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鲁迅也中“韩非的毒”?

导论:韩非子看历史的目光是冷峻的
韩非子看历史的目光是冷峻的,他切中的、呈现的历史有些部分令人非常不愉快。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关于历史的看法大多数都说对了。对于仍然保持在历史春天的读者来说,韩非子当然是令人不快的,但也许我们应当从历史的春天的心境走出来了,可能历史的冬天已经来了。
导言(关于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1.鲁迅
“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很随便(庄子),时而很峻急(韩非)。”出自鲁迅的文集《坟》中的《写在《坟》后面》
鲁迅在这句话的此前一年给年轻人推荐书说中国的书一概不要读,只读西方的就好。鲁迅对待传统文化保持一个激进的、批判的态度,今天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撇开鲁迅不谈,但是更加诚实的态度还是要面对鲁迅提出的问题。在我们沉溺在某种太多的想象性思考的状态时,鲁迅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提醒。
2.新文化运动
今天强调中国固有文化的复兴,无论如何还是要正面面对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对新文化运动要有历史性了解。
新文化运动可以理解为中国文明自我否定的一种机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一个体现。
派生性文明在遇到激进的变化时,转身很快。我们作为原发性文明,在面对巨大社会变迁时,不经过彻底的自我否定,也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更新。因此可以把新文化运动乃至鲁迅的激进的反传统态度视为我们的文明自我更新的一个环节。
但是鲁迅其实也或多或少受到了《韩非子》的影响。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