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 | 从这几点入手,你的历史常识一定会突飞猛进 稳稳上岸的节奏啊!

历史常识
是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板块中必考的一项,考点多而杂,大部分考生记忆起来比较费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备考,提高效率?我认为,考生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理解记忆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初学者在刚接触历史常识这一板块,可以在学习或刷题过程中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了解一些不熟悉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形成印象。当然,考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不必太过深入,比如一些历史上的未解之谜等。
第二、口诀记忆法。将知识点变成顺口溜,又有趣又好记。如历史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考生们可以在平时多积累一些。
第三、重点记忆法。了解近年来国考与省考侧重考察的题型与常考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比如常见问法,下列场景/情形可能发生的是?近代史中的重点考察对象党史、古代著名战役和中国历史一些著名的文学家等。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道真题:

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唐代军事家李靖平定了安史之乱
B.《九章算术》的作者与祖冲之讨论问题
C.清代名医叶天士给诗人龚自珍看病
D.宋徽宗欣赏《清明上河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李靖,字药师,中国隋末至唐初时军事家,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安史之乱,又称天宝之乱,发生在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故A选项错误。
《九章算术》,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祖冲之,字文远,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一生钻研自然科学,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故B选项错误。
叶天士,清朝中期人,字天士,别号南阳先生。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龚自珍,清朝末年人,字璱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300多首。故C选项错误。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1135年),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创立“瘦金体”,有很高的书画和诗文造诣,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型皇帝。《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成时间为公元1104年左右,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故D选项正确。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常考的历史事件顺序。
一、夏
禹传启,家天下→桀行暴政而亡。
二、商
商汤灭夏(鸣条之战)→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商朝灭亡。
三、西周
实行分封制→周公东征→成康之治→国人暴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东迁洛邑。
四、春秋战国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五、秦
秦灭六国→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焚书坑儒、北征匈奴、修筑长城→秦二世→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刘邦、项羽起义→刘邦灭秦。
六、汉
楚汉之争→垓下之战→白登之围→文景之治→七国之乱→汉武帝击匈奴→昭君出塞→新朝王莽改制→刘秀称帝→光武中兴→黄巾起义。
七、三国两晋南北朝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三国鼎立→夷陵之战(猇亭之战)→魏灭蜀→司马炎篡魏,建立晋国→晋灭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淝水之战→南北朝对峙(北魏孝文帝改革)。
八、隋
开皇之治→隋炀帝开科举,修运河→农民起义。
九、唐
李渊建唐朝→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则天建周→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十、宋
赵匡胤陈桥兵变→北宋建立→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赵构继承皇位,史称南宋→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击蒙古→南宋灭亡。
十一、元
铁木真创立蒙古国→忽必烈建立元朝→设立宣政院→设立澎湖巡检司→元末农民起义。
十二、明
朱元璋建明朝→靖难之役,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七下西洋→土木堡之变→戚继光抗倭→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李自成起义,崇祯自缢煤山。
十三、清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国号大清顺治入关→郑成功收复台湾→康乾盛世→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清末立宪→辛亥革命→清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