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山西分公司:以案说险之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诈骗老年人
【案例简介】
67岁的老李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自己是“药监局”的工作人员,现在国家有政策支持,60岁以上市民凭社保身份和相关就诊材料即可办理领取一份慢病补贴,每月500元。按照老李的情况,可以先申请补领60-67岁的补贴,随后将按月发放。但由于申请人数太多,“药监局”将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工作人员”给老李短信发送了一条链接,要求老李将个人手机号、身份证号及银行卡填入,并向指定账户转2万元保证金,承诺补贴领取完成后,保证金将与补贴款一并汇入社保账户。
然而此后,老李再向该电话回拨,卡号已注销了。老李无奈报警,经民警讲解,老李才知,自己遭到了诈骗……
【风险提示】
在养老诈骗犯罪中,提供老年人个人信息成为“精准”诈骗的帮凶。老年人在生活中要时刻警惕,不要轻易告知陌生人关于个人家庭、健康状况、收入情况等信息,不贪小便宜,以免掉入诈骗陷阱。对于打着“国家名义”要求支付高额费用的,切勿轻信及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