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大347超全方向导师介绍,不知道怎么选导师,看这篇就够了!
上岸之后不知道怎么选导师?别着急,先对老师有所了解才能有所选择。天师大347应用心理专硕一共有七个方向,分别是:
临床与心理咨询
用户体验
老年与特殊群体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学校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学术语言能力发展
不同方向都有哪些老师呢?跟着学姐一起来看看吧!
临床与心理咨询
毋嫘

基本情况: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在咨询方面很厉害,是个大佬。
研究方向:
家长正念养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暴力犯的攻击性、冲动性的有关研究
人才工程:
2016年天津市“131”
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科研项目:
2013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17年省部级重点横向课题
2017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17年省部级重点横向课题
2018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18年省部级一般横向课题
2018年局级横向课题
2019年国家级横向课题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周广东

基本情况:
博士、硕士生导师、心理咨询师,为人亲和,很有个人魅力。
教育背景:
访问学者 伦敦国王学院 2018-2019
博士 香港城市大学 心理学 2010-2014
硕士 华南师范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07-2010
本科 曲阜师范大学 应用心理学 2002-2006
研究方向:
心理健康、儿童攻击行为、
同伴关系、恋爱关系、婚姻家庭
主持项目:
(1)同伴拒绝与儿童的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研究(19YJC190035),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
(2) 同伴排斥与儿童的攻击行为(TJJX15-020),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3) 以“科研实践”为导向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双语”教学改革(JGZD01217004),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宋娟

基本情况: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比较擅长脑电方面的研究。
教育背景:
2000-2004 南开大学 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4-2007 天津师范大学 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7-2010 天津师范大学 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人才工程: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
长期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从事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探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神经机制。当前主要的研究集中于共情及其受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共情能力的特点、神经机制及其与行为的关系。
科研项目:
主持
2012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12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2017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参与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2018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用户体验研究与大数据
杨海波

基本情况: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很厉害的学科带头人,为人也很有趣。
人才工程:
2012年11月 天津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人选
2014年3月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2017年10月 天津市中青年骨干人才
2018年6月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研究方向:
视觉注意控制、注意偏向、儿童注意发展、用户体验
获奖情况:
2010年4月 获第四届朱智贤心理学奖
2019年1月 天津市首届青年创新能手
2019年6月 天津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2019年6月 天津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2019年11月 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注意控制心理学》
2019年12月 第一届全国优秀应用心理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0年5月 天津市优秀科技志愿者
刘拓

基本情况:
理学博士、副教授、系主任,也是个很厉害的大佬。
教育背景:
黑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深圳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统计与测量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心理测量与评价
人才工程:
2019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
2020年,天津市高校青年后备人才支持计划
研究方向:
项目反应理论
认知诊断模型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多模态数据挖掘
研究主题:
异常反应模式的识别
多项选择题干扰项信息的利用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选题方法的开发
心理数据挖掘与评估(手机使用、物质滥用、攻击行为)
教育数据挖掘与评价(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探索)
刘仙芸

基本情况:
中共党员 博士 助理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空间认知、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
人才工程:
2011年天津师范大学引进人才
科研项目: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主持
2014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主持
2013年度天津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主持
2011年度天津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 主持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02339) 参与
2018年天津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参与
李士一

基本情况:
中共党员 博士 讲师 硕士生导师
人才工程:
2018年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研究方向:
空间认知、空间参照系、内隐空间记忆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三维场景中内隐记忆的编码机制,2019—2021,主持人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轻度认知损伤老年人的关系记忆障碍及干预研究,2018—2020,主持人
赵光

基本情况:
中共党员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2003~2007,江汉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理学学士
2007~2010,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教育学硕士
2010~2013,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教育学博士
研究方向:
多种手段研究学习(尤其是内隐学习)过程中注意、记忆的成分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400870),主持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600883),主研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982),主研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100758),主研
2012年度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主研
其他
除了以上这些老师还有魏子晗、张运红等。
老年与特殊群体
吴捷

基本情况:
博士 教授 研究员
研究方向:
老年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职务: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副部长
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 主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副院长
天津师范大学老年心理研究所 副所长
学术论文与著作:
发表成果22篇(部)。学科级刊物3篇,专著2部,主编1部,参编1部,获得省级奖励2项。
王芹

基本情况:
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2002-2005天津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7-2010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
学术职务:
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入选人才工程:
2017年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研究兴趣:
情绪是心理健康概念中的重要因子。正性的(积极的)情绪对人的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个体通过调节和控制使适应性情绪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是心理健康素质的一部分。
研究方向定位于情绪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近年来采用心理生理实验法,运用生理信号采集技术,围绕不同人群的情绪唤醒与调节的生理机制,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当前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不同年龄段个体的情绪加工及情绪调控;情绪调节策略与个体心理健康。
何立媛
基本情况:
山东省淄博市人 中共党员 博士 助理研究员
教育背景:
2005-2009临沂师范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2009-2012天津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13-2016天津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5-2016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视觉与认知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
研究方向:
汉语阅读中的词切分、老年阅读、老年情绪与认知。
朱莹莹

