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说】第十二期:新品大观园
关于器材,您可能有很多疑惑。刚好,我们又有很多答案。尽管对于答案,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同。这不,搁这里,我,黑马;他,掌柜小马哥(公众号:北京马良乒乓,大家可以搜索关注)。我们二马就有着不同的理解,谁对谁错,可以有您自己的判断。
是为题记。

今年已经有一些新品了,比如张本智和Super ZLC,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红双喜的506X和狂飚极,虽然没有多少浪花,但好歹有点新意。37度柔有点炒冷饭的嫌疑,不过有了些粉丝,看样子是在布局反手粘套的大市场了。岸度终于上市西蒙系列,不过看起来销售方面比较佛系。不过本期,我们主要着眼于那些尚未但即将亮相的新品。

蔚然成风的球星系列
眼下,以球星名字命名,确实成了一种趋势。斯帝卡从许昕蓝标、樊系橙标到朱雨玲的红标45,都以人物形象为剪影。尼塔谷的伊藤美诚碳亦是如此。蝴蝶,则长久以来,都酷爱以球星的名字命名球板,甚至球板系列。比如张继科、波尔和张本智和等系列。
某种程度而言,一旦我们想起某个底板,就能浮现该位选手的技术风格和赛场表现,终归是形象生动的。而且,球星的粉丝/爱豆们自然很可能因为追星而买以他们命名的底板。

黑马:向来不喜欢在文中插播广告(除非迫于生计),所以我选择在开聊之前,放广告。最近黑马系列的第二款底板“巨齿鲨”刚刚亮相(点击全文结尾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而小马哥的“莫比乌斯”也到了上市前的最后阶段。如果说巨齿鲨是外置的张本智和ALC,那么,莫比乌斯适合哪类打法呢?
小马:莫比乌斯就是一支在被动防守也能有一定威胁的底板,把防守中的攻击性变成自动属性。

黑马:广告放完,那我们言归正传。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Celero Wood(简称CE或CW)就算是EG的升级版了。这次官方弄出个新的EG二代,你觉得斯帝卡是有什么想法?
小马:卖情怀。因为结构丝毫未有什么新意,我觉得比北极木还不如。
黑马:嗯,就是增厚了大芯。从狂飚龙5到龙5X,其实也是增厚了大芯,所以从龙5的深持球、强旋转和高形变,缩短了持球时间,提升了刚性和一速。有点从正手利开始向摆速弧圈演变的味道。不过龙5和龙5X整体厚度没怎么变,EG V2是直接增厚了大芯(从5.5mm到5.9mm — 来自好兄弟“国球汇莫奈”的数据)。
小马:不过不宜过度吹捧纯木。

黑马:碳素45朱雨玲你觉得能不能玩出什么花样。官方就说了甄选更靠近根部的木材,年份久点,更韧实吧。
小马:跟国家队版有点接近?
黑马:这个不好说,首先这个国家队版我没打过。其次,短码这回事,斯帝卡说跟他们无关,没这东西,他们没有特制生产线。当然,这是斯帝卡中国说的。跟瑞典总部有没区别,咱不懂。不过,这个朱雨玲45好歹算是官方版了,预计销量还不错。毕竟碳素45本来就是神板啊。
小马:45、CL都是神板,Vis半神,反手比较容易搭配,正手垃圾(指配胶)。

黑马:说到这个搭配,之前觉得有点奇怪:挺拔的老萨甄选Fortino Pro,有的人觉得好控,有的觉得硬弹,容易失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竟然出现在我的朋友圈中。
小马:这个很难控制,打不透。而且因为硬,回球都有点漂浮。
黑马:它用的Dyneema纤维就是原来万象Max和Pure用过的那种吧。
小马:大家的观点有分歧。可能就是Fortino Pro的配胶问题。你用狂飚类、变革类就会降低震频,打不出去,就觉得好控。实际上自己海绵内耗了。用哏硬的套胶,借底板力量,那就飞得很远。从这方面看,挑胶皮就不算是好底板,不如45和CL。
黑马:有道理,就像吉村真晴这种Inn ZLC结构配狂飚一样。好控,却不如配外套的一体感。我们继续聊聊朱雨玲45,刚才说到选材更靠近根部。
小马:靠近根部的密度大呗,那样的话,是不是就失去了这个底板透力的感觉啊。而且我看那个图,颜色不太深啊。说实话,就有一种精做了,然后换标直接卖的感觉。
黑马:我想起了玫瑰XO,就是“陈木”打造的。

