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真】生发剂和生发技术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时候
每次照镜子的时候
咦?我的发际线怎么高了!
每次梳头的时候
咦?地上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头发!

▲ (图源网络)
每次以为找到了靠谱的生发水洗发水
最后都发现竟然没什么用的时候
DUANG!DUANG!快把钱还我!

▲ (图源网络)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生发剂和生发技术的知识,相信大家会用的到的(你是魔鬼吗?)
真生发剂:米诺地尔
米诺地尔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防脱生发剂。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可被用来治疗多种不同因素引起的脱发问题,如由雄性激素分泌引起的脱发、斑秃等等。(传送门:脱发都由什么因素引起?)
同时,因为它的生发效果较为明显,药效受到了美国FDA的官方认证。

▲ 米诺地尔(图源:wikipedia)
那么它为什么能有生发的作用呢?
米诺地尔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毛囊干细胞的血液供给量,从而为毛囊干细胞提供更多营养。
比如米诺地尔可以增加毛囊细胞分泌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促进血管的生长。于是,血管长得更快了,更长了,更密集了。

▲ 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图源网络)
此外,它还可以使毛囊细胞附近的毛细血管扩张,让它们直径变大。变粗的血管单位时间内的血流量更大,运输能力更强。
被“加了buff”的血管们,源源不断地为长头发的毛囊细胞们输送营养和氧气。毛囊细胞在更发达的毛细管网的帮助泄,吃得更饱,也就有更大的力气长头发。

▲ 复杂密集的毛细血管们(图源:百度百科)
前面介绍的都是米诺地尔怎么“助攻”毛囊细胞的生长,那么米诺地尔能不能直接促进毛囊细胞的生长从而生发呢?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人员发现,米诺地尔能够延长毛囊细胞的生长期,促进毛囊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头发的生长。

▲ 毛囊激活示意图,可以看到毛发生长和血液循环以及细胞增殖的关系(图源:真发美)
雄激素是导致脱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米诺地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抗雄激素”的作用。
实际上,米诺地尔能够减少细胞表面雄激素受体的数目,使得细胞外的雄激素无法进入细胞发挥作用。毛囊细胞在雄性激素应答的情况下减少时,萎缩微型化作用降低,毛发变细、变软和脱落的速度减慢。
那么应该怎么使用米诺地尔呢?
米诺地尔是一种外用药物,将其涂抹在头皮上,使之充分吸收即可,可不要吃下去了哦。
至于剂量问题,一般的使用浓度为2%-5%,用量过大不仅有可能导致人体过敏,还有可能会使其他部位的毛发飞长,具体浓度的选择,因为个体差异会很大,建议大家遵循医嘱。

▲ 各类米诺地尔产品(图源:知乎)
有报道指出,米诺地尔在短时使用后停用可能会出现反效果。长时间的坚持才可能收获想要的效果哦。
而在使用米诺地尔后,米诺地尔溶液所含的有机试剂可能会使头发油腻感加重,然而油腻状态下的头皮不利于吸收米诺地尔。因此,建议大家在使用米诺地尔时尽量不要让头发太过于“油腻”。
你经常听过的:植发
毛发移植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植发,顾名思义,就是在缺少毛发的部位重新种植负责长头发的毛囊细胞,从而抽出新的头发。

▲ 其实并不是去抢别人的头发啦(图源:知乎)
在临床实际中,选用的植发毛囊细胞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是来源于我们自身头皮某处健康、活力较强、头发较为浓密的毛囊细胞。
在选取毛囊细胞时,移植毛发的数量是通过毛囊单位(follicular unit,FU)来计算的,指毛发得以生存的最小生理单元。
▲ 获取毛囊单位示意图(看着头皮发麻,图源网络)
人体内,每个毛囊单位都含有独立的神经、血管、皮脂腺、汗腺、立毛肌。
这些组织结构使我们的毛囊细胞获得赖以生存的营养供给、能够被神经系统感知和控制、正常行使分泌油脂和排汗的生理功能,为毛发的茁壮生长提供保证。
那么,假如毛囊单位是一个完整且独立的结构,那我们怎么保证移植的毛囊细胞不会像之前提到的一样,会受到雄性激素的影响而脱发呢?
这就要提及毛发移植领域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Norman Orentreich在1959年提出的供区优势理论。

▲ (图源unsplash)
他指出,我们头皮上一些部位(如枕部头发)不受雄激素调控而脱落,即使移植到新受体区也能够保持原本特性终生存活且不受激素影响。
简单说就是,移植的头发本来就不受激素影响,即使移植到脱发区,也不会受激素影响,不会因为雄性激素的高水平重蹈“旧头发”终将脱落的覆辙。
并且,假如选择的毛囊细胞足够健康的话,是可以终生存活,这意味着,一次植发,终生可长。

▲ 怎么吹也吹不掉略略略(图源网络)
目前主流的提取毛囊单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毛囊单位头皮条切取术(f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ation,FUT)和毛囊单位移植术(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FUE)。
FUT是最早使用的方法,对所提取的毛囊细胞的损伤较轻,但术后可能会留下条索状瘢痕。而FUE是一种近年新兴的提取毛囊技术,它对毛囊细胞损伤较大,但对头皮创伤小,痊愈快。

