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江西省考面试真题(乡镇岗)
1.领导说: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是难成大事的。谈谈你的看法。(哲理观点类)对于哲理观点题,说到青年如何做的,都可以结合题目套用。
【师图解析】
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基层干部往往身兼数职,担当实干就是要求我们基层干部真抓实干。担当实干就是“脚上沾了多少泥,群众心中沉淀多少情”。那么,基层工作如何担当实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苦干。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强调“埋头苦干”“实干兴邦”“一年接着一年干”,终能积跬步以至千里。+例子
二要巧干。“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在实干中讲究工作方法,注重思路对头、举措得当。+例子
三要团结的干。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我们和黄国斌做工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需要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立足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做好。
四要强健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身体的锻炼,就像毛主席说的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锻炼好身体健康工作五十年。
2.你进入单位后,工作任务重,条件艰苦。而且所作的工作与你的专业不对口,没什么技术含量,心里落差大,请问你怎么办。(自我认知类)
【师图解析】
针对题目中情况,我会这么做:
【调整心态】刚开始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难点和矛盾的,要赶紧调整好心态,不消极,不懈怠。要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无论我到哪里工作,首先都要求自己做个学生。我们也得如此,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向领导、同事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始终认为“隔行不隔理”,我一定可以的。
【多去请教】多交流多沟通可以在请教经验的同时,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保持一个人的心情愉悦。
【收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像题目中这个情况不会再发生。
3.村里有部分村民对政策不了解,对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对象认定不满意,要去上访,假如你是村干部,你赵士进会怎么做。(人际沟通题)
【师图解析】
村民对于政策不了解,要去上访如果不处理好的话会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影响我们在村名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我会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具体来说我会这么来做。
第一,稳定事态。村名要去上访,当时的心情肯定比较激动,那么我会稳定他们的情绪,我会告诉他们,对于他们的问题,村委已经高度重视,并且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叫他们派出代表与我到村委会,我会一一解答。
第二,了解问题,到了村委会,我会给村民代表们道上一杯热开水,然后认真倾听代表们所阐述的问题,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会认真记录。比方说是不是对于我们的政策压根就不清楚,还是对于政策弄不明白,还是对于我们的政策解读有遗漏。
第三,解决问题,对于村名所提出的问题我会认真对待,一一解答。对于村民说的不了解政策的问题,我会拿出关于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对象的红头文件让他们一一传阅,对于他们对于政策不明白的问题,那我也会认真的给她们进行解读,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解释清楚,对于他们解读政策有遗漏的问题,我也会着重提醒。
第四,我相信,通过我的耐心劝导,认真解读,村名一定会对于我们关于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对象的政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那么也会打消去上访的念头。
最后,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大对于政策方面的宣传工作,多与群众沟通,真正做到鱼米一家亲!
4. 现在调研工作中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怎么获得带有泥土味的调研结果,谈谈老贺你的做法。(组织题)
【师图解析】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可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特别对于基层工作,更应该做好调查研究为上级决策提供保障。
一,坚持深入群众。群众是基层工作的立足之本,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不能脱离群众,要增强干群关系,在基层工作不能高高在上,要多向群众学,听群众意见、思群众所思,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解,学群众语言,站群众立,才能办民事、解民忧,才能事半功倍,提效率。
二,坚持问题导向。基层的调研要切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去做好调查研究,将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抓住重点,收集汇总,寻找解决的办法,去更好的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三,注意工作方法。基层工作是最能锻炼干部,也是最能体现价值的地方,我们要做到“深、入、细、准、效”这五个字,基层干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墨守成规,在处理群众问题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