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皮尺测量中国新能源车!日系车企正在成为“下一个众泰”?
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出现了讽刺的一幕。几位日本人,围着自主新能源汽车,拿着皮尺测量尺寸,为了测量底盘尺寸,甚至跪在地上,非常敬业。
日本人的工作态度值得肯定,但是,对于国人来说,这一幕显得多少有些讽刺和滑稽。曾经的国产汽车,也有过一段山寨史,众泰汽车更是靠山寨合资车型,而名声大噪,众泰汽车的设计院被誉为“皮尺部”,SR9几乎一比一复刻了保时捷Macan。除了众泰之外,很多自主品牌都山寨过合资品牌的车型,卡罗拉、凯美瑞、汉兰达、CRV等日系车型,都是被山寨的重灾区。
而如今,日系车企也拿着皮尺开始测量中国汽车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而之所以拿着皮尺测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可能还是出于对于自家新能源汽车的不自信,希望能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上获得灵感。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日系的新能源汽车都已经落后了。
近日,丰田汽车新任社长佐藤恒治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我们在纯电汽车的开发上失败了,且在实践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乘联会数据显示,bZ4X自去年10月在中国上市以来,丰田系两家合资公司的累计销量分别为4231辆和3353辆,合并起来的销量也不到8000辆。广汽本田e:NP1极湃1今年1、2月份销量分别为102辆和44辆;东风本田e:NS1今年1、2月份销量分别为608辆和924辆;日产ARIYA艾睿雅1月、2月销量分别为67台、64台。在降价6万后,3月份也只卖出了329台。日系纯电车型的销量,一款比一款惨淡。
在燃油车时代,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几乎在燃油经济性、发动机水平等方面做到了很高的水准,借着90年代石油危机的东风,一跃成为全球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一度将中美车企压得喘不过气。
但换到新能源赛道之后,拥有百年造车底蕴的日系车企在新能源市场上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日系车企选择押宝混动车型和氢燃料汽车,而且,因为在燃油车时代的路径依赖,船大掉头难。丰田汽车旗下拥有爱信、电装、丰田纺织等一系列供应链公司,几乎实现了燃油车全产业链的“自给自足”。但是曾经在燃油车时代全产业链的优势,却逐渐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成为了拖累。而反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势头正好,在国内汽车市场的风头,远远盖过了合资车企。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日系车企选择了拿着皮尺去测量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但是问题是尺寸可以抄袭,外形可以山寨,但是三电技术能靠皮尺测量来吗?如果再看不到日系车企大刀阔斧地革自己命的决心,那么日系车企就算成立皮尺部,也无法挽救它们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