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鄢国培《长江三部曲》
庞光华,男,1968年生,北京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现为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汉语史、古典学、古文献学、学术史、文化史等。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个人学术专著五部,参编四部。

鄢国培的《长江三部曲》是一部难能可贵的杰作,有独到的艺术魅力。中国当代文学史没有重点研究《长江三部曲》,是重大遗漏,这是因为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偏见太深。鄢国培《长江三部曲》获茅盾文学奖提名,但最终未能入围。这是茅盾文学奖的重大失误。
汪国新、郑桂兰的《长江三部曲连环画》(共十本)是连环画精品,成就很高,有艺术价值,生动再现了旧重庆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绘画构思灵动,场面丰富,内容生动,富于传奇,其表现的社会生活场景很多地方超出原著的范围,给读者提供更多的社会文化信息。
在作品开端,穷愁苦闷、前途迷茫的朱佳富在杭州冷泉边与美丽多情善良温柔的杨宝瑜意外相识,从此开始他们跌宕起伏的曲折人生。最后,大富大贵的朱佳富回到原点,一无所有,又到冷泉寻觅离他而去的爱妻杨宝瑜,宝瑜却避而不见。一身才华、勇于进取、工于智谋的企业家朱佳富历经了人生的沧海桑田,最后人财两空,独立在沧海浮云之间,感叹人生的轮回与无常。这个布局,应该说有高超的艺术性。作品写黄成宾、汪丽的悲惨命运,非常精彩,令人叹息,发人深省。作品的语言艺术堪称美妙,可以秒杀许多获奖之作,这正是作者的文学功力所在,许多细节描写颇令人回味,不是胡乱抒情或乱谈感想的文学所能望尘的。
《长江三部曲》可称波澜壮阔的长江史诗,是中国当代文学名著!
我也不能讳言其缺点,作品关于蒋介石宋美龄的描写完全是不成功的想象,毫无必要,应该删除。有些景物和环境描写太过繁琐,应该更加简洁。有些情节过于舒缓,不够紧凑,影响了可读性。
作品对李明这个形象的塑造不成功。春燕在绝望中投江自杀未遂,作品最后安排李明和春燕结婚,显得过于牵强,这明显是败笔,削弱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和人物的悲剧命运。作品关于李明的任何情节都流于俗套,没有动人的力量。我不懂为什么要有李明这个角色呢?
交际花沈小姐孤身远游,以至于在涪陵公司的轮船上遭受皮船长的凌辱,后在童经理的花言巧语下,又不把受辱不当一回事,仅仅收钱就大事化小。这很不合情理。
朱佳富轻易将财产托付奸佞之人薛习永,以致于被骗得一无所有,这样的悲惨结局是作品的败笔。朱佳富一生精明,不会如此糊涂,轻易将毕生的黄金美钞托付给奸邪之人。
作品最后安排了杨宝瑜和朱佳富诀别分手,让一向温柔贤淑、优柔寡断的宝瑜突然表现出与朱佳富毅然绝情的态度,这不合人物的性格逻辑。尤其是当朱佳富追到杭州冷泉,去挽回杨宝瑜的芳心,却遭到杨宝瑜避而不见。我们从整部作品中看不出杨宝瑜为何会发生如此巨大的人格转变?因为朱佳富并没有让杨宝瑜对爱情彻底心灰意冷的行为。而且杨宝瑜被基督教牧师所羞辱,这与朱佳富无关。朱佳富一向是不信仰基督教的。其弟杨宝生离奇死亡,也与朱佳富无关。因此,杨宝瑜与朱佳富绝诀,这与杨宝瑜的性格特征不符合,是作者有意制造朱佳富的悲剧人生而勉强炮制出的,这不免让读者感到人物性格的变迁不合逻辑。人物有悲剧的命运,却没有悲剧的性格,从而令读者感到有些做作。
作品本来是以一代企业家朱佳富的繁华落尽的悲情人生为结局,谁知道画蛇添足又有李明的信来抚慰朱佳富,使得朱佳富的悲剧人生又现转机。这就落入俗套了,实在没有必要,这是鄢国培先生关于悲剧的美学修养不够造成的,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时代的局限。
鄢国培先生泉下有知,也当引我为知己吧?这是我在高中暑假读过的文学作品,长达192万字,可称巨著。当时就爱其宏大,而病其繁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