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变更实控人,投资者该注意什么?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共有76家上市公司发生实控人变更,发生实控人变更的数量整体位于高位。从变更的实际情况来看,有自然人变更为非自然人的,也有自然人变更国资背景企业的,总体上还是自然人变更为非自然人的居多。
上市公司变更实控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每年的资本市场,都有不少企业变更实控人。只是,今年以来变更的频率高了一点,变更的企业多了一点,且呈继续加速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上市公司变更实控人呢?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是实控人发生变故还是股东对实控人不满呢。上市公司变更实控人,对投资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应当如何面对实控人变更、避免给投资带来影响呢?

从实控人变更的原因来看,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实控人发生变故。目前而言,实控人发生变故的情况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实控人突然去世,导致公司必须更换实控人。在“创一代”普遍进入老龄化的背景下,变更实控人的现象也在增多,甚至已经出现多家企业由于没有安排好接班事宜,实控人突然去世,带来企业管理权之争、遗产之争现象;一类是实控人严重违法,导致实控人必须变更。此类现象,在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反腐工作向企业延伸,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些长期利用不规范、不合法行为赚钱的企业,将面临被查处的风险,实控人被抓,也成了常态化现象。自然,也就会迫使上市公司必须更换实控人。
二是上市公司内斗严重。在上市公司中,发生内斗也是常有的事,不仅大股东之间发生内斗,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会发生争执,不仅一般合伙人之间会斗,夫妻、父子、现任与前任、子女与子女之间也会发生内斗。一旦发生内斗,就有可能会导致实控人变更。有的甚至在实控人变更后,内斗仍在继续。

三是实控人对企业前景不看好而套现。虽然上市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大股东,可以获得一大笔资金。如果认真经营,把心思放在企业身上、放在投资者身上,上市公司是可以通过分红等方式,回报投资者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大股东、尤其是实控人都是有很高觉悟的,他们并没有把心思都放在企业和投资者身上,而是想通过上市后套现的方式,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类似现象,在股市并不少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实控人变更现象。
四是企业出现危机迫使实控人变更。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黑天鹅”事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企业出现资金链危机、经营风险危机等现象也会增多,最终导致实控人变更现象增多。只是,这种情况下的实控人变更,往往都是被动的。从实控人的角度来讲,他们并不想放弃实控人地位,只是,不放弃就意味着企业将无法渡过难关,这是一道难题。

正是因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的原因很多,有的原因还比较复杂,对投资者来说,实控人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如果不重视实控人变更背后的问题,搞不好,就有可能踩雷,甚至掉入实控人变更的大坑之中。因此,必须对实控人变更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既全面了解实控人变更的明面情况,也要充分了解实控人变更可能存在的背后问题。首先要看实控人是主动变更还是被动变更的。如果是主动变更的,重点看原因。如套现,就要看新的实控人是谁,是国资背景的企业还是有强大经济实力、市场条件优越的自然人,如果是这样,问题不大,甚至是机会。如果不是,就要小心了。如果是被动变更的,则要看是原实控人去世了、被抓了还是企业发生危机了,不同情况,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投资者带来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
其二,要看企业的整体框架和结构是否合理,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新的实控人是不是想把企业搞好。如果一切都没有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没有改变企业已经形成的框架和结构,应当是不需要过多担心的。否则,一定要注意实控人变更后可能出现的变故。
第三,要看新的实控人是带着怎样的目的进入企业的,如果只是为了某种利益,而没有发展企业、做强企业的想法,对投资者来说,应当快速撤离,避免被套。特别是新的实控人进入后,与原实控人之间很快就产生矛盾,也一定要早点离开,避免等到矛盾大爆发时,就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