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羡】失声(12)『失踪』/双结局
本文又名:如果羡羡12岁才被捡回江家
总算更了
流水账,依旧无剧情没文笔,就是想写
文中所有看法均为个人理解而已
蝴蝶效应持续ing
答案揭晓——因魏无羡的关系,江宗主与江夫人的关系似乎开始有所缓和。
魏婴,一个被江宗主带回家不到一年的故人之子,短短三个月,成了莲花坞的“团宠”——江宗主明里厚待,江夫人暗中纵容,江小少主背地偏袒,江大小姐正面宠溺,江家弟子一致拥护。
一切又好像理所当然——少年容貌精致,性子和善,行事有度,令人如沐春风,还总是带着甜甜的笑,似枚小太阳,暖化了人的心。
少年回到莲花坞的生活竟如此美好而惬意,这是薛洋没有想到的。他在心中为他哥开心,也暗中祈祷:希望一切就这样保持下去。
然而生活总有波折,看似平静的相处下,蕴蓄着巨大风暴……
超过三个人的相处中,在两者及以上的抉择里,往往难免会“偏心”。
要说现如今,最大的矛盾,不在于江夫人对魏婴的态度,而在于江宗主对魏婴的态度。
江枫眠是个有野心的男人,说他怕麻烦,其实又好像不对——说到底,权衡问题而已。
他在很多事情上都让着自己的夫人,不愿与之相争,其实只是因为那些事在他心中没那么重要,是小事,所以也就没必要。
他觉得重要的大事,该争的,从来就没有退让:比如,找到魏婴这个“故人之子”的执念,耗时七年,才真正寻回,其间也曾出过意外,有人借玉佩成功假冒,身份被识破送走后,江枫眠又继续寻找,无论虞紫鸢持怎样的态度,或冷嘲热讽,或激烈反对,他都置之不理,一心要把魏婴带回江家。
看吧,什么所谓的怕麻烦,不过是因为不重要罢了。
带回魏婴为什么那么重要?——他坚信,魏婴会是江家崛起的关键。
其一,江氏将来注定会交给江澄,但江澄的修炼资质顶多只能算中上,想要维持长久的统治,绝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办到的,若本身实力不足,则更应广泛招揽人才。
其二,魏婴的父母都是人中龙凤,继承了父母优良基因的他本身天赋也定不会差,魏婴本身便是把利刃,当然,经过打磨后会更好,他相信,魏婴身上有着很大的可能与潜力。
其三,魏婴乃“故人之子”,收养魏婴,可以让江氏的名声更上一层楼,也更得民心。
其四,他想圆憾——实现云梦双杰的两代延续。
因此,他带回了魏婴。
他不否认,对魏婴,他是有真心的,但同时也承认,存在利用。
他一面亲自教导魏婴,对其进行雕琢与打磨,一面又借孩子间的纯粹友情给予他温暖——与自己的真情中掺杂着算计不同,无论是江厌离还是江澄,如今对魏婴的好与真心都是比较纯粹的,这两个孩子尚未涉世,感情比较简单,不像成人,总是掺杂着利益权衡。
同时他也在为自己与魏婴制造羁绊,夫人的冷嘲热讽,尖酸刻薄与自己的宽厚温和,善解人意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没有过于制止夫人,他想在魏婴与江氏之间制造联系与羁绊,但他知道一味的打压是不行的,一味的纵容也不可以,只有恩威并施,才最合适。
对待不同的对象,总要采取不同的态度与方法。虞紫鸢总说江枫眠对儿子并不上心,可江枫眠并不觉得自己的态度与教育方式不妥——夫人从小教导阿澄,却是以“严母”的身份,其实父母终归是不一样的,当然,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都道“严父慈母”,其实是为了维持平衡,而如今他管得不紧,恰是承担了“慈父”的责任。
可阿羡不同,这个“故人之子”的身上,承担了他太多的希冀,对魏无羡的亲自教导,好像也逐渐唤起了他作为父亲的一颗心,与江澄不同,魏无羡的教育权,是掌握在江枫眠的手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是第一次教育孩子,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魏无羡身上,他获得了以父亲身份亲自教育孩子的成就感。这种感觉令人沉迷而陶醉,久而久之,热情也愈胜。
满怀动力的江枫眠却没有发现,不知不觉间,那碗水已经端不平了,小少年是看不出太多的,却有着强烈的危机感——魏无羡,要抢走他的父亲!
