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流浪地球的影评大战时,我在谈......姑获鸟

最近看了流浪地球。准备和几个朋友再去看个其他电影,就重新下载了一年没用的豆瓣,想看看其他几个电影故事如何。刷来刷去,又去看流浪地球的影评了,然后惊了。
流浪地球的评论区,可谓是硝烟四起,枪林弹雨,唇枪舌剑,毫不客气。
五星说一星是水军,一星也说五星是水军。
点赞区呢,有分析的头头是道给好评的大佬,也有收获感动支持国产的普通观众。
差评区呢,有具体分析无情批评的严格评价,也有快乐就完事儿的无脑一星京骑。

既然这么多人都热情踊跃的发表了褒贬的意见,我再插一句,也没什么意思,毕竟不管我说什么,都是别人已经说过的观点,而且我也不想被喷的体无完肤。这篇文章,不是一个影评,我也不会给出任何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好,强调完毕,各位把刀先收起来吧。
影评长文里,最热门的是一个一星评论,他说流浪地球全方位不及格,暂且不说观点偏激与否,我觉得那篇影评写的真好!看的真爽,逻辑有说服力,结构清晰,观点鲜明,多重角度,面对谩骂不卑不亢,明显是经历了一番深入的思考。距离他发文不到一周,已经有了三万评论。即使谈到国际闻名的刘慈欣,我管你什么雨果奖,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道理摆出来,有理有据就骂他水平低!反正我是不敢!这样的影评作者,我誓死捍卫他说话的权力。

同时呢,因为评论数量太多,有些观点经过累积之后变得庞大。而且作为一个吃瓜群众看作者和各方神圣互怼,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儿。下面也会用一下这些评论来说明我的想法。
让我觉得有趣的,是由渴望认同感延伸出来的一个现象。
电影,可以打星,表明你是否认同电影团队的努力。影评,可以点有用没用,表明你是否认同影评是否理智。 B站专栏,你是只点赞?还是应该三连? 也表达了你的认同感。其实,对一个创作或者评论,不只是创作者需要看到大众对作品的认同感,旁观者也需要看到别人对这件作品的认同感。评论的文字已然满足不了我们对认同感的渴求,我们需要一个数据,一个紧跟着作品的数字,更迅速,直观的表达出来。当认同感或不认同感累积到一定的数值之后,原本主观的观点变得庞大,变得膨胀,变成客观,甚至延伸出一对神奇的词汇:正确和错误。

那篇充满争议的影评,有用和没用的数量都超过两万。在一开始,不管你打一星还是五星,对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来说,你不可能就直接认定自己是正确的,只能说,是自己的主观看法。但是当有上万人累积了你的喜恶的时候,正确和错误就诞生了。

一楼:鼓励是正确的。
作者:不,坚持批评是正确的。
三楼:不,@作者 投身的人多了才会发展的更好,鼓励是正确的。
四楼:不,@作者 把作者踩死。
(2333四楼最可爱)

当看到有人说自己"你是水军,你是黑子!"的时候,作者难以接受,出言相怼。

但是在文章开头作者写道:

怀疑人品,暗示那些提前看点映的明知是烂片还叫好,是水军;怀疑审美,暗示某些人完全不懂欣赏。在彼此眼中都是水军,各执一词,自以为是,懵逼的读者表示,我到底骂流浪地球正确,还是赞流浪地球正确?我到底要不要去看啊。。。

但是有没有人想过,"正确",是不是正确的呢?
好的,各位刚才收起来的刀,现在可以拿出来了。
作者与别人各执一词,剑拔弩张。每个人都为自己心中的正确,那个真理,辩护着,坚持着。这样的争论我们在网上随处可见。人们依据自己的世界观对电影里的各方面批评赞扬。因为电影是国产科幻片,所以你就要喜欢这个电影,这就是正确的。你不喜欢,那就是崇洋媚外的舔狗。不看好这部电影的呢,说打五星的都是水军,说电影价值观不行。
一个主观的看法,因为有一万个人赞同,就能变成正确的,就能变成一群人心中的事实。
路本来不存在,走的人多了,也就走出了路。
思想本无对错,说的人多了,也能三人成虎。
正确和错误,这两个词听起来很熟悉,把这两个结论从影评大战中提炼出来。去思考正确的正确性,就有些陌生了。
我认为,真理的真,从来都不在于那个理,而是在于明理的人。理,是人创造出来维持秩序,规范世界的东西,其实,不过是一种共同幻想。1+1=2,是正确的吗?不,这也是约定俗成的共同幻想,你或许觉得这像是在诡辩,但是,我想问你,数字真的存在吗?数字的本质,不就是人类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便于分析世界的工具吗?当一件事,成为全人类共同幻想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和法拉第假设有磁感线的概念,牛顿假设有力的概念一样。
要分析一个立体,我们可以先以一个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然后量化每个边长,就可以进行角度,面积,体积,质量的分析。我们人类文明,便是找到了某一个点,然后延伸出XYZABC轴,发现能解释的通这个世界的性质,就决定这是全人类的共同幻想,是正确的。如果换一个文明,选择了另一个点,便是完全不同的XYZABC轴。无数的原点,无数的可能,正确还是错误?那就没有正确与错误。
几年前很喜欢看京极夏彦的书,他写妖怪文学,但是很多时候是从民俗学,心理学来讲妖怪,其中有一个例子,在一个100个人的山庄里,村民不与外界接触。一次,有一个孩子丢了,村里的老头说,是姑获鸟化成妖怪偷走了小孩,这本来是一个主观臆测和假设,但是他年纪最大,所以可信度最高,这个思想就从一个人蔓延到了100人,对这与世隔绝的100人来说,这个山庄就是他们的全世界,姑获鸟就是共同幻想。这个老人死后过了几代,已经没人怀疑是否真的有姑获鸟这个妖怪。在他们眼中,祭祀姑获鸟就是真理。
当这个小村慢慢扩大,最后与外界接触的时候,才发现就算每天拿姑获鸟炖汤喝,外面的人们也一样生活。跳出这个局限,妖怪,只是共同幻想。我们可能会觉得山庄里的人可笑,这100个人愚昧,没有自我意识,太容易接受外界给自己的设定。可是这就是他们的文明,地球有地球的文明,谁都没有嘲笑谁的资格。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也不过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山庄",我们的世界也有无数的"姑获鸟"。世界观这种东西,不可太过依赖,依靠世界观看待世界,也要以自我意识跳出自我的世界观,不断反思。
凭借一时的世界观和别人争对错,不过是在白费口舌呀。

其实说了那么多,结论就是强调人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而不是囫囵吞枣般接受这个世界的设定,也不必非要与别人争论个对与错。有自我意识,才会更深刻的思考,目光也就看的更远,更加客观。电影《超脱》里,主角是一名代课老师,他所做的教育,就是自我意识的培养。高中初中的学生,如果囚禁于一个时代,一个朋友圈的真理,又怎么领略万物的美好呢。人,需要一直进化一直成长,你无法在黑暗中成长,而自我意识,就是你的眼睛。
正确,永远不存在,但是姑获鸟,永远在繁衍着。

如果你觉得我的观点有趣,不妨点个赞投个硬币或分享给你的朋友。反正随便你们开心就好
如果觉得有错误或无聊,也欢迎你的批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