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书院蓝皮书2023_第4-4~4-7:中医书院发展

2023-06-19 08:57 作者:金方书院  | 我要投稿

四、中医书院与中医院校、中医院的关系

从宏观角度看,院校中医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国内中医教育的主体,中医书院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势必应考虑与院校中医教育的关系问题。中医书院发展前期,应努力

探索自身的特色优势,发展出系统完善的中医书院教育体系,做独立于体制外的中医教育。在这个阶段,中医书院应大力发掘、发扬院校中医教育所不具备的特色优势。

当中医书院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成功培养出大量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力后,可进一步与中医院校、中医院合作。书院可探索与中医院校联合办学的院校—书院中医教育新模式,现行院校课程体系能够提供成熟完善的中西医普识教育 [194], 书院教育体系能够提供优质的高等中医教育,两者在教育架构上可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院校可为书院引入更多优质生源,书院可为院校引入更多优质师资,两者之间可形成良性且持久的人才循环;将书院教育融入本科、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可缩短书院学生的升学周期, 解决书院毕业生的学历问题,又能打破中医院校严重单一的科研化趋势,恢复中医院校“培养会用中医、能看好病的中医人才”的最基本功能 [194]。

书院还可探索与中医院合作,从师资层面而论,可通过向中医院输送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改善中医院严重西化的趋势 ;通过与各临床科室的合作,探索重大疾病的中医系统诊疗 ;通过向中医院提供大量高水平中医大夫进行门诊带教,缓解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严重缺乏中医临床实践、严重西化的局面。从学生层面而论,可将书院学生输送到中医院进行必要的西医临床技能培训、急危重症临床诊疗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临床基本诊疗规范。

五、建立书院大联盟平台,共享优质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优秀中医人才散布于全国各地,单个中医书院所聚拢的优秀师资相对有限 ;且中医书院作为新兴中医教育团体,在发展前期,相比中医院校,在师资、生源、资金等各方面的竞争中均处于劣势地位 ;若各中医书院之间再发生不良竞争,则中医书院行业必将岌岌可危。为营造良好的书院行业氛围,促进书院的良性发展,全国各大中医书院可携手建立书院大联盟平台,通过平台共享师资、生源,基于联盟平台建立优质系统中医课程的线上共享与线下访学、带教,让优秀师资通过网络课程能够教授更多的学生,让优秀学生通过系统学习线上课程,能够自由选择更多优秀老师进行线下跟师学习。书院大联盟平台可以快速集中各大中医书院的优质资源,快速形成更大的行业影响力,助推中医书院行业快速发展。

六、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中医书院通过吸引、培养、积累高水平中医人才,输出优质中医诊疗,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真正的疗效水平,能够培养起国人对中国特色医学体系的自信,进一步引导国人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热爱,培养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我体证、实修,以切身体验作为最基本功夫,即使研究客观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亦多基于研究者的体验能力,通过调整研究者的思维、心理、精神状态,使研究者达到并维持在“无我”的“专注”状态中,以捕捉研究对象呈现的“象”、总结“象” 背后的客观规律。这种注重自我体验的研究方式在中医的临床诊疗过程中表现最为明显, 中医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践行过程基本一致。因此,通过中医书院的高水平系统中医教育延伸出系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中医书院通过建设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积累传统文化领域人才,可进一步探索研究传统文化教育,探索“知行合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系统修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社会输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人之学”,使书院真正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地方。

七、中医书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医作为一门以治病救人为基本属性的医学,其在海外的推广远较单纯的文化传播为易。中医书院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输出单位,应具备国际视野 [195], 在条件成熟时走出国门。具体可分三步走,首先将中医诊所开向世界,向国际输出高水平中医诊疗,取得外国人对中医的好感、信任 ;第二步,以成功的中医诊所为基,在国外建立中医书院,让中医教育走向世界,通过让更多的外国人接触、了解中医文化、思维、理念, 培养更多的外国人成为优秀中医师,让中医真正深度融入西方世界的医疗体系,对现代医学的变革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提升中国特色医学体系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话语权 ;第三步,在成功输出中医教育的基础上,让外国人明白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通过中医激发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进一步输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西方人系统了解、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与魅力,产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196]。

世界需要和平,若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能认同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理念,则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若这个世界仍有战争,那么最根本、影响最深远的战争必然是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同化了无数外族侵略者,直至今日形成了五十六个民族大一统的和谐稳定局面。一旦找到自然而合适的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的优秀属性在未来国际传播中必将继续焕发光彩,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领航者。

引用文献

194.高静, 郑晓红. 中医药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2,23(06):410-414+420.

195.周莉 , 李静 . 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国际高等教育转型研究 :以东南亚地区为例 [J]. 亚太传统医药 ,2022,18(09):234-239.

196.程革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对外合作策略的转变 [J]. 亚太传统医药 ,2022,18(07):235-239.

主编 :赵鲲鹏

副主编 :孙晓峰 宋文杰 王 超

协编 :彭鑫 张林 宋佳 张思琪

指导 :薛钜夫 傅延龄

中医书院蓝皮书2023_第4-4~4-7:中医书院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