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方伪史: 不会烧瓷器(高温烧造技术) 能用沙子烧出玻璃吗?

2023-10-23 18:12 作者:云影方寸  | 我要投稿

西方伪史: 不会烧瓷器(高温烧造技术) 能用沙子烧出玻璃吗?看西方人对玻璃的搞笑认知,明代上元灯彩图养金鱼的透明玻璃瓶。

【1566年左右】此图问世。疑为江宁县富商委托画师所作,之后一直流落民间。

【1991年秋】徐邦达鉴定,写下“明中画师所作上元灯戏图意,写当日金陵秦淮一带居人于上元节日欢腾游乐之景。千门万户,狭巷通衢,住号行者,老幼男妇,计以千外,市肆鳞次栉比,百物充盈,至难称名。街中灯彩灿灿,鱼龙曼衍,正只时今,亦不下于《上河图》。”。徐邦达在画卷引首题写“上元灯彩”四字,这幅画卷因此定名。

【199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著名鉴定家杨新研究员赏阅后,发表《明人图绘的好古之风与古物市场》一文,认为从绘画风格和图中人物衣冠服饰分析判断,“当为明人之作毫无疑问”。从所反映的时代生活和市场景况来看,杨新先生认为应“相当于明万历至天启时期(1573年—1627年)”,所画地点应是金陵“秦淮河往北过三山街的内桥一带”。

【2004年】在美国奥勒冈大学美术馆及奥克兰美术馆特别展出。

【2008年冬】北京德隆宝国际拍卖行以739.2万人民币成交。新买家应该是台北观想艺术中心,徐政夫先生,他经徐邦达先生介绍而买下这幅画。

【2009年】邱志杰先生开始研究此画。

【2010年】邱志杰先生在上海双年展上展出了关于上元灯彩图的一些模仿作品。

【2017年左右】邱志杰先生为每个“角色”都创作了一幅“绣像”,用来研究上元灯彩图。

【2018年】邱志杰先生的个展“邱注上元灯彩计划”在北京民生美术馆如期开幕。包括《邱注上元灯彩》、《金陵剧场绣像谱》、《金陵剧场》装置系列与《不夜天》、《历史剧考释》、《历史剧推演》等。以上作品的灵感来源——《上元灯彩图》原作也加入了这次展览,与邱志杰放大临摹并作注的《邱注上元灯彩》相映成趣。

【之后(同年)】晚宴及原作题跋雅集于明《上元灯彩图》原作藏家徐政夫先生的观想艺术中心处举行。著名中国美术史专家、英国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给《上元灯彩图》原作题跋,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东亚艺术硕士项目负责人龙安妮博士给《上元灯彩图》原作题跋,辛那提基金会主席托马斯先生给《上元灯彩图》原作题跋,邱志杰给《上元灯彩图》原作题跋。

【2020年】年初二,此画的同名演出出现在南京夫子庙举办的展览上。

【2021年】2021年邱志杰所做的填彩上元灯彩图在北京保利拍卖。

【2023年】原图在书藏百“相”——明清古籍小说插图艺术展上展出。

看西方人对玻璃的搞笑认知

1689年夏莱布尼茨与闵明我(Claudio Filippo Grimaldi)在罗马见面时的谈话记录:

13. Chinesisches Glas besteht aus Reis, dem zur Festigung etwas Blei beigemischt wird.

中国的玻璃是由大米制成的,其中掺有少量铅用以加强其强度。

大米?不懂,不过玻璃又薄又透倒是真的。

说明当时的西方人根本不懂中国玻璃究竟是以什么原材料制成的,就像当初它们猜测瓷器是怎么制成的说的一堆可笑的话那样的无知,又怎么可能给中国人“送玻璃技术”?这封信是1689年写的,1689年的西方尚且不会玻璃制造技术。

再说了,按照先会制造玻璃,才能会烧陶瓷器的话,现行历史西方早已经会烧玻璃了啊,为何一直不会烧制陶瓷器,反而要到中国来盗窃烧瓷器的工艺呢!

怎么可能出现会了烧玻璃的技术,却不会烧造瓷器的技术呢?

这说明所谓“先会玻璃技术,再学会烧制瓷器”是不正确的错误说法,没法得出欧洲宣称“根据玻璃技术仿制瓷器成功”的结论。

那只有一种可能,说明西方不是烧制玻璃技术的原产地,而是外来传入的技术了。

图片链接在简介里。

西方伪史: 不会烧瓷器(高温烧造技术) 能用沙子烧出玻璃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