基本情况:
河南省焦作市人 中共党员 博士
教育背景:
2006-2010安阳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2010-2013华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13-2018华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研究兴趣:
光照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我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光照(主要是人工照明)与身心健康关系的探索上,具体包括:光与认知加工、主客观警觉和情绪调节,以及光与生理节律、睡眠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手段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行为实验,ERP(事件相关电位)和PSG(多导睡眠监测)技术。
曹贤才

基本情况:
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博士,讲师
教育背景:
2008.9-2012.6安徽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2012.9-2015.4浙江理工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15.9-2019.6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7.9-2018.9哈佛大学国家留学委联合培养博士项目
研究兴趣:
依恋与社会性信息加工的关系、情景记忆与情景模拟、认知老化、老年人用户体验。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李洪玉

基本情况:
博士 教授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经历:
1981.9--1985.7天津师范大学数学专业理学学士
1990.9--1993.7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理学硕士
1996.9--1999.7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理学博士
2006.12-2008.1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系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博士点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5.9--1993.7天津师范大学心理系,助教,从事普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的教学
1993.9—1999.7天津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从事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教学
1999.9—2004.7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从事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的教学
1990.9至今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研究员,从事工业/组织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的教学
2004.9至今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从事工业/组织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职业咨询和评估的教学
研究领域:
心理测量学,如I/O及HRM方面量表的编制、学习心理测验的编制;
工业/组织心理学,如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方面。
王晓庄

基本信息:
博士,教授,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是个十分温柔耐心的老师。
研究方向:
管理心理、决策心理、职业心理健康
学术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决策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副会长
天津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南开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MAP)兼职导师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低龄老年人再职业生涯心理与行为模式研究(11BSH045) (第一参加人)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知识型城市低龄老年人再职业生涯心理与行为模式研究(11YJA190018) (主持人)
3.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累积变量判断偏差的认知与神经机制(TJJX18-12)(主持人)
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项目: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心理因素及其干预的研究(主持人)
5.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高校管理部门核心岗位工作标准化研究(53WL42) (主持人)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平感与国民心理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子课题负责人)
7.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天津市高层次人才心理需求调查与对策研究(2017JWZD34) (主持人)
8.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组织危机沟通中网络集群行为的心理机制——信息框架效应与群体认同视角(TJJX13-001) (第一参加人)
9.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研究(TJJX06-2-003) (第一参加人)
10.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与滨海新区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14ZLZLZF00081) (第二参加人)
11.天津市滨海新区组织部委托项目:滨海新区高级人才状况分析(53WB1205);滨海新区高级人才库指标体系设计与软件系统开发(53WC1129) (主持人)
12.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托项目:天津市事业单位职员制管理模式研究(53WB1207) (主持人)
徐晟

基本情况:
辽宁省朝阳市人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专业硕士导师
教育背景:
2001-2005东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6-2008南开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社会学专业)
2009-2012南开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社会心理学专业)
2012-2015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
学术职务:
天津市社会心理学学会副秘书长
研究兴趣:
管理心理学,特别是工作投入、领导力、人员素质测评。
科研项目:
2016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一般项目):国企员工退休焦虑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TJJX16-012)
2015年度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老年人乐观的测量与特点研究(52WW1510)
学校心理学
李馨

基本情况:
山西介休人,中共党员,博士,副研究员
教育背景:
2001年9月-2005年7月 天津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理学学士
2005年9月-2008年7月 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教育学硕士
2008年9月-2011年7月 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教育学博士
2011年3月-2011年5月 芬兰图尔库大学心理系,访问学者(获CIMO资助)
2011年7月-今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助理研究员
入选人才工程: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13)
研究兴趣:
近年来,本人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对两个主题进行研究。具体为:(1)从汉、英语的双语阅读研究出发,扩展到汉、英、芬兰语的三语阅读研究,考察不同语言阅读的普遍性和差异性;(2)基于汉语印刷文本的相关研究,以手写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汉语读者阅读手写文本时的词汇加工特点和阅读加工机制。
唐卫海

基本情况:
唐卫海,男,天津市人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多元智能与学习策略指导专家
教育背景:
1987-199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81-1985天津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9-今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2006-2019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1998-2006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1992-1998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1985-1992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
2007-2008美国西肯塔基社区技术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2010年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委员
1999年 天津市心理学会 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秘书长
2010年 教育部学位中心外审专家
研究兴趣:
认知与元认知的机制和发展规律
儿童选择性信任
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
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与促进
吴国来

