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干货 | 所有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小娜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
的备考经验帖干货!
▼
学姐信息
专业方向:会计学
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高分上岸!
助你2021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1一战到底!
我为什么要考研?
我本科是在一所工科院校读的财务管理,要不要考研一开始也很犹豫,但是面临找工作时,或是因为学历不够,或是因为学校在经管这方面专业不够好,总是不能去到多自己想要去的公司,还有就是想要给自己更多一点的学习时间,在研究生阶段可以把CPA考下来,毕竟工作了就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选择合适专业和学校
做出考研这个决定的时候,所有人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决定最后能走多远的就是谁能够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把知识学到最好。选择专业的时候首先要看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其次就要看自己是否能够把专业所考的内容学好,很多同学就是学不好数学,就应该考虑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还有的同学英语不好就可以看看考日语的专业。选择学校的时候就要看看自己一直以来的水平,好学校肯定不好考,也会单独看历年的分数线差不多,但是专业课可能会难得超出想象,所以不要盲目的相信自己可以考的非常好,也不要抱着有学上就行的心态,在自己能达到的水平选择一个较好的学校才是最好的。
专业课初试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3-6月基础阶段,每天学习2-3小时专业课;
7-8月巩固阶段,每天学习3-4小时专业课;
9-10月强化阶段,每天学习2-3小时专业课;
11-考前冲刺阶段,每天学习2.5-3小时专业课;
关于复试时间线的小建议
3月至5月中旬,2个半月时间建议复习《中级财务会计》,5月中旬至6月末,1个半月的时间建议复习《管理会计》,基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看书,并做配套的《习题与案例》;巩固阶段要进行第二轮的看书与做题,还是按照中财到管理会计的顺序,此阶段需要更加透彻的看书理解,且不可以有模棱两可的地方,还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新做一遍,并整理学习笔记;第三阶段强化阶段需要做一些难度较高的题,还需要把配合着整理的笔记再次把书本上的例题和知识点掌握,还需要把历年真题做一遍,掌握考试重点,这个阶段的学习建议两本书交叉学习,以免有遗忘;11月开始冲刺阶段主要是训练主观题,做模拟题,查漏补缺,随时看书,并要整理背诵一些可能的简答题。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政治
8月-10月,听基础班的课,每学完一章就做肖秀荣1000题。11月初一直到12月初我就做1000题的错题和肖四肖八的选择题。12月开始每天背我才开始背分析题,我找了好几个老师的押题,每门课把他们压的重合几个的考点能考的题目都背了,最后考试的时候成绩还算不错。
英语
我英语成绩一直比较一般,四级考了3次,六级最后也没考过。我看了考研的试卷分值分布,最后就把重点放到单词和阅读上,单词从3月开始每天用墨墨重复背100到350不等。5月开始从04年的阅读开始每天做一篇,然后逐词精翻,分析自己错在哪了,8月开始第二轮刷阅读,此时加上了新题型和翻译的学习,阅读的重复刷题我一直坚持到考试之前,一开始我平均每天能对三个,后来考前一个多月忽然就有了较大提升,每篇平均能对4-5个,题感也有了,后来的做阅读我没有逐词精翻但是也是把每一个问题研究透彻,最后考前1个月开始背大小作文的模板。
数学
3月开始听基础班的课,6月开始做张宇的高数18讲,李永乐现代讲义,王式安概率论讲义。8月9月做张宇1000题,10月开始总结错题,一个月的时间重做了以上四本书的错题,11月做张宇八套卷,但是太难了,只做了5套就改成了李林的6套卷,十二月由于我要背政治,就只做了李林的四套卷,大家千万不要这样,我就是可能最后做题有点少,结果数学考试并比理想,选择填空错了很多,我平时训练都是140分左右考试只考出来123分的成绩。
专业课
我是财务管理专业备考会计学,两本书都学过,特别是管理会计由于我准备管理会计师考试刚刚复习过,所以开始得比较晚,建议大家基础不是特别好的还是按照我给的时间线,可以早一点开始。专业课整体是五月初开始学习,5月-6月每天下午学习两个小时,先看《中级财务会计》,在第一遍看财务会计的时候,我把配套的习题与案例同步做完,我一般做题的时候不在书上直接写,然后把做错的题用笔标注,这样以后可以多次重复做错题。7月初至8月中,每天学习3个小时,一天复习《中级财务会计》,一天学习《管理会计》,同时做管理会计的配套练习册,以及上一次标注的中级错题并且在第二遍学习中财的时候,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8月中旬开始第三轮学习看书,这时候我仍然保持每天学3个小时的专业课,财务会计我买了东奥的《中级轻松过关2》,每看完一个章节,做配套章节的轻松过关2,轻2的难度较大,事实上考试出的题会容易很多。同时管理会计也开始第二遍看书,并且做上一次发现的错题并整理笔记,管理会计在考试中涉及的分值较少,所以在这个阶段我的时间安排是学两天中级财务会计,学一天管理会计。十月一假期结束,我就开始做历年的真题,在真题阶段,由于东财15年后不在公布真题,手中能拿到的都是回忆版,前期的真题由于考察范围不一样,会计政策变化也比较大,参考意义较低,所以我没有过多的耗费时间,这个时候我基本保持每天2小时的学习,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政治和数学。在看真题的时候,遇见不会的知识点,立刻翻书复习,大概20天十月末就结束了真题。十一月学习就比较紧张了,这个时候主要是训练自己的做题能力,中级财务会计我开始做轻2的前期错题,主观题集训,以及后面的中级考试出过的真题,模拟题,管理会计我买了另外一个出版社的习题册,但是内容只有部分重合,所以我简单的做了一些后,决定还是回归教材,开始将书上的例题当做练习题,不看答案独立做,最后能够独立完成书上例题。12月就是查漏补缺的时间,我就会不定时的翻看以前觉得难的章节,翻看自己整理的一些重点笔记,每天一定量的前期错题,然后做了几套模拟卷子没有增加额外学习。
其它建议
对于整体的复习期间,我除了政治和英语作文以外,并没有进行大面积的背诵,比如专业课我就没有刻意的背过简答题,因为简答题可考试的范围太大了,我不太喜欢背诵,就像会计分录我也是理解型记忆,给自己讲清楚,为什么这个分录这么做,原理在哪,我为什么做错了。这样理解型的学习,一方面记得比较扎实,而且真的遇到了新的类型题,自己也能够从容应对。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二十几分简答题,我看过这么多遍书,临场发挥也能写个十几分,背了整本书也考不了满分。最后到了考场上,试卷上也没有出那种记忆性特别强的简答题,22分的简答题,我自己估分应该16分以上,但是如果时间充沛可以考虑背诵一些常考的简答题。还有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如果休息不足很可能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一个早上甚至一个上午都浑浑噩噩的过去,还不如给自己足够的睡眠时间还保证一个高效的学习。

想了解更多考研信息、复习备考经验可关注微信公众号(鱼小硕专业课 : yanyu-e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