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戏里戏外皆人生】调到消防处组建“消防文艺宣传队”(杨柏年)

2023-03-21 07:00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秋思按】杨柏年老师,浙江镇海人,1933年出生于上海,2014年8月去世,享年81岁。1954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后,到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1960年调市局消防处后任防火监督员,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消防文艺宣传和消防影视片创作和摄制工作。1994年退休于上海市消防局。2003年,转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军休干部。


杨老师生平热爱文艺、戏剧。系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周信芳艺术研究会理事:并担任上海国际京剧票房副理事长和上海春秋京剧票友社总干事等社会职务。


杨老师生前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文字集结成书《戏里戏外皆人生》,通过文字杨老师把自己毕生所学,对京剧麒派艺术的感悟,以及在票界多年的所见所闻做了很好的梳理与记录,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上海票界活动史料。因为是杨先生自费出版,印量不多,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精选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在公众号展示,通过这些文字老戏迷们能回忆当年的过往,新戏迷们则能领略当年老先生的风采。


图片
杨柏年先生


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实行了机构精简编制,像我们这么大的业余艺术团体也不允许配备这么多专职人员。于是曾经发展到十一个体育文娱专职人员的“体协”被“精简”成为只有一位科长、一个体育干事、一个文娱干事的机构。其他人员外调的外调、下调的下调,几个有代表性的体育队转到消防连队或成为分局管辖的业余球队,逢比赛时才定时集中训练。我也就随之被下调到文艺人才较集中的消防处、留在了河南路消防中队(约1960年)。可是我又不是消防员出身,对消防的专业训练一窍不通,无法担任中队的业务干部,但我又属于干部编制,权宜之下,就在中队部安了个生产管理员的位置,编制属于中队队部、业务由消防处的生产科领导。当时,正逢“有事办公安,无事办生产”时期、河南路中队搞的电镀生产对我来说还得从头学起。同时,处里又相对集中地把文艺人才调在河南路中队,差不多每天都有时间排练。由此,成立了一支“文艺宣传队”下地区工厂、里弄进行防火宣传。为了使我安下心来,领导几次向我说明,我的主要任务还是搞文艺宜传,生产上具体都由老师傅来操作,我只是在生产进度、财务控制与生产科之间起个桥梁作用而已。就这样,我又工作了一年多。


防火宣传受到了地区、工厂的欢迎,我们的业务也逐渐扩大。此后,处里领导又明确了由防火一科来具体负责防火宣传工作,文艺宣传队仍留驻在河南路中队。好在中队就在消防处机关对面,因而处里就把我调到防火一科,专职搞防火宣传工作。为了加强和地区的联系,丰富消防宣传创作素材,科里还分配给我三个区的地区联络工作,我又和公安消防业务“黏糊”上了。


到了防火一科后,消防文艺宣传具体事务就管得少了,由河南路中队的副队长兼管,我重点负责宣传队的文艺创作及排练指导。再者,宣传队也设立了队长、指导员,这下我又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地区防火的公安消防业务,也就和区、县公安局消防科加强了业务联络。


我常随同消防科的老同志深入到区工厂、街道处理玩忽职守、不重视消防安全的事件、蓄意纵火案件,也常去落实安全措施,业务繁杂而又丰富。这些宝贵的经历使我真正学到了防火安全、消防司法的知识,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文艺创作的素材,终于感到自己又与政法专业对上了口。


正在此时,我添了个儿子,取名维俊。不知不觉,我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工作、生活的愉快幸福使我决定安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它一辈子。

【戏里戏外皆人生】调到消防处组建“消防文艺宣传队”(杨柏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