基本情况:
吴国来,男,1965年9月出生,河北省容城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学习工作经历:
1979年9月-1981年7月河北省容城中学读高中
1981年9月-1985年7月河北大学学校教育专业读本科
1991年9月-1992年6月北京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
1997年9月-2000年6月河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1年9月-2004年6月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4年10月-2007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后
1985年7月-2004年6月保定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4年6月-今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部副教授、教授
主持科研项目:
2019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市重点):中文阅读中走神对词汇效应的影响(在研)
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父亲在位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已结项)
2007年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学生内隐学习的特点和结构研究(已结项)
梁菲菲
基本情况:
河北石家庄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03年9月-2007年7月西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理学学士
2007年9月-2010年7月 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教育学硕士
2010年9月-2013年7月 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教育学博士
2011年9月-2012年9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培养博士
2018年8月-2019年8月 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
2017年9月-今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
入选人才工程:
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2020)
天津师范大学“青年科研拔尖人才培育计划”(2017)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15)
研究兴趣:
儿童汉语阅读认知发展,儿童阅读伴随词汇习得及发展,汉语阅读眼动控制
其他
此外,该方向的导师还有张秀阁、林琳、贾绪计、郝嘉佳、王锦、钞淼、李曼、李文静等。
认知神经科学
吴瑕
基本信息:
吴瑕,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基础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生心理发展)
教育经历:
2005-2009年,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
2009-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导师:张明
2012-2016年,清华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导师:傅世敏
2018-2019年,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Jin Fan Lab,访问学者
2020年-至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刘勋课题组,博士后
研究兴趣:
利用行为实验、ERPs、fMRI技术考察选择性注意、注意捕获、认知控制的神经机制。
姜云鹏
基本情况:
辽宁省沈阳市人 博士 讲师
教育背景:
2005-2009沈阳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2010-2013东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13-2018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研究兴趣:
利用脑电(ERP和SSVEP)和磁共振成像(MRI、DTI、fMRI和rs-fMRI等)技术,研究视觉选择性注意相关问题,如无关信息对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和视觉搜索中的注意控制定势等。并尝试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
汪强
个人简介:
汪强,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预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采用脑成像技术(如fMRI、tDCS/TMS、iEEG等),系统探讨1)跨期决策的神经表征机制;2)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和错误记忆(false memory)的神经机制;3)抑郁症隔代传递的神经基础。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N, CC, NI, HBM, BSF, DA等期刊上发表文章十多篇。受邀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神经心理学分会理事、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于2020年入选天津市高校后备人才支持计划,荣获2021年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人才和天津市教学名师团队称号,担任西青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心理学部脑功能成像中心副主任。
学术就职:
2022-至今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预聘教授
2019-2021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讲师,硕士生导师 (学硕:基础心理学;专硕:认知神经科学与学生心理发展)
2016-2019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博士后
2011-20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科院 访问学者
教育背景:
2012-2016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理学博士
2005-2012 安徽师范大学本硕 教育学硕士
其他
此外,该方向的导师还有刘芳、张环、朱文凤、刘丽庆等。
学术语言能力发展
于秒
个人简介:
于秒,语言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兴趣为语言理解和第二语言习得与加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天津哲学社科基金项目等。天津市“131”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以及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人选。
闫国利
基本信息:
教授,心理学报副部长
教育经历:
1981.9-1985.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本科
1985.9-1987.8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 助教
1987.9-1990.7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 硕士(在职)
1990.8-1991.7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 助教
1991.9-1995.8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 讲师
1995.9-1998.7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 博士(在职)
1998.9-2003.7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 副教授
2003.10-至今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 教授
2008-至今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副院长
2001.1-2002.1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心理系 访问学者
教学情况:
从事过心理学公共课、普通心理学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研究生课程:基础心理学研究,眼动分析法与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等。
王敬欣
个人简介:
王敬欣,女,博士,山东潍坊市人。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海河杰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天津师范大学“国家级高端人才培育计划”。从2005年至今,带领课题组成员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发表系列论文60余篇,其中SCI/SSCI(Q1区和Q2区)收录10余篇,CSSCI论文40余篇;近年来,带领团队展开国际合作,在阅读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Psychology and Aging,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ttent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Frontiers in Psychology以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内外具有高影响力的期刊上,1篇SSCI论文成为Web of Science的高被引论文。在学校的历届岗位考核中多次获得优秀,与英国的南安普顿大学和莱斯特大学的心理系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所指导的研究生分别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为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莱斯特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阅读认知加工和语言发展、注意和情绪的眼动与ERP研究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1. 中国人才研究会妇女人才专业委员会 理事
2.中国心理学会眼动专业委员会 委员
臧传丽
基本信息:
基础心理学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以及眼动和脑电同步记录技术探讨人类视觉、语言和认知加工方面的重要问题。具体包括中英文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控制、中央凹-副中央凹信息加工关系、词汇切分与识别、多成分单元加工、语义和句法加工等。此外,对儿童阅读、不同文字阅读及跨文化知觉与注意进行研究。
其他
除此之外,该方向导师还有赵黎明、苏娟、刘妮娜、张慢慢、王永胜、李琳等。
由于篇幅限制,只能给大家介绍部分导师啦,更多老师的详细信息,个人风格,性格特点等欢迎私信学姐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