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这个丁克恐惧的“弥留之际”

我坦白,最近我丁克的思想有些动摇。以往每当人问如何养老,我都会说,将养孩子的钱存起来,找个好点的养老院,日子也会很滋润。现在,我却说不出来了。原来“养老”的关键并不是老了以后生活如何,而是体面地有尊严地度过“弥留之际”。
奶奶已不吃不喝躺床上好几天,姥爷也是拉撒都在床上,连我都认不得。两位老人都是无论怎么劝,都不肯吃喝。爸爸妈妈成天不着家,一个照看奶奶,一个照看姥爷。他们虽然不说,但我知道他们正感受着排山倒海般的疲惫。
为人子女,只要与父母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自是不会盼着爹娘离世。可“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人在弥留之际给照顾TA的人所带来的消耗,累日累月,不是谁都经得起,可能一方还没离去,另一方就已经累倒。
另外,见着父母神志不清地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地受罪,一天挨过一天,做子女的心里也是煎熬。
我以前真的不知道,人老到一定程度,思维会变得模糊,就算不是阿尔茨海默病,也可能忽然就不再意识清醒,可能分不清昼夜半夜起床散步跌倒,可能尿了拉了也不知道要上厕所,甚至饿了渴了也不知道要吃饭喝水。
我以前也不知道,那种生活不能自理的“弥留之际”可以是很长的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
现在,我知道了。我开始重新思考丁克的代价。等我老到那种程度,我不可能指望同样那么老的家属照顾我。当我也处于“弥留之际”,养老院的护工能好好待我,让我每天保持干净体面吗?还是任我兜着满是屎的尿布躺在床上?反正我都要死了,也不会有人来考察他们的工作,何必多费事?
不过又一想,那种时候,我已神志不清,就算兜着满是屎的尿布,甚至带着满身的蛆死去又如何?另外,没孩子的“弥留之际”,说不准能短暂许多,少遭点罪,反正“有孩子”又不能令活人永生、令死人复活。
要牺牲几十年的自由来抵御对“弥留之际”的恐惧吗?还是算了,这不能成为生孩子的理由。我总不能对我的孩子说,我就是为了有人照顾以后生活不能自理的我,才生你的。
除非主观上喜欢孩子、想要孩子。因客观条件做出的决定,最后总会后悔。不论丁克与否,都得从心出发。

上午去派出所做了分户。这就意味着新的户口本里,只有我和家属两个人。忽然感到自己是个“大人”了。仔细想想,也是奇怪。姥爷家完全没有妈妈的东西,奶奶家也完全没有爸爸的东西。但是我家里还是保留着我的房间,还有我从小到大的一切东西。明明已经二婚,但我始终还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我依然把娘家当成避难的港湾,把爸爸妈妈当成坚强后盾。据说这种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属于“没有断奶”。我就是妈宝女爸宝女。只是想到与爸爸妈妈分成两个家这件事,就忍不住落泪,那是我无法承受的难过。只要知道自己可以永远在任何时候回到与爸爸妈妈的那个家,知道那里永远有我的床我的桌我的书架,就感到心安。

从派出所出来,去银行存港币,是2012年去香港玩时剩下的,没多少,结果银行不收硬币。想要极简的我,本觉得这袋钱一直压箱底很难受,现在更难受了。扔了吗?有一种暴殄天物的感觉,算了,还是留下当作收藏吧。


下午在未来的房子边喝奶茶边玩星露谷度过。家属则忙得团团转,先是找人来补漏水的天花板——明明补过了但依然漏水,到楼上一看,原来是楼上租户把厨房的水管给卸了,整个厨房泡在水里。没办法,家属又出去买水管,跑了六七家五金店,愣是找不到合适的——水管过于古早,尺寸已经不适配。只能等明天带尺子量过,再在网上看看能否买到。因为楼上租户实在不讲卫生,桌上全是发臭的剩菜剩饭,等天热了肯定招蟑螂,所以我和家属决定,将楼上租下来,作为我们的工作室和健身房。这个决定很艰难,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装修的面积从原来的47平米变成了94平米甚至更多。目前我们两个都属于没有收入的人,这实在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可我们也不想家里天花板再滴臭水,也不想在屋子里看见蟑螂。面对巨额的装修费用,只能在心里暗暗使劲,未来要更努力。


猫到了公婆家,为了保护客厅的皮沙发,也因为猫胆子太小,只能把它关在小房间里。担心它害怕或是感到孤单,我只要在家,不是睡觉的时间,就尽可能在小房间里陪着它。结果意外地让我在最近这杂乱的生活里,收获了片刻的宁静,可以沉下心来享受阅读的时光,而不是一味打游戏。猫不需要做任何事,本身的存在就是天使。

今天的小确幸是,下午因一张照片种草Doughnut甜甜圈双肩包,橙色软件搜,三四百的价格令我望而却步。到群里分享自己的购买欲,结果正好有一个小伙伴不喜欢她的Doughnut甜甜圈双肩包了,她就把她的包送给了我。这一刻我觉得我比中了五百万彩票的人还要幸运。经常在群里做付邮送的我,每次都感激小伙伴愿意收下我不要的东西,心里还有些愧疚——毕竟是二手的,当“送的东西”有些不体面。现在我感激小伙伴将她不要的东西送给我。忽然体悟到,一个物品的价值,其实只取决于你“喜欢不喜欢”和“需要不需要”,满足不了这两个需求,就let it go,若是舍不得沉没成本,就为它们找到喜欢或需要它们的人。

打车时看到后视镜上挂着一张写了“充满希望”四个字的牌子,感觉真好。只要活着,就充满希望。没事考虑什么“弥留之际”呀,计划赶不上变化,明天中饭吃什么都不知道。活在当下,活在热爱中,活在知足常乐的幸福里,人生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