▲ FUT可能导致的留痕(不过头发盖着也看不见啦,图源:indiamart)
但是,毛发移植这真的这么神奇和有效吗?它会不会有什么局限性呢?
归根结底,这项技术的核心是选取我们头皮上其他部位健康、适合移植的毛囊单位,然后放入到缺少头发的部位(如发际线处、秃处),重新注入活力较强的生发细胞,从而长出头发。
就像我们经常把支付宝里的钱通过转账操作转入微信账户一样,钱还是这么多,我们还是这么穷,只不过存钱的地方不一样了。
因此,它并没有改变我们头发的数目,头发该是这么多还是这么多,但是它能通过改变头发的分布,从而改善脱发带来的外貌影响。

▲ (图源网络)
此外,在毛囊单位提取过程中,毛囊单位并不100%提取成功,提取成功的毛囊单位并不是100%存活而且健康,存活的毛囊单位并不是100%成功植入。
这里面每一个步骤的影响因素都有很多,例如个人毛囊细胞质量、外科医师的技术水平、提取毛囊单位的方法、选用的医疗仪器等等。
因此,大家在决定植发之前,必须做好充分了解,并且前往信誉良好的医疗机构咨询。

▲ (图源网络)
同时,最终的效果可能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好。常用的、提供健康部位的头发通常是头皮的后枕部区,这里的头发可能和种植区头发性质不完全相同。
例如选择在发际线处植入头发时,由于发际线处的头发通常较为柔软,和其他区域有所差异。同时,移除了后枕部区头发后,后枕部区的外形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总的来说,具体的植发方案需要精心设计。
而且,毛发移植属于一种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术后易产生瘢痕。可能会影响美观甚至正常生理功能。

▲ 特斯拉CEO马斯克的的植发效果(图源网络)
以及,为了解决大面积秃发问题,常需要进行2-3次的毛发移植。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每一次手术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副作用等等)。
未来的新技术?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之外,在以后可能还会有其他更有效的生物技术,比如可以利用毛囊干细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量增多”:通过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获取毛囊细胞后再移植到缺发区域。
毛囊细胞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数量提升”,而且提升的数量可以根据最初的间充质干细胞数目及诱导效率进行设计和控制。毛囊细胞数目提高了,头发的数量也就自然提高了。

▲ 不少的科学家和企业就在努力探寻利用毛囊干细胞治疗的方法(图源:太阳鸟)
此外未来还有可能利用转基因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改变特定基因的调控,特异降低毛囊细胞内的雄性激素表达,或者使毛囊细胞的增殖分化加快。
这里的关键在于对于相关的调控机制的研究,通过小鼠的研究已经找到了不少相关的基因,比如导致不同位置毛发生长不同的Hocx基因等等。

▲ Hoxc基因调控小鼠不同位置的毛发生长强弱(图源:Yu Z et al. Cell stem cell, 2018)
除了以上提到了的米诺地尔和植发技术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相关的生发产品技术,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在大家甄别和购买防脱生发产品时,提供参考。
比如,大家在选购洗发水的时候可以根据上述提及的原理,举一反三,类比甄别,识别出真实可靠的产品信息,为自己挑选真实可靠的生发剂。
而在考虑植发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正规的医院,选择合适自己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最后

参考资料:
[1]. Gentile, P., et al., Stem cells from human hair follicles: first mechanical isolation for immediate autologous clinical use in androgenetic alopecia and hair loss. Stem Cell Investig, 2017. 4: p. 58.
[2]. 发际线美容性再造的研究进展.
[3]. 张群等, 观察单株毛发移植在植皮区的存活情况及再造眉毛的效果, 2017年博鳌医药论坛2017: 中国海南琼海. 第 1页.
[4]. 周洪星, 周克燕与谢丽, 毛发移植技术治疗研究进展. 中外医疗, 2015. 34(10): 第189-190页.
[5]. 高东东, 张雷与武斌, 毛囊保存技术在自体毛发移植中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的影响研究. 解剖学研究, 2017. 39(4): 第256-258页.
[6]. 毛康琳等, 米诺地尔在脱发脱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1): 第8116-8118页.
[7]. 吴桥芳与范卫新, 米诺地尔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机制和剂型研究进展.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8. 47(02): 第128-131页.
[8]. 庄晓晟, 孙蔚凌与范卫新, 女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米诺地尔对改善生活质量的调查.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 43(01): 第3-6页.
[9]. 周丹等, 人毛囊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4(05): 第1086-1089页.
[10]. 何秋星等, 生发技术及评价模型的研究进展. 中国美容医学, 2018. 27(10): 第159-163页.
[11]. 王勇, 李兴东与马文熙, 微针在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 2019. 28(03): 第25-27页.
[12]. 李盛, 黄茜与陈敏, 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机制与激光治疗. 激光生物学报, 2016. 25(02): 第107-111页.
[13]. 邹建红等, 应用FUT加FUE组合手术方法治疗大面积秃发. 中国美容医学, 2015. 24(10): 第13-15页.
[14]. 吉彬与刘栋, 自体毛发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 13(06): 第400-402页.
[15]. 樊光道与乔先明, 最新FUE技术—实用无痕毛发移植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01):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