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暗地里的不满与针锋相对却是愈烈……
魏无羡失踪了……
因为两件事:江叔叔带他去检测,却被告知他的修炼资质并不算多好,他清楚地看到,江叔叔眼中难掩的震惊与失望;江澄新抱回了一只小奶狗,他不敢进屋……
在江家众人尚未反应过来,江氏主人尚未调整回来的时候,魏无羡已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莲花坞……
不错,他是故意的。没有人会知道,测出来的修炼天资,是他掩饰过的结果;众人以为他是被江澄的小奶狗吓跑的,却没有人知道,他并不怕,也许曾经恐惧,可他早已克服。
伪装?他挺擅长的。
一路行来,也许是缘,他帮助了第二个人,和薛洋挺像。小小的个子,甜甜的酒窝,明明戴着端正的帽子,却仿佛能看见对方坎坷不平的一生——为名为权为势,值得吗?
少年人的友谊有些奇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一个力所能及的人带领一个渴望实力的人迈入了修炼门槛,也许就是半生的相识。
魏无羡与孟瑶,初遇于嘈杂的大街,小公子的一番指导,让本在家里被珍藏好,在外却四处泛滥的画本再无用武之地……
“无家可归”的小公子被带回了花楼,见到了他的新朋友的母亲,一眼就看出,女人眉间的执拗,不愧是“母子”,恐怕她会是小少年一生最大的变数……
不急,慢慢来……
且说另一边,自魏无羡失踪后,莲花坞便陷入一片混乱。众人都在找,尽心或不尽心。
江枫眠有些矛盾,魏无羡的天资出来那一瞬,于他无异于“当头棒呵”,真的有必要再寻回来吗……
虞紫鸢看到了江枫眠的变化,其实从阿羡天资结果出来后她便发现丈夫的不对劲,心中有些震惊,且难掩失落,她忆起丈夫耗费七年时间誓要寻回“故人之子”,忽然想问,为什么……其实内心隐隐有了答案,对方,是江宗主啊……
江澄其实从知道魏无羡失踪的那一刻起就后悔了,他并不愿失去这个好兄弟,扬言的放狗咬人也不过是唬人罢了,少年找遍莲花坞,找遍几处魏无羡最常去的地方,找遍自己与魏无羡的“秘密基地”,从早找到晚——皆无所获。
密林中有风拂过,微凉,像曾经恶作剧的小公子调皮地往人后颈呼气,“哈哈,江澄,你怕不怕啊~”
脚下的路不平,一不留神便摔了一跤,“我讨厌你!”“离我远点!我不想看见你!”“你走!再不走我放狗咬你!”带着怒火的威胁之言仿佛从脑海飘到风中,清晰又模糊,然后渐渐随风消散……
腿上传来的微微刺痛仿佛启动了什么开关,“对不起……”。
总是意气用事的少年人,大概第一次长大了。
“阿羡!”温和的声音难掩急切,是因为弟弟的失踪。
江厌离从小就是个懂事的,比起阿澄的尚且受母亲教导,她算是被“放养式”长大。
不是没有渴望过父母的关注,只是很早就知道这并不现实,她的母亲好像并不是很喜欢她,她的资质也让父亲失望,其实她不太想看见在训练的莲花坞弟子,所以厨房大概就成了她的最好归宿。
她的确是个平平无奇的人,不过她想,平平无奇也没有什么不好,起码她有自知之明,不会痴心妄想。
她其实很羡慕那些平常人家,于她而言,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也许就是用膳之时,全家人坐在一起,那太抵是他们最像普通人家的时刻,也是最为和平的。当然,也有很多时候饭只吃了一半,便不欢而散……
苦练厨艺的初衷,或许是期望每一天,一家人都可以和和气气地坐下,完完整整地吃完一顿饭吧……
她挺庆幸自己学了厨艺的,一碗“莲藕排骨汤”,抚平了初来少年的不安,也让自己从此多了个弟弟。
阿羡和阿澄是不同的,阿澄从小就好面子,发生争执时总是自己这个姐姐先低头,哪怕知道自己错了,连道歉都是傲娇而别扭;可阿羡不一样,一开始的小少年怯生生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总会先一步道歉,哪怕不是他的错,令人心疼;后来的小少年变得活泼开朗,看似不着调,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他人的伤悲或难过,然后用他独有的温柔轻轻抚平——那是藏在骨子里的温柔。
少年有时候仿佛只有三岁,撒娇卖萌,憨态可掬;时而又像五六岁,哄人的时候会笨手笨脚地擦去对方的眼泪,仿佛失了言语天赋,平时能把花说开的小嘴只会无措地重复着“别哭”“再哭就不漂亮了”;偶尔又像个成熟的大人,带给人难以形容的安心,说出的话也令人醍醐灌顶。
如果有人问江厌离,江澄和魏无羡,你选谁?她的回答大抵是,“我难以抉择,因为阿澄和阿羡,都是我的弟弟,他们一样重要,我不会舍弃任何一个人。”阿澄是她的亲弟弟,血缘羁绊是斩不断的,阿羡也是他的亲弟弟,何必骨肉亲?
