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红楼梦:新时代全新诠释经典
(1)名著《红楼梦》积淀着本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迎合广大市民的传统心理积淀和情感宣泄,与官方传统的张扬暗契,成为改编者首选的文本。由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该剧由北京电视台、中影集团等投拍,由多家制作单位联合出品。编导们在各方资金支持下,以“品牌剧、精品剧”为目标,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实现自己的“红楼梦”。 (2)该剧突出的诸如梦幻、爱情、女性、情色、服饰、饮食、建筑、园林,习俗以及贵族家庭奢华的曰用器物和日常生活的场景细节等等满足了观众的感官和物欲,迎合观众的审美趣味,紧跟时代需求。 (3)10版为年轻观众量身打造,除了演员都跟原著年龄符合很青春外,清一色的年轻编剧保证了剧本的去意识化,思想上没有枷锁,为主题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与年轻小演员们融为一体,共同创造出带有新时代气息的《红楼梦》。 (4)10版跳出了87版的社会学、阶级论的单一视角,从梦、灵、情等多个角度进行了二度创造。以梦幻象征意蕴突破了版过实的政治主题,丰富了内涵,极富时代色彩地全释了原著。在主题意蕴和电视剧功能的回归上,向靠近原著和市场的方向走了一步。 (5)新版编剧认为,做足“情色”是对曹雪序原著的尊重,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新版《红楼梦》在创作之初就不排斥情色。10版会用更多的影视语言手段,将电视剧情色气氛的东西做足。《红楼梦》不管是情色还是追求功名利禄、权势财产,其实都是讲执着。 (6)与87版相比,导演李少红对版十二钗加进了许多时代的解释:宝玉被塑造成抗拒自己、拒绝成长的性情中人;黛玉则是活拨风趣爱说爱笑的才女,不再柔弱,也淡化小性儿任性;凤姐也少了87版的干练,成了幽默风情、活色生香的女人;秦可卿则风流有余,神秘性感。在10版中,现代的“窄瘦审美”趣味以及改编者、演员对人物的独特理解深化了人物的塑造。 (7)10版力求打造印象主义。①在人物造型上,选用了比较艺术的方法来虚化处理服饰,“铜钱”发型也加入了一些戏曲的美学意趣。②在场景上,10版还依靠现代化制景技术与精雕细孫的后期制作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轮美英的大观园,在摄影棚内制造梦境。③台词设计上,保留原著中文言文风格,更贴近古代精简含蓄的语言风格,旁白的独特运用也起到了补充表现人物心理、解释说明的独特作用。④音乐上,带电的昆曲风音乐表现了原著那种夹杂着如梦如幻、浪漫而诡异、真实和魔幻并存的氛围和亦歌亦哭的情调。 (8)10版是对小说《红楼梦》的一次全新的检释。10版《红楼梦》将原著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文化的距离美展现得非常细腻和富有层次感,在技术及艺术创作手法上都实现了创新,弥补了87版受时代的局限及技术的局限的遗憾,实现了一个新的尝试与探索,作为87版的补充,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精品,在新时代年轻人中已是心目中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