯家有山茶一株,花大如盎,度不可得,以爱姬换之,人谓之‘花淫’。 我们不妨脑补一下,张籍家里三妻四妾,能把小老婆换花,其又能贫穷到什么地步呢?可见其所谓贫穷,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再看看他的朋友圈,白居易,孟郊,韩愈这些人中,白居易晚年富得流油,孟郊写出了“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流氓诗,韩愈更是写尽祭文挣得盆满钵满。轮到他就贫困交加了,真是不可思议。看一个人贪不贪财,贫不贫困,其实看他的朋友圈就够了。


        相比以上这些诗,老夫更喜欢他的另一首诗《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不愧为千古名作,此不由令老夫想起清朝蒋仕铨的《岁末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唯此诗能与张籍之《秋思》相比,林子曰:浮生所面对虚伪之事虚伪之人特多,亦无由以真心而待之,然于夜深人静之际,灯火阑珊之时,喟叹一二,以几十字略书心意者,盖同以上之诗意矣。


        《唐才子传》如此描述张籍:

    籍,字文昌,和州乌江人也。贞元十五年封孟绅榜及第。授秘书郎,历太祝,除水部员外郎。初至长安,谒韩愈,一会如平生欢,才名相许,论心结契。愈力荐为国子博士。然性狷直,多所责讽于愈,愈亦不忌之。时朝野名士皆与游,如王建、贾岛、于鹄、孟郊诸公集中,多所赠答,情爱深厚。皆别家千里,游宦四方,瘦马羸童,青衫乌帽,故每邂逅于风尘,必多殷勤之思,衔杯命素,又况于同志者乎。声调相似,况味颇同。公于乐府古风,与王司马自成机轴,绝世独立。自李、杜之后,风雅道丧,至元和中,暨元、白歌诗,为海内宗匠,谓之"元和体",病格稍振,无愧洪河砥柱也。乐天赠诗曰:"张公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词,举代少其伦。"仕终国子司业。有集七卷,传于世。



《唐才子传》之张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