PS:这一章其实写得很艰难,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吧。我看过怼江的文,双杰友情向的文,看过有人说对羡羡好的江家众人是她们心中的白月光,也看过江家阴谋论。
因为原著很多细节都存在漏洞,各有各的想法,这其实很正常。
我觉得江枫眠作为一个宗主,带回羡羡是少不了为家族考虑的,江氏在江枫眠这代,其实还没有没落,再怎么和善,宗主该有的心计谋略他不会少,他不可能是个傻白甜,所以我比较赞同收养羡羡为江家效力这一种说法。但我觉得那么多年相处下来,不可能全是利用,肯定也有过真心。
其实让大家怀疑江家阴谋论很大的原因是羡羡流浪四五年没被找到,江枫眠找到羡羡的时候却一眼就认出了他,还有没带羡羡祭拜父母等等。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我都觉得并没有那么复杂,墨香没有花太多笔墨描写这些,有漏洞很正常。
我一直都认为,墨香简单交代羡羡儿时的经历,不过是想说明,羡羡受了很多苦,而江氏,重新给了他一个家……
不合理之处的确有,所以这篇文里面,我改了一些设定,首先,江枫眠靠玉佩认人;其次,羡羡是四处流浪,而不是止于一地;后面可能还有。
关于对虞夫人的看法,我前面详细表述过,自囚罢了。
至于江澄,江氏灭门前,他与羡羡的确是好兄弟,友情是比较纯粹的,但很多细节其实都表明了,他和羡羡的道并不同,江澄只想护住小家,保住自己珍惜和在意的人,也许和家庭背景有关,父母感情的不和睦,造就了他对一个完整的家的渴望;但羡羡不同,他是心怀天下,胸有大义之人,如果说江澄只想护住属于自己的小家,那羡羡可能是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完整的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江厌离,有人说她虚伪,每次虞紫鸢打骂羡羡过后才出现,一碗莲藕排骨汤,一句“刀子嘴豆腐心”,可江厌离又能做什么?当场挺身而出?——那只会激化矛盾,让虞紫鸢的怒火更胜。而且窃以为,江厌离本身就是有点自卑的,何况要讲“孝”,他们受到的教育中,忤逆父母,是不孝,名门闺秀,知书达礼,不当场阻拦很正常。
有人说温情才是真正的姐姐,可她们情况不一样,温情是真正的豪女,于一步步危机中磨炼而出,江厌离却只是尚且平和的时代里,一个性情温和的大家闺秀,温情必须逼着自己强硬强大,因为她要护弟弟,护族人,江厌离却不需要,她只需要学会当一个贤惠的妻子,履行从小定下的婚约。江厌离没有成长的环境和动力,直至江氏灭门,她才开始真正成长,百凤山那席话,即是体现。
有人觉得江厌离偏心,可在虞紫鸢训斥责罚江澄时,江厌离同样也没有挺身而出,不是吗?教育和性格使然罢了。
曾经还看过有人说双杰决裂后江厌离去看羡羡时,只带莲藕排骨汤,连银两都不带。如果她真的带了,也许才是拉低印象分,给羡羡银两,说好听点,叫心疼,难听点,那叫同情与施舍,那才是真正地践踏羡羡的骄傲。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可以认同或不认同,不要吵起来就好,最后说一点,这篇文里羡羡与江家的关系不会差,但也算不上特别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