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星球载具 TIE标准 帝国篇4

TIE标准星际战斗机,全称为双离子引擎太空优势战斗机,简称由TIE/In,西纳舰队系统公司设计并制造,完全符合帝国理念的战机,也是帝国灭亡的元凶之一。

配置
TIE标准装有SFS P-s3离子引擎和SFS P-s4离子引擎,最高加速度能达到4100G。TIE标准的瞄准系统为T-s8瞄准计算机;导航系统为N-s6导航计算机。TIE标准装有2门SFS L-s1激光炮和2门SFS L-s7.2激光炮,还装载了能消耗2天的补给品。

分析
TIE标准为一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驾驶舱两旁的6边形机翼。它们既可以作为太阳能收集器,由可以作为动力引擎的热交换器。除此之外,TIE标准脆皮的结构也给予她极快的速度,凭借这个优势,资深的TIE标准飞行员可以与X翼较量几个回合。而对笨重的Y翼来说,TIE标准简直是灭顶之灾。不过大多数Y翼有X翼和A翼护卫,因此TIE标准也无法造成多大的威胁。

如果说帝国级可以看出帝国的短视,那TIE标准只能说是这层短视带来的短视。帝国认为不会有叛军拥有跨银河系太空打击能力,因此放弃了太空博弈用的猎兵级,该用帝国级。对于战机,由于克隆人战争期间战机的价格过高,开支太大,而更多的帝国级意味着更多的战机要被购置。于是帝国放弃了优秀的V翼、ARC-170等,转而使用西纳公司极其便宜的TIE标准。

帝国同样短视地认为,叛军不会拥有空军。因此TIE标准再烂,打打陆地叛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火力不足,没有偏导护盾,装甲薄弱,没有弹射座椅,没有超光速引擎,没有远程通讯天线,没有维修机器人……同样是战斗机,和X翼比,大多TIE标准基本碰上就死,没有任何可比性。

银河内战期间,为了配合不能独立作战的TIE标准,帝国又得出动帝国级配合,导致帝国需要更多帝国级。而义军战机由于充足的独立作战能力,很少需要大型战舰配合。在小型冲突与次要战役中,义军大多只有战机出动,最多也就几艘小型战舰,而帝国往往要出动数艘帝国级。TIE标准轻易地被带走后,帝国级没有战机保护,也常常被义军战机摧毁。

后世的很多人说,义军胜利纯属开挂,因为帝国与他们相比实在过于强大。事实证明,帝国资源是强大,只是他们太蠢了而已。最普遍的主力战舰和战机都是垃圾,怎能和义军的天才设计相比?可能帝国的宣传是对的,绝地确实是狡猾的叛徒,强大到连帝国设计局的设计师都能被他们整成弱智。

理论上来说,没有人会喜欢TIE标准这种失败品,连TIE的名称都要避讳。然而,恬不知耻的西纳公司居然还设计了TIE截击机、TIE先进、TIE防御者、TIE轰炸机等,还被帝国接纳了。而TIE的设计理念更是影响到后来的一秩和西斯永恒,他们设计了TIE一秩、TIE特种、TIE仇杀者、TIE低语者、TIE匕首等。虽然之后设计的TIE战机大多改善了TIE标准的缺点,甚至有些战机堪称完美。但顶上TIE的名称,又出自西纳公司,实在令人感到恶心。TIE标准是TIE系列的祖师爷,但也是TIE系列最烂的战机,也是全银河系史上最烂的战机,而她优秀后代的光芒也被“TIE”的名号所玷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