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械正宗-欧洲东线仆从国师(4)罗马尼亚篇
这次更的有点晚且曲折
为防河蟹只能凑活看
有问题欢迎补充

苏德战争时期的罗军师有步兵师、骑兵师和装甲师三类
其中步兵师下辖步兵(三个团)和炮兵各一旅(两个团),1个半摩托化的侦察队(骑兵和乘卡车的步兵混编),1个反坦克连(配有6门马拉47毫米百禄反坦克炮),骡马运输和重型卡车运输各1个,1个工兵营和防空队,总兵力达17500人,大卡车300多辆,摩托化程度略低于苏德,高于调往太平洋战场前的1943年关东军核心主力重装师团,更完爆关内正面战场上除战车师团外的任何日军师团。

罗军步兵师的2个炮兵团只装备有48门75毫米马拉野炮,都是一战时的施耐德M1897(也就是国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和改造自旧沙俄野炮的M1902/36野炮(射程8到10公里)


16门卡车拉的德制105毫米榴弹炮或斯柯达M1934型100毫米长管榴弹炮(射程10到12公里),火力不到德军前两波次步兵师的105和150毫米榴弹炮一半。罗军师炮兵相对德军师缺乏牵引机械和卡车设备,多半还是老式野炮由马拉,机动性较差。

罗军各个师中的步兵团由3个营组成,每营3个连,每连3个排,每排3个步兵分队(典型的“三三传统”);另有1个直属重武器连(1个81.4毫米“布兰特”(Brandt)迫击炮排,1个37毫米“博福斯”反坦克炮排及1个47毫米“施耐德”反坦克炮排,每连配有6门火炮)、1个侦察连。每个步兵营也有1个重型武器连(下辖1个机枪排,8挺机枪及1个迫击炮排;6门60毫米迫击炮)

自1942年起,师属反坦克部队换装上了改造自苏制76毫米野炮的75毫米反坦克炮、德制Pak40型75毫米火炮,这些新装备在1942年冬的斯大林格勒外围防御战中是仅有能抵挡T34和KV的武器。

骑兵师是1942年后由原来骑兵旅改编而来(三团改四团),由一个完全摩托化的步兵团和三个骑马的骑兵团,一个半摩托化炮兵团(编制和装备同1941年步兵师)和一个机械化侦察和防空队(装备13毫米风冷高射机枪)组成

骑兵团由一个机炮队和三个骑兵营组成,机炮队装备4门马拉75毫米野炮(意大利炮)和16门60毫米迫击炮,还有12挺MG34通用机枪或ZB37风冷重机枪。
装甲师由坦克团、摩托化步兵团和摩托化炮兵各一团组成。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罗马尼亚装甲师的坦克团由100多辆捷克造LT35轻型坦克和少量的长管3号或4号中型坦克组成。

摩托化炮兵团装备施耐德M1936型105毫米加农炮、斯柯达M1930或M1934型100毫米榴弹炮个24门,其中105毫米加农炮射程甚至超过18公里,相当于半个德军装甲师的炮兵团。

该师在斯大林格勒外围防御时加强了十来门75毫米PAK40反坦克炮,承受了苏军至少一个坦克军的猛攻,100多辆T-34和KV集中投入攻势后很快就被冲垮,损失了绝大部分坦克和榴弹炮,但是105毫米加农炮却得以保留。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结束后,德国为罗马尼亚师加强了火力,每个师能装备30多门75毫米反坦克炮(至少10门德制PAK40和意大利炮混用)与德军师不相上下。

步兵师的炮兵旅中的老式马拉野炮被射程过万且用卡车拖拽的100和105毫米榴弹炮(与德制LEFH18类似的斯柯达M1940型)取代,后者每师至少有20门,达到了半个德军师的火力。

之前装甲师摩托化炮兵团损失的100毫米榴弹炮,用105毫米德制榴弹炮加以补充。

装甲师坦克团中损失的坦克主要以德制T4(早期型长管4号)中型坦克和长管75三号突击炮补充,加上以缴获苏军轻型坦克和76毫米野炮改造的坦克歼击车,加起来坦克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也就是百来辆,但都是能正面对抗T34,几乎相当于半个德军装甲团。

就这样经历了近一年的沉寂,罗军再次面对苏军。

当年8月,苏军全线越过德涅斯特河,重组的德第六集团军在罗马尼亚境内兵败如山倒,。国王最终和共产党联手将法西斯统治集团一网打尽,宣布起义,剩余的罗马尼亚德械师迅速倒戈,很快就接应苏军解放了全国。

说完了神罗
下一期就是打酱油的宝宝妖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