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黑格尔《逻辑学》II-II 现象篇 研读理解

2023-08-05 17:07 作者:行影之间  | 我要投稿

    “现象篇”是黑格尔对本质的论述之后的下一个篇章。在这部分中,黑格尔的核心思想是“现象的真理是本质的关系”。这一篇章的思想比较深邃,我大致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即表象、自在之物、规律。

【表象】    

    黑格尔认为本质必须表现出来,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但同时这种现象又只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这其中最容易被感知察觉的就是表现。黑格尔力求超越现象去探究事物的本质,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比如一朵花开,开花这一行为能被我们亲眼察觉,是最容易被感知到的。而在开花过程中细胞的分裂,物质的运输等的变化,则是更深层次的表象,但也能被我们用特定的工具观察到。如果更深一步,开花的周期律、物种的循环等,就开始逐步接近本质。

【自在之物】

    在“现象篇”中,自在之物与自在之物构成的世界被黑格尔多次提到。“自在之物”这个词带有一些误导性,它的英文是“Thing-in-itself”,这一概念最开始是由康德提出来的。康德认为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获得经验,世界只有一部分能被我们所认识。自在之物在康德那里,就是指无法通过我们感知认识的那部分世界本质。

    而黑格尔认为自在之物是和思维相结合的,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通过辩证逻辑的方法能够最终被我们所认识,从而接近本质。黑格尔指出了康德的错误:“(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不外是没有任何规定的空洞的抽象,正因为它是没有任何规定的抽象,所以它当然是不可知的。”

    随后黑格尔说出了自己纠正后的对自在之物的看法:“自在之物本来在自身中就具有这种外在的反思,它并且把自己确定为某个赋有自身的规定、特性的东西。由此,使事物成为纯粹的自在之物的那个抽象概念,是不真实的规定。”「我们的思维通过辩证的过程来认识事物,不断超越与否定,最终到达本质。这是黑格尔对辩证法的精彩运用。」

【规律】

    “规律是现象的与自身同一的反思······规律不是在现象的彼岸,而是为现象直接固有的。现象宇宙的运动,在这一运动的本质性中,就是规律”「这是黑格尔对规律的看法。这里很容易把规律和现象混淆,规律是运动中本质的东西的反应,正因为事物存在规律,才能逐步被人所认识。而现象要比规律更丰富。」

    黑格尔对此也进行了区分“规律王国是现象的静止内容,但它是不断变化的和作为向他物的反思。因此同规律相比,现象是整体,因为它包含着规律,并且包含着更多东西,即自己运动着的形式环节。”

    接下来黑格尔论述的本质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同一,是辩证法的高度归纳与极致运用:“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是同一的,但同时又是对立的。前者的肯定的东西,就是后者的否定的东,二者都是独立完整的实存······每一个世界都在自己的对方中不断的存在,因此在自身就有这两个环节的同一性。”「这段话是极其重要的,它说明了现象世界(也就是以直接的感知了解的世界)和包含了自在之物的世界是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各个环节、阶段的变化,不断的深入。这种认识过程的不断加深变化中,可以看作某些时刻就是规律的认识的形成,它连接着我们的认识并不断的接近本质。」所以黑格尔说:“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

黑格尔《逻辑学》II-II 现象篇 研读理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