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夺侄位: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十一)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念缺一

1421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一世因为骑马时的意外身死,但是在此之前,病痛一直折磨着他的身体,一位训练有素的希腊医生告诉他,他最多也就能活几年,于是他很早开始就思考了之后的王位继承问题,避免和自己父亲死后,诸兄弟手足相残的人伦惨剧,以确保国家在他死后不会分裂。
经过了深思熟虑,他选择了20岁的长子穆拉德,而穆德拉王子在12岁时就被他的父亲送到了安纳托利亚,管理罗姆地区,他在阿马西亚成为总督一年后,安纳托利亚爆发了“穆斯塔法起义”(天知道这些人有多喜欢起名叫穆斯塔法)。
而穆拉德王子收到了他父亲的命令,于是他在安纳托利亚聚集了一支军队,去穆攻击穆斯塔法的起义军,穆拉德当时大约13岁,他还不能成为指挥官,所以实际上是大维齐尔巴耶济德帕夏领导了军队并进行了战役,穆斯塔法起义被残酷镇压,其领导人被执行砍头之刑。
穆罕默德一世苏丹在临终之前向自己的亲信命令不可以传播自己的死讯,只有等穆拉德王子回到布尔萨之后,在继任为苏丹以后才能公布他驾崩的消息。
同时穆罕默德一世决定把有希腊血统的幼子,优素福和马哈茂德送去君士坦丁堡,以监视他的兄弟穆斯塔法,或者说,他不希望这个三个人中任何一个继任王位。

穆拉德的母亲来自杜勒卡迪尔王朝,是该王朝统治者的女儿,杜勒卡迪尔也是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在小亚细亚地区的守门员,奥斯曼借此可以继续得到来自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支持。
但是,让穆罕默德一世没有想到的是,他最信任的大维齐尔巴耶济德(这个巴耶济德在安卡拉之战中收留了当时还是王子的穆罕默德一世,在他的家乡为他募集了一支军队,帮助穆罕默德一世成为了奥斯曼帝国唯一的苏丹)没有执行他的命令,因为巴耶济德认为“把拥有高贵奥斯曼血统的穆斯林孩童交给基督徒养育是不对的,这有违先知的教诲”
比起更好控制的孩童王子,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二世虽然不愿意看到穆斯塔法成为新苏丹,但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在穆罕默德一世死后,穆斯塔法就在拜占庭皇帝的支持下发动了叛乱,起初非常顺利,鲁米利亚的贵族很快就投靠了穆斯塔法和艾丁的统治者居内伊特,巴耶济德帕夏信心满满的领兵出击。

巴耶济德帕夏在埃迪尔内附近遭遇了穆斯塔法的叛军,他宣布穆斯塔法是假冒的,这个肮脏的篡位者亵渎了奥斯曼家族的高贵血统,穆斯塔法哈哈大笑,他骑马巴耶济德帕夏的军队面前,把自己的衣服脱掉,把身上的伤疤展示给巴耶济德帕夏领导的士兵看,士兵们纷纷认出了他的伤疤——那是二十年前安卡拉战役时期留下的,于是大批的士兵倒戈到了穆斯塔法的阵营,毕竟比起年轻的穆拉德来说,更年长的苏丹才更让士兵信任。
巴耶济德帕夏则被处死,很快穆斯塔法连首都埃迪尔内也占领了,这时,他俨然已苏丹自居了,铸造钱币宣告自己苏丹的身份,并且勒令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二世向新苏丹屈服。
穆斯塔法王子的松散的统治体制赢得了许多突厥贝伊的支持,他们不想接受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奥斯曼这种王位继承法和越来越严格的集权力量,让苏丹居于金字塔的顶端,王子位于金字塔的中层,其他突厥部落则被边缘化,只能投靠各个王子,被垄断一切资源和晋升渠道,所以他们不希望看到穆拉德继承王位。

此时的穆拉德二世面临严峻挑战,于是,他回到了小亚的旧都布尔萨以确保自己还能掌控亚洲部分的帝国,而野心膨胀的穆斯塔法决心夺取整个帝国。
穆斯塔法率军前往布尔萨进行一场军事冒险,而投奔他的那些加齐、贝伊们不想进行冒险,让他先稳定局势之后再说,穆斯塔法不以为然,他根本看不起年轻的穆拉德,在这一刻他被东方的某个国家的某个君主附体,被帖木儿帝国的统治者沙哈鲁附体,被全世界叔叔附体了,他不顾一切,一马当先的准备直取“南京布尔萨”,结果被在布尔萨严阵以待的穆拉德二世最后轻松击败。
穆拉德二世把他的叔叔打的落花流水之后,诸多突厥贝伊或是逃亡或是跪地求饶,于是这场叛乱被平息了,而穆斯塔法本人带着大批金银细软在逃亡瓦拉几亚时被奥斯曼军队追上,被当成冒名顶替王子的罪犯吊死了,可能他临死之前想的是为什么我不是排行老四的叔叔吧。
而这时,又来了一个“穆斯塔法”,他是穆拉德的弟弟,我们叫他小穆斯塔法算了,在穆罕默德一世去世时,他就藏在卡拉曼贝伊的庇护下,到了叔夺侄位的战争中,这个13岁的小穆斯塔法也带领了一支军队试图成为苏丹宝座的继承人,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打败,小穆斯塔法和他的支持者逃亡到了君士坦丁堡,在战斗最激烈时,他们又偷偷地潜回,准备寻找支持者,原本支持小穆斯塔法的维齐尔伊莱斯帕夏心态发生了变化,认为继续内部撕杀只会给基督徒反扑的机会,于是他背叛了小穆斯塔法,20岁的穆拉德已经处死了三个穆斯塔法了,其中两个还和他流着一样的血。

艾丁的统治者居内伊特也潜逃回了他的国家,负隅顽抗,但是不久在热那亚雇佣兵的帮助下,穆拉德二世还是攻破了他的要塞,把他全家都吊死了。
始作俑者的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二世被迫割地纳贡,再一次向奥斯曼帝国屈服,而他的苦难也很快就落到了他的儿子,共治皇帝约翰八世承受了。

参考资料:
[1] 卡罗琳·芬克尔. 奥斯曼帝国 1299—1923
[2] 斯坦福·肖. 奥斯曼帝国
[3] 帕特里克. 贝尔福.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4]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urkey . Kate Fleet
图片来源:
[1] 维基百科:穆罕默德一世苏丹
[2] 欧陆风云四:杜勒卡迪尔旗帜
[3] 维基百科:安卡拉战役
[4] 维基百科:穆拉德二世苏丹
[5] 欧陆风云四:艾丁旗帜
[6] 维基百科:拜占庭皇帝 约翰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