小马:我觉得要看朱雨玲复出的时候使不使这个,这是一个挺重要的事儿,如果不用,那我觉得就没什么价值了。就沦落成樊系橙标了。这个橙标,终于试出来了。没有碳素纪元有劲。然后,许昕蓝标就比黑标有劲,旋转强,弧线长。朱雨玲这个吧,看它那个板皮,肯定是出球要快,但出球快吧,底劲得做得多大才能跟得上你这出球,所以我觉得还不能做得太硬,还得持球,所以不知道它是往哪个方向走。

黑马:嗯,朱雨玲这个看面材,应该比原来的碳素45更脆硬点。虽然Victas皮切福德是炭烧了力材,而非面材,但效果有点像吧。提升了球板的刚性和支撑力,防守扛大板会更好了,从这方面看,朱雨玲45的反手可能更脆实。但预计底劲并没有怎么上升。具体就得明天打打看。
说到橙标,我应该是最早打的,四月份。那时就觉得底劲一般。
小马:实际上现在的销售也是这个情况。碳素王朝卖得最快,其次是碳素45,再往后是许昕蓝标,然后斯帝卡CL,根本就没有樊系橙标和碳素纪元什么事了。这事儿你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大家的手感都不错,没有一个人说会被忽悠说这个东西做得特别特别好,自己说没人信,还要看效果。
这个朱雨玲45能做出金标Vis和市售版Vis的区别,都算是做成功了。这都能拿出来显摆一下。如果这个感觉都做不出来,打着差距不明显,那我觉得就又挨骂了。

黑马:优拉出了新品“龍焱”系列,有款是同一层纤维,但ALC和ZLC混织的。效果不知怎样。最近优拉的步伐迈得有点大,前段时间皇朝的胶皮挂的价格相当于Tenergy系列了。
小马:优拉这个算是试验品,试试水。底板上目前还没有拳头产品。这个ALC和ZLC混织,我打个比方,原来网状的,每根线承受的力量都比较大,比较硬和弹,然后现在不做网状了,把这些网眼都堵上,力量传导的时候就是均匀传力了,这样持球了,然后速度就慢了。这个概念有点炒作和混淆,与其把那个纤维的空隙堵上,变成一个平面,你还不如直接当时就做一个平面,不又省钱又好嘛。
黑马:你这么说,我就明白混织的方式了。不过它毕竟用了两种纤维,具体看看打的效果吧。话说这个冷冻固化,不就是狂飚301那种冷压工艺吗?

小马:这句话技术含量没有,装Bi的成分太大。国内这个工艺大部分还是冷切(指的是机器,冷切机和热切机)。冷切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容易伤板面,能尽量切到你需要的那个弧度。热切有时容易伤纤维。
黑马:新品方面,尼塔谷还要出个伊藤美诚碳。你怎么看?

小马:按它上面说,应该是增加了防守能力。增加了反弹性和弹速,就是那个对付弧圈球能够直接给压下去,包括弹打弧圈球的能力。
黑马:现在是有这个趋势。刚才说到从ZX-Gear Out到皮切福德签名版,底劲并没有提升。但炭烧力材后,强化了防守能力和一速,更凸显了近台的威胁。现下,球板都有这么个变化的趋势。
黑马:新品的胶皮方面,不知道红双喜是否有出37度狂飚8市场版的打算。毕竟这次奥运模拟赛这么多国手反手用。
小马:这个奥运模拟赛,其实体现不出一个东西。就是那种长的、不转的球的处理。因为现在国手正手都是狂飚,基本过来都是加转的。狂飚正手都是加转反拉,狂飚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容易的,天天练着反拉狂飚,跟外套对拉的这种东西没有。为什么马龙打赵子豪这么简单,因为赵子豪正手是狂飚系(蓝海绵国天极2),起不来速度。如果对手是正手涩套,不见得就能赢得这么轻松。你跟奥恰洛夫这些涩套的打,扎网或者出界的会比较多,不太好掌握那个角度。
聊到这里,我们虽然嘴上说这些新品没多少新意,但心底还是痒痒的。具体出来的东西怎样,看看下一步的评测吧。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二马说,会有更新鲜的与你们分享。
~~~~~~~~~~结尾分割线~~~~~~~~~~
二马说,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歪理邪说。虽是街谈巷语,却尽量言之有据、有案可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二马说,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想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