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股坛小子谈谈自我价值寻找

2021-04-07 21:35 作者:-去吧大师球-  | 我要投稿


本栏目为 【通向联盟 Season1】参赛作品
作品:《股坛小子》作者:@正电荷


  正式开始本次的讨论之前还是想先同大家分享一下本次我要谈论的作品《股坛小子》(日文原名:ビッグマネー!)这是一部在2002年首播的日剧,主演是长濑智也,原作小说是石田衣良的《波上的魔术师》。故事主线剧情比较简单,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平平无奇的青年白户则道在神秘老者小塚的指点下一路打副本从金融小白成长为可以证券交易市场的大亨,然后同老人一起打倒最终大魔王松叶银行的故事。既然故事这么简单,为什么我会选择这部作品来进行分享呢?理由其一,我是原作小说作者的忠实粉丝,理由其二,电视剧版本在原作小说的基础上通过新增人物及主角成长路径等方式对故事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深入刻画,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故事线更加合理,给当时第一次看完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冲击。当然今天要讨论的重点并不是剧里的故事有多么的精彩,而是我在这部剧里看到的人们对自我价值探寻的群像。

  自我价值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对自己、他人乃至社会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价值,其二是人的自我价值。简而言之,人的价值的实质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自我价值作为人的价值的其中一部分,在这个 理论中体现为作为一个个体对外界社会的贡献。这个调调相信大家看着都很熟悉,可是自我价值真的可以通过对外界的贡献来判断吗?我不同意这个看法。

       在我看来自我价值是没有一个通用的衡定标准的。每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评价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追求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自我价值究竟是在何方。剧中的主角白户则道在一开始的时候在我看来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自我价值的,他就像千千万万个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一毕业就失业,虽然知道自己没有过硬的文凭和技术很难在一线城市找到高薪的工作,但也不甘心收拾包袱回老家找一份一眼就望的到头的工作或者在大城市像很多拼命三郎一样为了微薄的工资牺牲一切个人时间。幸好作为故事里的主角他很凑巧的被拥有高超技艺的大师发现了,幸好大师没有看错人他确实在这一行有天赋,幸好他在长期接触后也很喜欢掌握了新的方向的自己,所以在故事的结局,虽然失去了老人的指引他还是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肯定了自己的价值成为了在市场的海洋里,在数字的波浪上自由起舞的魔术师。

  那么是主角光环才让白户则道找到自我价值吗?我觉得不然。剧中的山崎作为早早出场的自信天才,刚开始光环的亮度直接破表,剧集最初两人见面时的场景很难说谁更像是主角。当时的山崎作为银行的精英觉得自我价值就是自己操作的账面上出现的一行又一行的数字,只要能使数字上涨他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可是在故事的结尾他确迷失了,他的自我价值随着银行的垮台烟消云散。从这个例子来看借助外物的自我价值实现并没有那么可靠。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自我价值呢?不断的去尝试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式。回眸去看一下现在社会中我们普遍觉得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大佬们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大佬们在一路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不缺少尝试的身影。先来看看马云,他在达到现在这个高度以前做过教师,做过翻译,去义乌批过货,开过给企业做主页的互联网公司,通过阿里巴巴建立了电子商务的全新模式,最后创立了淘宝,支付宝慢慢变成现在我们熟知的 “马爸爸”。看了国内再看看国外的大佬,埃隆马斯克不得不说是当今世界的传说级大佬,他的人生履历也是一样的充满着尝试的影子,他做过种蔬菜、洗锅炉的蓝领工作,靠修电脑卖电脑配件赚过钱,创办过互联网公司、进军过互联网金融创立了文明全球的 paypal,如今又进军了航空领域和汽车制造行业不仅一一家500人的私人企业完成了火箭发射的国家工程,又缔造了闻名遐迩的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大佬如马斯克在这短短的50年间所作出的尝试真的让一般人难以企及。回到故事里的证券市场大佬小塚老人,他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去电子厂上过班,做过证券公司抄股价的普通员工,慢慢成长为了有一定操盘技术的公司重要红马甲,帮人顶包入狱,出狱后重回证券市场,尝试开展面向非正规渠道的融资放款,最后成功以一己之力带出了可以扳倒松叶银行的团队的。结合两位现实中大佬的例子,瞬间感觉不断去尝试简直是找寻自我价值的不二良方啊。

  还有其他可以找到自我价值的方法吗?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也是以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式。电视剧的小说原作者石田衣良在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日本广告公司 ,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终于他在1997年凭借小说《池袋西口公园》获得小说杂志《ALL读物》第36届推理小说新人奖,此后在2003年更是凭小说《4TEEN》得到了日本最具权威的大众小说奖直木赏,这正是这部作品帮助他正式开始自己的作家生涯。无独有偶,最为全球最知名漫画《龙珠》的原作者鸟山明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位漫画家的。刚毕业的时候他也仅仅是一家设计公司的普通员工,不同于石田衣良他对这份设计公司的工作并没有那么的适应,为了表达自己的抗拒在3年的工作时间内上班迟到对他来说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从设计公司辞职后,他开始决定追逐自己梦想。通过不断的尝试及努力终于 凭借《阿拉蕾》一举成名,之后更是通过作品《龙珠》奠定了自己在日本漫画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看了这两位的例子子,感觉对于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能够帮助自己找到自我价值这个说法也是信心满满啊。

  那么问题又来了,仅仅是不断尝试或者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找到自我价值了么?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毕竟盲目的不断尝试,麻木的去追逐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现实中有多少在外人看来大有可为的年轻人,或因为一次或者是几次的投资失败,或因为无法偿还创业梦碎及投资失败后的高额的圆梦资金,选择早早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现实中又有多少人敢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的追逐中去的呢,又或者说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自己喜欢的又是什么呢。

  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于自我价值的追寻是困难无比呢?是啊,这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试问如果找寻自我价值如此简单,为何在当下大家都在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终身课题,这个课题的答案对于 人身的每个阶段来说都是不同的 。为了不让未来的我们在这一课题中苦思不得其解 ,当下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在找寻 自己真正喜爱的事物的路途中,大胆追梦,谨慎尝试。

  洋洋洒洒写了许多,结尾就让我借用一下《波上的魔术师》中的一段话吧:

“世界也许会在一天之内彻底改变。这就如同那静静流淌的戏水,也许它刚刚越过平缓的山丘,但一旦碰到一个险峰,命运就会从此不同。”




END

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落地的机会


去吧大师球是以各类影视作品为素材进行活动的社群,社群主要活动为开脑洞形式,为个人知识落地进行服务。我们的建立初衷是完美衔接知识落地前的落差,用开脑洞的方式,从影视作品入手,链接现有的我们学过的知识点。


想了解以前的活动内容or想加入我们:

我们的相关账号:   

 ● b    站:-去吧大师球-,不定期放出高排名脑洞文章的可视化视频及训练场精剪视频  

 ● 豆   瓣:去吧大师球,定期放出优秀脑洞文章,及需要投票的成员脑洞文章  

 ● 微   博:去吧大师球官方微博,定期推送各类通知   

 ● 公众号:这里是去吧大师球,每三个月会放出成员的脑洞文章,他们的排名由你来决定!每周末放出优秀脑洞文稿和可视化视频


排版&编辑/ 楽ちゃん

(本文最大限度保留作者的原始排版)




 










从股坛小子谈谈自我价值寻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