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022-10-31 09:1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在这个矛盾的统一体中,经济基础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成为真正的基础,而各该历史时代的法权制度的、政治制度的,同样,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当由这个基础来说明。”[1]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就以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统治为其主要内容。这是一切阶级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般的特点。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在经济生活中占居统治地位,与此相适应,就产生了以地主阶级的专政和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封建主义上层建筑。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就产生了以资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上层建筑。任何社会的经济基础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表现在上层建筑领域中,表现为政治上。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基础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与此相应,上层建筑领域中也包含着阶级对抗的内容。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当着旧的经济基础让位于新的经济基础之后,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迟或早地必然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即使在同一社会里,当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的变化时,也会引起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上层建筑各部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的独立性,各有其本身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历史,它们并不都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或消灭而立即变化或消灭。但是,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迟早必然要引起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则是确定不移的历史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肯定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同时,它又指出上层建筑不只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产生,就是要为经济基础积极服务的,它必然对经济基础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上层建筑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新的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旧的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妨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力量。例如,处在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基本上相适应的,它的经济基础还是先进的,为这个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2],曾经对社会的发展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在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时,为这种腐朽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3]就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极端反动的力量。


注:

[1]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5页。

[2] 如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和民主思想等。

[3] 如帝国主义国家的法西斯统治和腐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统治等等。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