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坂道上的阿波罗》— 由爵士乐所化解的难堪

2018-10-20 13:44 作者:信评动画  | 我要投稿

又是一次的老番的观后感,希望点击不要太差。主要是最近趁着有些时间就多补一些作品,免得之后又开始忙碌起来之后更没有时间去干这件事。而这次就花了点时间,把2012年的《坂道上的阿波罗》给看了。看完之后,总觉得这部作品有股说不上来的情绪徘徊在心中,所以这篇专栏,比起认真的评价作品本身,更多的,是我自己想要梳理心中的这股情绪,想办法把他用文字给宣泄出来。(B站有买本作的正版,这里附上链接)

要剖析这个问题,还是要先从作品到底说了什么故事开始说起。动画虽然只有短短的12集,但是时间跨度却相当长,涵盖了主角们三年的高中时光,甚至还交代了高中结束的8年后大家的状况,记载了三人从最初的青涩,到最后的成熟,那间中的过程与成长。或许有人会想这么长的时间跨度,用这么短的篇幅,能够讲好吗?

令我意外的是,作品不仅仅对于自身剧情掌控拿捏得很出色,更厉害的在于作品里的人物刻画,竟然能够做得如此细腻,这真的是令人佩服的。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剧情上的取舍要非常的精确,要知道什么过程是能够大篇幅略写的,要知道什么地方是需要用极其细致的方法去琢磨出来的,然后还要妥善安排好详尽和粗略之间的切换,不能够让人感到过度生硬,还要兼顾大量独白与故事推进之间的平衡,对于编剧来说,是真的非常困难的。

但是这个,还不是这个故事最厉害的地方。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它干了一件很多作品都不敢做的事情,那就是去把角色“歇斯底里”的这个状态,给尽可能的呈现出来。为什么说我认为这点很令人称赞呢?这是因为这种歇斯底里的状态,他非常的难堪,非常的具有负能量,甚至稍微处理不慎,都会轻易的毁掉一个角色,让观众讨厌这个角色,厌烦这个角色,乃至于把这个负面的情绪带到了整个作品上面,然后作品就崩了。但是本作的对于这个状态的处理,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作品给予角色这个状态一个及时的心理状态描写,例如男主西见薰每次说了什么过分的话的时候,作品都会迅速的让他自己补上一句独白,让他自己都讨厌自己,让他自己都后悔和烦恼自己为什么要说出那么难听的话,为什么要把场面变得如此难堪,为什么要让大家因为自己一个人而变得如此难过。

是啊,为什么呢?为什么明明如此的负面,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这说实话真的很难解释,甚至搞不好就是没有理由的;这种歇斯底里的状态,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的情绪宣泄,是在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无法开口的那一瞬间,所做出的最莫名其妙的决定。但是很不幸的,这却是我们不少人在生活中常遇见的事情。因为自己一时之间的歇斯底里,它或许就造成了情侣间的甜蜜拌嘴升级成了大吵大闹,或许让兄弟间的心直口快变成了互相攻击的利器,又或许让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到最后只能无奈的选择了沉默。我们心中明明就很后悔,明明就不想要把那句最不该说出口的话给说出来,明明就不能把那绝不能做的事情给做出来,但是我们还是说了,我们还是做了。这有什么理由吗?或许就是因为没有理由,所以我们才会把它称之为“歇斯底里”,把它形容成一种胡扯难缠的状态,好让我们的心里好过一点吧。而本作,能够直面的把这点给表现出来,甚至把那个难堪给忠实的呈现了出来,且表现得细致,这真的令人钦佩。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看完作品之后我会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心情涌上心中,毕竟这是个如此难堪的局面,却又如此精准的刺中我们的生活,所以这股情绪之中,包含了那种被人说中了的恼怒感,又包含了仿佛在故事中看见了自己的那股沉浸感,还包括了被作品故事给救赎之后的解脱感;正因为这股复杂的情绪徘徊在我的心中,所以我才想要好好的直面它、疏解它,所以才要写下这篇文章。

当然一个如此不堪的歇斯底里的状态,又怎么会让我有解脱感呢?又怎么会让作品里的角色从这个负面的状态里给脱离出来呢?作品对这个问题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爵士乐。
(这里顺势分享一下坂道上的阿波罗的OST,真的非常好听)

