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抽丝计划#005 久石让的社会学观察

2020-12-24 23:17 作者:_Qin_  | 我要投稿

《感动,如此创造》 久石让

P177-222 (完)       

甘美兰演奏

       久石让在书里介绍到了印尼的这样一种音乐,节奏韵律非常细密以至于合奏起来非常有难度,但是这里的人就可以演奏得非常好,原因是他们自古以来有种近亲通婚的习俗,虽然常会有有缺陷的后代出现,但也因为关系血缘都比较近,有种近乎于心灵感应的默契,所以由本地人自己完成的甘美兰合奏就会特别和谐。由此发散到对各国社会的观察,对比美国这种移民国家来说,日本、韩国、中国其实亲缘关系都比较单一,所以人与人之间会有更多的感知力,更容易共情,更容易相互理解,集体关键也会更强,而美国则是个人主义严重,彼此之间没什么默契,所以要想交流就必须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情感表达也就会比较外放。

       中间一度我都以为是在看一本叫做《丑陋的日本人》的书...久石让很善于观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之间的区别,能够很清醒地认识到日本人民族性格中的问题,当然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别国文化的不足。其中就又说到了日本人创造力的问题,讲到在艺术表达上,日本人经常太过刻板以致枯燥乏味,如果有谱可依,那日本人通常可以做到无懈可击,一旦失去了目标任其发挥,反而会不知所措。所以“道”这种给你一个范本,让你不明就里但就是要不断复制,积累到一定量之后自然去“悟”的学习方式,更适合日本人。

        日本人喜欢“型”,借助制定形式固定的“型”,希望从中探索出“道”。除了柔道、剑道、茶道、花道、书道等的“道”之外,就连雅乐或三弦琴之类的日本国乐,或歌舞伎、能剧、落语等传统艺能,全都是根据“型”发展出的技艺之道。借助“型”的学习,让自己不断精进,我认为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日本人。

        如果希望快速入门,最好的方式就是由“型”开始着手。无论是茶道,还是幽玄空寂的世界,都无法凭借头脑思考理解。就算是读了哪本书,上了某个人的课,还是无法学会。但是,在茶室有限的空间中,按部就班地重复做着“型”所规范的动作,自然而然就会学成。如果持续四五年的时间,就能感受到其中自由一番天地。

       久石让在这里批驳了《世界上唯一的花》这首歌里“only one”这个词,认为这是个默许年轻人怠惰而丧失活力的词。

       我认为大师可能误解了这里“only one”的意义,我理解的“only one”不是像大师所说的,即便不当第一也没关系,所以我就这样了,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而是我要成为最特别的存在,我不需要跟别人比高低,但在我自己的道路上尽力走到最好,每一天都要比过去一天的自己更进步。这里的世界上唯一的花,我认为在讨论的是社会的唯一价值和成功学,认为对于人生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人都要书写自己精彩的答卷,但这不代表对人生的妥协和放弃。

       这其实跟他自己的价值观其实是一致的。

       今日的我要超越昨日的我,明日的我要胜过今日的我,以创作出更好的音乐为目标,不断地超越自己。

        总之,大师还是非常进取的创作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有很清晰的人生和职业规划,甚至还建议取消日本大大小小的假期,只留下双休日和年假,让大家专心工作,找到工作的意义...(emmmm 大师是嫌自杀率还不够高么?)但作为创作者,既然自己有能量,就该不遗余力的释放出来,最后这一段,竟然有些悲壮。

       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能持续不断地创作乐曲。即使身旁的人都相继倒下,只要情况允许,为了做出好的曲子,就算要跨越倒下的尸体,我仍会向前迈进。我认为这就是创作者应该具备的样子。

       待人和气、善于倾听、内心充满慈爱、随时不忘怀抱一颗对日常事物感恩的心,若是如此就能写出好曲子,我似乎永远无法成为这样的圣人君子。虽然我多少也想当个好人,但是如果要我选择当个好人,还是要创作好曲子,想也不用想,我一定会选择后者。

共勉,在自己的领域里靠近一流


抽丝计划#005 久石让的社会学观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