其实作品12集下来一直都有两大故事线,一条是人物关系混乱不堪的情感线,另一条则是几个角色们一起玩爵士的音乐线。作品虽然将两个故事线给比较独立的呈现出来,但也与此同时让他们相互影响,例如被爵士的鼓声给震撼到了所以交上了这个本来看不起的好朋友,又例如会因为告白失败了所以不去团练了等等。

但是这个和我先前所说的又有什么关系呢?足够敏锐的你或许会发现一点,爵士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我最早所提到的“歇斯底里”的态度,其实是截然相反的。什么意思呢?只要想一想什么是爵士,或许你就能够理解了。当然我也不是特别的懂,但是就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爵士来看,我认为爵士的态度有两个关键,一个叫做自由,一个叫做配合,又或者说是包容。爵士乐时常在乐曲里穿插非常即兴的桥段,让本来一段僵硬古板的旋律变得更加的生动,更加的有趣。但是如果有一个人选择了自由的即兴,那么与这个人合奏的另一个又该怎么办呢?站起来翻脸吗?当然不是,这时另一个人会选择配合,会包容这个人的即兴发挥,会努力的去跟上他的演奏。而只有这样,一段乐曲才会被漂亮的演奏出来,让人震撼,让人感动。

这种自由、这种包容,和前面的歇斯底里的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压抑、把负面的情绪宣泄出去、制造不堪的局面相比,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截然不同?没错!这样你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会说作品所交出的答案,叫做爵士乐了吧?

歇斯底里就是故事中的现实面,而爵士乐就是故事中的理想面;有多少难堪的现实,角色就会有多向往理想的自由与包容,有多少现实里的挫折,才会造就多少理想中的契合。这就是这个作品最妙的地方了。这时再回顾我先前所说的这两个故事线之间的相互交错,你就会发现这个故事结构竟然是如此精妙,现实与理想之间不断的交替,残酷与美好之间来回的穿越;而在最后的最后,虽然结局算不上完美,但总归还是落到了理想面上,总归到最后,爵士还是战胜了大家彼此那尴尬的局面,迎来了一个算是美满的结局。这就促成了我所说的解脱感,无论是身为观众的我,还是在剧中的角色们。是啊,我们其实就像是剧中的角色一样,面对着自己所造成的难堪,向往着自由与奔放,更希望有个懂自己的人在身旁,就好象爵士一样,如此的璀璨、如此的具有光芒。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有着非常细腻的故事,有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也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情节,再匹配上故事的时代感,故事的配乐与整体动画制作的出彩表现,都让这个作品最后所传达的情感,如此的让人难以消化,以至于我需要花费一整个下午,去将这一切给好好的梳理出来,再好好的消化掉。也希望我如此的梳理能够让那些已经看过本作的人有所共鸣,也让那些还没接触本作的朋友,花一点时间,去点开这部作品来看一看,或许你就能够在作品中的哪个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哦。


简单评分:8.5/10


ps:或许有人会想为什么我把作品说的这么好,但是最后的分数不那么高。这里先说明我给动画8.5分已经属于高分范畴,再来是作品间中不少的别扭情节确实我不太喜欢,这是喜好问题而不是好坏问题,所以我就自己的观感来评分的话分数确实无法拿到特别高的分数。但这完全无法否定这是一部好作品,不然我的分数也不会落到了高分范畴的地方来了。

ps2:文章里面用了大量的设问,原因是因为文章的目的是在梳理我自己的情绪,所以我等于是在不断的和自己对话,是在不断的说服自己,所以才会采取大量的自问自答,希望大家还看得习惯。

ps3:另外这里再分享作品的OPED,都是很好听的呢!尤其是OP,听到yuki的声音,一瞬间让我想到了《三月的狮子》的第三个OP,她的声音的辨识度还真的是高啊~

ps4:这里说句题外话,新番期待度排名过几天等京都的《弦音 -风舞高中弓道部-》开播之后会发布的。这个季度其实有很多话题作,但我依旧不希望为了蹭热度而去分拆我的这个专栏,所以才会等这么久。所以还希望大家还愿意赏脸来看看,支持一下up主哦!

《坂道上的阿波罗》— 由爵士乐所化解的难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